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各区动态 > 增城区

增城区打造“善治·暖邻”增城样板

  • 2025-05-06
  • 来源:增城区
  • 分享到
  • -

  基层治理好不好、优不优,直接关系到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增城区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核心作用,通过加强系统集成、创新实践路径,探索出一条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暖邻”基层治理新路径。

  民主协商“议”出新气象

  增城区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构建覆盖镇(街)、村(居)、村民小组的三级议事协商体系,实现议事协商目录及活动完成率100%,并指导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确保“群众想议的事有人提、议成的事有人办”。

  在石滩镇下围村,每月一次的村民代表大会已成为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通过建立“民主商议、一事一议”机制,该村将党组织领导贯穿议事协商全过程,累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80次,群众参与率100%,执行落实率达98.37%。

  议事协商凝聚共识,下围村实现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全方位高速发展:高标准打造滨江景观示范带,完善清水湖沿湖绿化带,实现“推窗见景、出门入园”的生态蝶变;盘活20年闲置项目建成沙庄商贸中心,流转782亩土地打造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孵化“江湾618”文旅项目,推动文农旅商融合发展。此外,该村升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老人福利金、开办幼儿园和卫生站,以精细化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

  多元共治破解治理难题

  走进增江街东湖社区,闲置空地变身居民停车场,智慧系统实现有序停车。这个由社区与华润润高企业共建的项目,不仅化解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停车难、停车乱”顽疾,更开启了“社区合伙人”治理新模式。

  近年来,增城区在原有村(居)民代表、村(居)“两委”成员等协商主体基础上,广泛引入商贸中心、工业园区、厂企、社会组织、强村公司CEO等乡村合伙人参与基层治理,推动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发力”转变。

  东湖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统揽作用,引入企业、社会组织等社区合伙人,整合资源破解治理难题。针对社区管理压力,由企业提供日常保洁、治安巡逻服务,并建设智能充电驿站,配备AED急救设施,延伸便民服务末梢。

  社区还引入7家文体协会入驻党群服务中心,年均开展音乐、书画、醒狮等活动60余场,以兴趣为纽带拉近邻里关系。同时,盘活1.4万平方米闲置地块打造“夜经济”项目,通过“集市+民宿+餐饮”模式带动招商1500万元,新增创业摊位30个,激活社区商业活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慈善力量托起民生幸福

  近年来,增城区积极推动全区各村(社区)慈善基金培育与发展,激发社区成员互助向善的内生动力,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4年,新塘镇大敦村在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成立社区慈善基金,通过发动企业、爱心人士等近1300人次捐款,阶段性筹集善款约8万元,用于实施民生项目。如为21位困难妇女购买“广州爱心妈妈计划”,为83位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购买爱心物资112件,并开展节日慰问和日常困境帮扶等;联动社工站为特困家庭改造老旧房屋,消除线路老化、屋顶漏水等安全隐患,打造“安心窝”。

  大敦村还聚焦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依托社区慈善基金,整合爱心企业、团队及个人力量,修缮改造东区公园,增加儿童游乐设施,更新安全防护措施,搭建亲子互动空间,增强居民社区归属感。

  从民主议事激活治理活力,到社区合伙人协同共治、再到慈善基金精准帮扶,增城正以“善治·暖邻”为底色,书写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未来,增城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推动多元主体共治共享,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有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