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各区动态 > 天河区

增加公办学位解决“入园难上学远”

  • 听全文
  • 2022-03-02
  • 来源:天河区
  • 分享到
  •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打造天河区“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民生幸福标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教育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升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红英小学顺利从国有企业移交区政府并改制为公办小学,困扰粤垦路居民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彻底得到解决;广氮实验幼儿园于2020年11月经天河区政府批准开办为公办园,解决了老国企广氮广大职工所居住的广氮社区长期缺少公办学前教育供给的问题,成为天河区教育局关注民生实事的鲜活样本。

  翻查60年前档案终划定招生区域

  天河区广氮实验幼儿园坐落在车陂街广氮社区内,2020年11月,天河区政府批准由区教育局新开办为公办幼儿园。如今的广氮实验幼儿园办学规模为17个教学班,现有9个教学班,为广氮社区居民增加了优质公办学位供给。然而,广氮实验幼儿园招生问题的解决却有段故事。

  1963年便来到广氮社区居住的朱爷爷告诉记者,家里四代人都在这里上过学,当年朱爷爷来到广氮社区的时候,广氮幼儿园就已经开办了。直到2000年,广州氮肥厂关闭,原服务职工子女的厂企幼儿园(广氮幼儿园)在广氮社区将场地外租开办为民办幼儿园,子女入园难保障,成为广氮老职工所居住的广氮社区居民的心病。

  去年4月,广氮居民提出请愿诉求:前广氮幼儿园是广州氮肥厂为了保障广氮员工家属适龄儿童就近入园而建成的,应由广氮生活区22号、32号和59号大院范围符合条件的居民子女优先,剩余学位再面向全区幼儿招生。

  收到广氮居民的请愿,天河区教育局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邀请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之后,由局分管领导带队到幼儿园查找规划范围,指派专职人员加班加点到省、市档案馆翻查60年前档案。科室负责人组织居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居民意见,解释相关政策,多措并举进行论证收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终于赶在5月份的招生期确定广氮生活区范围与原广氮幼儿园建设单位广州氮肥厂范围一致。

  相比民办幼儿园,转公后的广氮实验幼儿园有了很多改变。广氮实验幼儿园不仅对园舍进行全面的鉴定加固和维修改造,对幼儿的教育教学设备也进行了更新,创设了丰富的幼儿自主游戏区域,让幼儿的生活与教育环境更优化。

  实地步行体验上学路线多方协商解决就近入读

  红英小学成立于1987年,校址位于天河区粤垦路农工商学院内,举办单位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经费在广东省农垦总局单列)。如今的红英小学已转为五一小学(红英校区),解决了粤垦路片区居民子女就近入学的问题。

  由于教育资源布局和规划不足的历史原因,粤垦路一带在2013年以前没有教育部门办小学,只有五一、红英、长征三所企事业办学校,天河区教育局只能以相对就近原则,在直线3公里的范围里,将粤垦路划归银河小学,将东莞庄路划归五山小学。

  2013年,天河区先接收五一小学改制为区属公办小学,解决了长期以来东莞庄路户籍适龄儿童上学远的问题,但由于学位有限,无法一并解决粤垦路片区适龄儿童上学远的问题。

  2019年6月起,天河区教育局将五一小学剩余学位和向农垦总局购买的红英小学学位,面向粤垦路“人户一致”的学生电脑派位。天河区教育局负责人更是到校踩点,专门实地考察和亲自步行体验上学路线。为实质性缓解粤垦路群众反映的上学远、上学难等“烦心事”,2020年,天河区教育局加快了接收红英小学改制为区属公办小学的步伐。

  2021年6月23日,天河区教育局与农工商学院在省农垦总局相关负责人和天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的见证下签署了《红英小学移交协议书》。至此,经过前期历时近两年的交涉与协商,红英小学的接收工作顺利完成。

  如今,坐落于将军山脚下的五一小学(红英校区)顺利移交天河区教育局,学校也实现互利共赢。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能把更好的教育教学资源惠及更多学生,另一方面又能利用天河教育的大平台,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幸福成长”“家长普遍满意”的发展目标,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感受到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