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举办救助服务网络启动仪式暨“救助宣传进社区”活动,活动由广州市天河区民政局、广州市创意经济促进会、广州市鼎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实施,得到21个街道社工站、5家公益团队及爱心企业的支持,在区域设立26个救助服务站点,创建了全覆盖的救助服务网络,将社会救助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实践探索了救助服务的新路径。
多年来,天河区秉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工作原则,致力于建立健全救助管理服务长效工作机制,深度整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关爱服务,积极开展心理关爱、寻亲护送、就业指引等分层分类救助服务,持续开展救助人才队伍建设,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数量逐年下降,街面救助服务成效显著,救助服务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区救助管理小分队出动1126车次、工作人员5711人次,累计救助流浪、露宿人员1478人次。
广州市天河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秋生指出,“通过搭建救助服务网络支持体系,延伸服务触角,延展服务队伍,联手打造流浪人员救助服务共同体,以外展巡查、救助宣传、专项联动、救助寻亲、就业推荐、资源整合等‘组合拳’,有效推动源头治理工作,全力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
在“救助宣传进社区”活动环节,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副站长华辉林,广州市救助管理工作特邀监督员、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汤秀娟,广州市救助管理工作特邀监督员、广州市鼎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王连权,围绕救助管理工作相关政策、新时期救助管理工作新趋势和街面重点案例跟进等作主题发言,通过个案解释,从不同视角观察并提出救助服务工作思路,为天河区救助服务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共同见证了天河区创建救助服务网络启动仪式,感受到多元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救助服务的磅礴之势,通过全覆盖性的救助服务网络建设,为救助服务开展提供全方位的物资支持、培训支持、能力支持。”广州市员村街社会工作服务站负责人杨丹霞表示,在接下来的救助服务工作中,可以找到更多的同行者,更找到了服务流浪人员“联合舰队”的归属感。
天河区救助管理小分队队长曾坚表示,通过爱心企业的不断助力,协助政府救助管理部门合力开展救助服务工作,能够让流浪人员实现快速就业、持续就业,促其回归正常的社会轨迹,重拾生活信心,找回人生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