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以“新形势下南沙协同港澳面向世界开放的新路径与新突破”为主题的座谈会在香港召开,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香港政、学、商界的代表,共商南沙发展、共赴“图南之志”。
南沙区委书记、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炜,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谢伟,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邢桦参加座谈会。
刘炜指出,今年是实现《南沙方案》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中考之年”,更高站位谋划下一阶段发展思路举措,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及南沙的新使命、新任务,发挥落实《南沙方案》的牵引作用,系统推进海港、空港、数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提升南沙发展能级,进一步打通依托重点片区、重大平台、重大项目推进系统性改革、高水平开放的路径,做实做强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
谢伟介绍了南沙开发开放情况,希望与会嘉宾围绕更高标准更加深入落实《南沙方案》、深化南沙与港澳全面合作,积极建言献策,多提出更前瞻的策略路径、更务实的改革举措,多引荐优质的合作项目,为南沙加快打造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南沙区锚定《南沙方案》“五大任务”,推动与港澳合作全面展开,创新搭建了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广州南沙粤澳发展促进会等合作机制,推动三个先行启动区建设提速提效,落地一批科创产业新项目,集聚一批港澳青创新团队,实施一批民生便利新举措,日益成为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
座谈会现场研讨气氛热烈,与会专家、商协会和企业家代表踊跃发言,谋重点、出实招、带干货,提出的意见建议思路新颖、亮点频出,为南沙“立足湾区”优化产业结构、“协同港澳”引领融合发展、“面向世界”配置资源要素,提供了智力支撑。
香港立法会议员、广州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首席联络官邱达根建议南沙以大项目带动小项目,借鉴东莞物流园模式,依托部分重点片区与香港开展合作,促进两地产业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南沙G-Rocket高诺国际加速器”港澳青创基地创始人吴杰庄提出,南沙可借力香港“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争取生物科技、量子计算等领域项目落地,探索将香港“商业数据通”业务引入南沙,发展跨境金融。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提出,南沙应加快推动与香港实现专业资格、服务业规则、货物、资金、信息、数据、生物制品互通的“七通”以及两地科技公司、人才所得税税制拉平的“一平”,打造对港制度开放合作区,依托庆盛枢纽等重点片区,探索构建与香港共建先进制造业园区新机制。
香港特首政策组副组长王春新认为,应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由南沙负责集聚需对外拓展的内地企业,香港负责提供跨境高端服务,允许在香港的境外企业直接向南沙企业提供国际规则对接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曾智明提出,南沙可充分利用香港在国际高端人才、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国际船舶拍卖业务,推动游艇自由行落地实施,打造集产业、生活于一体的“香港园”。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航商总会创会成员及主席、华光海运控股执行董事长赵式庆认为,航运是南沙与香港合作中非常重要的抓手,应强化粤港澳港口群协同,推动海事仲裁、法律及金融服务合作,打造一个对货运量等信息掌握更及时、更精准的信息平台,大力发展邮轮游艇经济。
香港贸发局广州代表何俏媚提出,南沙可分阶段推进与香港合作,短期增加高铁班次,引流港人赴南沙消费;中期发展会展经济,加强产学联盟建设及完善港企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机制;远期提高南沙产业发展聚焦度。
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刘宁荣提出,南沙可用好大湾区科学论坛,打造科创教育枢纽和独具特色的“教育城”;通过香港引进海外医生,打造国际“医港”,带动大湾区国际医疗中心建设。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提出,探索在南沙构建粤港企业跨境双总部机制,允许在香港注册的企业在南沙设立第二运营总部,实行港式行业监管,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互利共赢。
座谈会上,香港“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何建宗,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黄伟鸿,香港—中东经贸协会会长沈运龙,新世界中国总部总裁办主任、华南区开发业务部总监秦露露等也进行了发言。
本次座谈会由南沙开发区党工委政研室联合南沙开发区港澳办主办,旨在深化落实《南沙方案》,前瞻开展“十五五”规划谋划,进一步找准南沙与港澳深度合作的方向、策略,推动南沙与港澳全面合作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和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