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各区动态 > 南沙区

广州画下未来10年氢能发展蓝图 布局南沙氢能产业枢纽

  • 听全文
  • 2020-06-30
  • 来源:南沙区
  • 分享到
  • -

  日前,15届112次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明确将广州建成我国南部地区氢能枢纽,构建氢能全产业链,成为大湾区氢能研发设计中心、装备制造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市场运营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

  

广州市氢能产业布局图

  2022年广州氢能产业产值

  预计200亿元以上

  《发展规划》提出,广州将建成我国南部地区氢能枢纽,成为大湾区氢能研发设计中心、装备制造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市场运营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构建氢能全产业链。到2022年,完成氢能产业链关键企业布局,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及示范应用。环卫领域新增、更换车辆中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低于10%;公交、物流、工程服务、仓储、港口等领域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不低于3000辆;燃料电池乘用车在公务用车、出租车、共享租赁等领域示范应用达到百辆级规模。氢能产业实现产值预计200亿元以上。

  到2025年,初步建成广州氢能枢纽、产业集聚中心和比较完整的氢能产业链,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氢能运营中心。培育广州氢能及燃料电池相关企业超过100家,其中年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的1—2家。公交、环卫领域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低于30%,燃料电池乘用车实现千辆级规模的商业化推广应用。氢能产业实现产值预计600亿元以上。

  到2030年,广州市将建成集制取、储运、交易、应用一体化的氢能产业体系,氢能与电力、热力等共同支撑二次能源供给。建成大湾区氢能研发设计中心、装备制造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市场运营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燃料电池固定发电系统在储能、备用电源、分布式能源和冷热电联供等领域的装机量累计5万套,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在汽车、轨道交通、船舶、航空等领域的装机量累计超过10万套。建设绿色氢电综合调峰电站不低于10座,建成加氢站100座以上。氢能产业实现产值预计2000亿元以上。

  “一核、一枢纽、三基地”

  产业布局

  《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建设黄埔氢能产业创新核心区、南沙氢能产业枢纽、番禺乘用车制造及分布式发电研发基地、从化商用车生产基地和白云专用车生产基地,打造“一核、一枢纽、三基地”产业布局,确保广州市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南沙氢能产业枢纽发挥南沙交通枢纽、国际港口和仓储物流基地优势,促进湾区氢能产业互动平衡,实现多元化、全链条发展。探索氢能交易平台建设,推动氢能交易商品化,率先打造全国“氢能价格交易指数”。拓展氢能产业应用场景。结合南沙国际科技创新区域优势,为氢能产业注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基因,激发氢能全产业链的要素活力。

  《发展规划》还提出在南沙小虎岛建设氢能枢纽,将电厂、石化、变电站等制氢资源进行整合,依托南沙海运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打通氢能交易渠道,实现氢能交易多元化并兼顾对产业提升作用,探索建立氢能交易平台,打造全国“氢能价格交易指数”。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