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各区动态 > 南沙区

南沙召开2022年首场新闻发布会 解码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南沙方案”

  • 听全文
  • 2022-01-10
  • 来源:南沙区
  • 分享到
  • -

让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1月6日,由南沙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联合主办的“湾区之心 开放枢纽 未来之城”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暨2022年度广州市南沙区首场新闻发布会在南沙区传媒大厦举办。现场发布了南沙区社会治理成果。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通过“党建引领”“法治建设”“协同共治”“信息科技”四个方面的内容系统介绍了南沙区社会治理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南沙区通过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一群一码一区一队”扎实为民办实事

  发布会上,南沙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南沙区域大党建工作格局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据介绍,南沙按“一网格一支部,特殊网格联建”的原则在全区建立网格党支部1167个、网格党小组1902个、党群服务队伍1212支,初步形成“镇(街)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综合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责任区”的五级基层组织架构。

  据介绍,要确保群众的诉求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及时得到解决,南沙坚持把功夫做在平时,主要在于用好“一群一码一区一队”。“一群”是指南沙在每个网格内组建了党群联系微信群,群众加入联系群后,有诉求可以即时在微信群内反映。“一码”是指南沙设立了意见建议反馈收集的二维码,群众可以随时扫码,上报诉求。“一区”是指南沙给每位党员划分了党员责任区,并按照“一户一档”的原则建立了“联系户档案”。“一队”是指南沙设立了党群服务队。

  对于收集到的问题,南沙实行分流分层分级解决。第一类是党员能解决的,要在第一时间内解决。第二类是需要协助调解的,报网格党组织马上进行调解。第三类是网格和村(社区)党组织暂时无法单独处理的问题,会通过网格员上报至网格事件分流系统,由对应的职能部门承接解决。

  以高质量服务供给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会上,南沙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南沙在城乡社区治理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效。据介绍,南沙以高质量服务供给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成效有如下三方面:

  一是织密社区服务网络,提升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南沙率先在全省实现“一村居一社工”全覆盖。目前,南沙专业社工近800名,累计服务居民约200万人次,近两年解决家庭、特殊群体个案13582个,服务兜底服务对象72181人次。

  二是创新志愿和互助服务平台,助推社区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南沙在全国率先打造以志愿服务时间存储交换为核心的第三方时间存管互联网平台。截至2021年底,南沙时间银行服务人数达到75万人次。

  三是深化党建引领机制,提高社区服务资源社会化水平。南沙通过党建引领,打造“五红五联”党建品牌,发挥“红色堡垒、红色头雁、红色先锋、红色阵地、红色平台”党组织引领作用,通过“联组织、联党员、联群团、联平台、联群众”开展社会治理服务,拓宽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的路径。

  推出“南沙警区罗盘”增强群众安全感

  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适应新形势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南沙警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互联网+民生警务”。其中,南沙警方于2020年6月正式推出“南沙警区罗盘”,可以让群众直观了解所在警区的各项安全指标,切实为群众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

  据介绍,群众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微警”进入“警区罗盘”应用界面。在该应用中,南沙警方把南沙9个街镇细分为11个警区,并从治安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警务效能4个板块12项成分指标全面评价警区平安程度。

  同时,南沙警方以“警区罗盘”为导向,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逐步形成集发布、分析、预警、督促、考核于一体的配套机制,推动各派出所通过“南沙警区罗盘”数据,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强化工作措施,促进各警区社会治安治理升级、警务勤务服务升级,从而提升社会治安治理的精细度、精准度,不断推进平安建设,持续助力南沙区基层社会治理。

  启用“1+1+9+N”调解工作运行模式

  会上,南沙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南沙在化解行政争议方面的创新做法。据介绍,南沙在构建以行政复议为主体的行政争议解决体系,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公信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率先实施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现行政复议“一口受理”,由以往群众需要跑多个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改为只需跑一个部门。

  二是率先建立“立收即审”“立等即取”受理机制,实现20分钟受理行政复议。

  三是率先建立“1+1+9+N”行政复议与调解衔接机制,实现行政争议快速化解。“1+1+9+N”调解工作运行模式自启用以来,有效促成了大量行政复议案件双方当事人和解、调解。例如,行政应诉从2019年至今,联合二级法院促成行政诉讼原告撤诉67宗。“1+1+9+N”调解工作运行模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行政争议得到了实质性解决,取得了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

  据了解,“1+1+9+N”模式是指由1个区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1个综合行使21个领域行政执法工作的区综合行政执法局,9个司法所,行业专业调解组织、信访部门、驻镇街人民法庭、其他调解主体等N个主体互相配合,开展行政争议调处工作的行政复议与调解有机衔接联动工作运行模式。

  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南沙模式

  发布会上,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一支队伍管执法”南沙模式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效。据介绍,2019年3月1日,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挂牌成立,整合市、区13个职能部门21个领域4507项执法事项统一行使,推行区全域“一支队伍管执法”南沙模式。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三升两降”:

  “三升”一是效能提升。“一支队伍” 综合行使多个领域的执法事项,力量集中,职能整合,消除了边界模糊带,减少了文电往来、会议协调,效率倍增。二是服务提升。秉持“谁执法,谁普法”的理念,持续加大普法宣传的力度,送法上门,深入开展“法律四进”,即法律进机关、进工地、进企业、进社区。三是便民提升。“一支队伍管执法”,对于群众举报,做到“一口受理、一口交办、一口回复”,缩短了时间,优化了流程,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以2021年为例,共处理“12345”政府热线7182宗,办结回复7182宗,办结回复率100%。

  “两降”则是扰民降低和成本降低。通过“一支队伍管执法”可避免不同部门重复执法检查的情况,企业与商户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在发展上。同时,“一支队伍管执法”较好实现了执法资源“集约”,行政成本较大幅度下降。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