
3月5日,由南沙区委宣传部、南沙区妇联联合举办的“巾帼图南·一路生花”——2025年南沙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5周年暨南沙区第二届“南沙新声”百姓宣讲员大赛在南沙区行政中心举行。
南沙区委副书记麦洁萍,广州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邝凤兰,南沙区副区长马洁红,南沙区政协副主席邓思卉,市委宣传部、市妇联有关领导等参加活动。
会上,麦洁萍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奋战在全区各行各业的广大妇女和妇女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美好祝福。麦洁萍指出,2025年是南沙建区20周年、“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南沙方案》第一阶段发展目标之年,当前,南沙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考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视察澳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力推“五港联动”,勃发广州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和新引擎的动力活力,擘画“湾区之心”新蓝图。希望全区广大妇女,始终做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奋斗为美、实干为荣,开拓新视野、磨砺新本领,满怀信心投身到南沙开发开放、“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中去;在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沙实践中,谱写“半边天”更加绚丽的华章。
当天,来自南沙区各行各业的优秀巾帼宣讲员代表同台宣讲,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以图南之志的昂扬姿态,以巾帼之声凝聚奋进力量,生动展现南沙区女性奋斗事迹和“她”力量风采。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选手们精彩的演讲不时赢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你能想象一张薄如蝉翼,轻若羽毛的膜可以用来干什么吗?“它比同等质量的不锈钢坚固25倍,还能防水、透气,甚至能过滤海水、发电!”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赵辞放自豪地讲述了该校高平教授团队的杰作——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纳米薄膜的故事。
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像高平教授这样为科研事业奋斗的女性不在少数。智能交通学域主任杨柳青教授致力于综合立体交通的研究,积极推动低空飞行全链条的研发工作,为低空经济的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撑;青年学者郭怡鑫教授带领跨学科团队,构建起“食物—能源—氮循环”全要素模型,入选第九届中国科协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在科技创新的广阔天地里,女性科研工作者砥砺前行,以“她智慧”在科技攻关前沿书写科研新篇章。
从科研到应用,从智慧灯杆到车路协同,再到 “最小应急单元” 护佑生命,来自中科智城(广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朱奕璇讲述了作为科技工作者一直专注前沿技术、改革创新的故事。
“我们很幸运,拥有一支堪称豪华的研究团队,团队成员来自各国顶尖院校,放弃了海外的优厚条件,怀揣着梦想与热情,来到南沙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朱奕璇分享说,在物联网领域,中科智城研发了全国第一根智慧灯杆,在南沙落地生根;在车路云领域,与小马智行共同打造的明珠湾车路协同项目,领先实现全空间基础设施共享互通;在应急安全领域,与公安共同打造的“最小应急单元”,用信息化为群众安全铸造防线。
“复办15年,广州外国语学校便以优异的办学成果跻身广州教育前列,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南沙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来自广州外国语学校的郝琳琳以自己的教学经历讲述广州外国语学校教师以“二次创业”的激情,助力学校及南沙优质教育发展。如今,学校在立德树人、学生发展、课程改革、外语特色、学科竞赛、国际教育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高水平成果。
“邓素莲是南沙警队未成年人保护专班的一员,有30多个孩子喊她‘邓妈妈’。”来自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的刘韩,生动讲述了专班女警保护未成年孩子的故事,用爱和温暖帮助少年走出阴霾,以女性坚韧织就安全网,用警徽荣光照亮成长路。
“从钢材吊装到船舶下水,吊车工在五十米高空用钢索编织出巨轮筋骨,你能想象吗?”来自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的董思琦讲述吊车驾驶员王青苗十七年来坚韧不拔的坚守,在5平方米驾驶舱内书写传奇的故事。
在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像王青苗这样的女性还有很多:谢娟、黄淑娟、林桂春、杨国幼……她们投身并见证了众多开创性船舶的辉煌诞生,从极地凝析油轮的破冰之旅到电池混动推进双头船的绿色起航,从双燃料豪华客滚船的技术革新到千吨级电动船,广船“她力量”功勋卓著。
来自区农业农村局、区供销合作联社的张绍娟以自己实际经历再现了黄阁机械厂如何摇身一变,成为了现代与文化交融的非遗传承发展基地。她坦言:“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要在保护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黄阁机械厂的蝶变只是南沙“百千万工程”中的一个缩影。如今,大岗“多彩高新沙”、万顷沙“渔舟唱晚”等新乡村示范带串珠成链,24条宜居宜业的典型村日新月异,都在见证着南沙在“百千万工程”领域的丰硕成果。
“2024年11月17日,是我们广海人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来自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曾湲溶讲述了广海人参与设计建造“梦想”号的故事。
“90后”青年突击队员们面对困难主动请缨,完成6600V高压、1万多个监测点的短路试验……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夜以继日和时间赛跑,建造进度均快于预期,“梦想”号仅用4年时间完成建造并顺利入列。
“在广州市、南沙区的政策大力扶持下,在所有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芯粤能15个月即建成投产,创造了国内规模化芯片制造厂建设最快记录。”来自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的陈雨彬分享了芯粤能公司助力南沙打造半导体产业集群的故事。
“在未来的征程中,我将继续以纳米级的精度雕琢中国‘芯’,用微米级的执着守护产业魂,在这片承载着湾区希望的热土上,书写属于中国半导体人的时代传奇!”陈雨彬说。
来自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的薛娈立带大家走进了水下机器人工作者的世界,讲述了他们在这片深邃的蓝色领域里追逐梦想的故事。
王蓉辉院长是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的创始人,数年前,她带着梦想和满腔热忱踏足南沙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这些年来,在王蓉辉的带领下,研究院的全体成员齐心协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2025年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及,要在南沙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和海洋产业,打造大湾区无人体系产业基地。这为我们研究院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薛娈立表示,研究院将在智能无人系统领域实现更多突破,为南沙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急救知识的普及至关重要!”来自大岗镇灵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徐秀丽分享了她作为医护工作者在危急时刻伸援手,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生命。“医者的职责并不局限于医院的四墙之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人需要帮助,我们都有责任挺身而出。”徐秀丽表示,南沙医务人员医者仁心,不断提升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代南沙巾帼在各行各业勇立潮头、创先争优,展现“巾帼图南”的昂扬姿态,为南沙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接下来,南沙区妇联将积极推动宣讲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开展更多富有特色、贴近生活、深入人心的宣讲活动,推动巾帼大宣讲走深走实,凝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强大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