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各区动态 > 南沙区

刘炜向中央及港澳主流媒体介绍南沙开发开放新进展

  • 听全文
  • 2024-06-13
  • 来源:南沙区
  • 分享到
  • -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成为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为全面深入报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就,展现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美好前景,6月11日至6月18日,中宣部港澳台新闻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机遇湾区”主题采访活动。6月11日上午,“机遇湾区”广东主题采访活动情况介绍会在广州举行,拉开了此次主题采访活动的序幕。

  南沙区委书记刘炜在会上介绍情况时表示,近年来,南沙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加力提速推进南沙开发建设全面展开,南沙在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彰显。

  刘炜从区位、空间、开放三个维度介绍南沙最鲜明的特色。

  南沙区位优势独特。南沙地处大湾区C位,位于四个万亿级GDP城市交汇点,集中承载着广东省唯一国家新区、广东自贸区最大片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重大战略使命,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地位。

  南沙发展空间广阔。南沙面积803平方公里,现状建设用地约200平方公里,同时拥有被称为“羊城新八景”之一的万亩湿地,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在此相融共生。

  南沙面向世界开放。南沙是千年商都广州唯一的出海大通道,有百年历史的舢板洲“航运灯塔”,见证了海丝的繁荣兴盛。新阶段,《南沙方案》又赋予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历史使命,推动南沙联动港澳融入国际市场,增强大湾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刘炜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南沙开发开放新进展。

  扛起使命担当,《南沙方案》实施成效显著。重大机制高效运转。省南沙工作领导小组、省南沙工委、省南沙办三级工作体系运行有力,省市区152个成员单位扁平化联动。围绕《南沙方案》五大任务l形成近期、中期、远期梯度推进工作任务体系。重大任务落地见效。国家部委“放宽市场准入15条”、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落地实施,支持南沙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海洋科技应用、细胞和基因治疗、服务贸易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省层面出台《南沙条例》和“支持南沙若干措施”。三个先行启动区建设全面提速、项目建设总投资均完成60%以上。15%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优惠等重大政策成效初显,港澳企业投资总额超千亿美元。重大利好持续释放。2023年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61%,彰显制造业当家鲜明本色。今年一季度集中签约超60个产业项目、投资额超2000亿元,累计引进278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两年位居国家级经开区第2,南沙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排名跃升至全国第7。

  高举开放大旗,开放门户枢纽功能持续增强。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累计形成997项制度创新成果,商事登记确认制被国务院《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吸收,自贸区制度创新指数排名全国第2,在国家新区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前三。国际航运枢纽功能不断强化。广州港南沙港区自2004年建成开港以来,以每年百万标箱的增速成长为全国最大内贸集装箱枢纽港,去年集装箱吞吐量1938万标箱、同比增长5.4%,相当于全球第9大港口,进出口货物货值今年将突破万亿元。跨境电商业务进出口值全国第一,南沙正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节点。携手港澳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奔赴。广期所累计成交额达8.25万亿元,广数交所累计交易额突破34亿元。与港澳共建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和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其中“走出去”基地被纳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累计服务企业超180家、进驻涉外机构超100家。

  坚持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成果竞相涌现。科创平台体系初步成型。以南沙科学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等大平台为核心,以港科大(广州)等院校和冷泉大科学装置、大洋钻探船等国之重器为支撑,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完善。“2+5+2”先进制造业体系初步成型、增加值占规上工业近8成,汽车制造业产值近2000亿元,构建第三代半导体和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加快布局深海空天、全空间无人体系等前沿领域,培育低空经济、可燃冰等新赛道,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区域创新生态持续优化。集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约2万人、近三年翻两番,落地总规模4000亿元的广州产投、创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3家母基金,全区研发投入强度达5.46%。我们正推进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建设,打造先进成果孵化地。

  注重产城融合,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把“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理念落实到规划上、空间上、项目上。对标国际一流优化提升城市规划设计。加快编制新一轮总体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推进全省首个未来城市实证试点,集中力量高标准建设中心城区、建设20平方公里中央型CBD,打造广州“未来发展核”。加快完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狮子洋通道、南沙枢纽站等内连外通项目加快建设,我们将把握深中通道通车机遇,加快建设万顷沙南部片区,打造广深产业融合示范区。持续提升湾区一流公共服务。港式国际化社区有序推进,引进6家三甲医院,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即将复航,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明年6月建成,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有烟火气的活力之城。

  湾区潮涌天地阔,南沙逐浪向未来。刘炜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浓缩的精华。”诚挚欢迎大家常来南沙走一走,南沙的魅力风采远比语言描述得更精彩。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