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各区动态 > 天河区

投资竞争力百强区 天河位列全国首位

  • 听全文
  • 2021-12-13
  • 来源:天河区
  • 分享到
  • -

  日前,工信部下属机构赛迪顾问发布《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1)》。在榜单前十名中,来自广东的城区占7名,广州天河区、白云区均上榜。其中,天河区位列榜单首位。

  天河区连续五年上榜赛迪高质量发展百强区,2020年上榜赛迪营商环境百强区,2021年在投资竞争力百强区榜单排名第一。频频成为榜单上的“常客”,天河区亮眼表现在哪里?记者了解到,天河区近年来深入落实《天河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样板示范实施方案》,全方位推进政务服务提质、要素供给保障、法治环境提升、国际规则衔接、科技创新赋能、市场运行护航六大工程,成为华南乃至全国青睐的投资创业热土。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天河区新增企业13.3万户,占全市35.1%,登记注册企业46.1万户,占全市26.2%,均位居全市首位。

  政务服务

  一条留言就能提供一站式服务

  大学毕业的小何准备自己创业。在天河政务智能咨询服务平台留言后,平台向他“尾追式”推送了咨询相关业务的卡片5G消息,点击消息的相应模块即可查询指南、预约取号、在线申办,全程无需下载APP、无需关注微信服务号。

  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信息“尾追式”推送背后的支撑是全国首个5G消息+政务智能咨询服务平台。该平台深度融合区40个部门80余个政务服务系统及门户网站、移动办APP等,全面打通咨询指南、预约申办、进度查询、业务办理、服务评价等各环节,以一个智能咨询平台,联动N个政务服务平台,群众只需拨打区政务咨询热线,系统即自动将相关政务事项5G消息推送到手机。

  近年来,天河区充分运用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围绕企业与群众需求,突出改革创新、业务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应用和利企便民服务,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改革推向深入。如今,区级政务服务事项100%可网办、100%可预约、100%可自助办理。

  在“提速”的基础上,天河区着重于在“提质”上下功夫,优化服务对象的办事体验。天河区上线政策兑现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发布10个部门126项兑现事项,建立了“线上通办为主、掌上办理为辅、专窗服务兜底”服务模式,破解企业申报难、手续繁、反复跑、兑现慢等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已拨付高质量发展产业扶持政策资金4.57亿元。

  外地人到天河区也不需要“两头跑”。如今,企业登记注册、社保业务等344项高频事项纳入“跨域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跨域合作圈的“朋友圈”也在不断加大,深圳龙华、贵州大方等60余个地区已与天河区达成合作协议。

  人才资源

  提供“上管老下管小”全方位服务

  围绕人才、资本、知识产权等市场要素,天河区优化资源配置,培植养育沃土。特别在人才资源方面,天河区政策、平台、配套同步发力,构建“全覆盖”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人才高地。据广东海丝研究院推出的《广州11区人才吸引力指数报告》显示,广州11区中,天河区人才吸引力指数位列全市第一。

  去年11月以来,天河区相继推出《广州市天河区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广州市天河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人才激励办法》,每年拿出不少于1.6亿元的资金重奖人才,同时为人才提供子女入学、人才入户、人才绿卡、人才公寓、医疗保健、居留许可、粤港澳大湾区个税优惠财政补贴等配套服务。盘点近年来天河在人才领域的政策,不难发现,覆盖面越来越广、“力度”越来越精准,可以说为重点人才提供“上管老下管小”的全方位服务。

  与此同时,天河以园区基地汇聚优秀人才、布局人才领域。位于天河北路的天河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导区设置了“一站式”人才服务大厅,快速便捷为高端人才提供政策申报、财税咨询、创业支持、人力资源等方面配套服务。如今,基地园区串珠成链,天河区“一港一圈一区一基地一大厦”布局逐渐成型。

  数据显示,天河区已集聚院士54人,21家企业建有院士、博士后、博士科研工作站,拥有各产业领域专业人才30万人。2012年以来,天河引进各类人才9万余人,引进紧缺急需人才2500人,发放人才绿卡476张。如今,天河区已基本形成“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人才政策体系,人才优势成为天河区域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开放创新

  深度衔接国际先进营商规则

  作为广州的科创强区,天河区积极打造创新策源引擎,加快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截至目前,天河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数达225家,国家级孵化载体32家,省级28家,今年新增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4个,在全国各区(县)排名第一。至今已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378家、“独角兽”和“未来独角兽”企业26家,数量居全市第一。知识产权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车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721项,交易金额达10.87亿元;以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形式转化专利43件,累计转化金额达3356万元,形成了知识产权集聚示范。

  在聚焦科技创新赋能发展的同时,天河区以天河中央商务区为示范,深度衔接国际先进营商规则,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建立总部企业服务中心,推动认定总部企业167家,打造成为总部经济发展高地样本。率先引进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楼宇服务管理制度,打造了一批年税收超亿元、超10亿元的高端商务楼宇。推动天河中央商务区纳入自贸区联动发展,由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升级为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打造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平台。

  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强力的司法服务保障。天河区率先启用“天和”在线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对接工作室、人民调解委员会、工商联、版权局、律师事务所等30多个机构,创新社会化有偿调解对接机制,实现当事人“足不出户”化解纠纷,商事纠纷解决更加高效。

  此外,天河区对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形态领域企业,实行触发式监管,对轻微违法经营行为施行“双免”,营造宽严相济的事中事后监管环境,多措并举为市场运行护航,保障市场环境健康有序。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