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的发展,全面落实各项老龄工作法规政策,大力发展为老服务,加快养老社区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我区民生实事之一的增城区颐养院扩建工程项目已于2017年12月31日顺利完成旧院区搬迁至新院区工作,原本住在旧院区的184位老人成为了新院区的第一批住客。
新院区比旧院区面积扩大了近5倍,环境变大、变漂亮了,但是适应新环境是需要时间的。那么,已经搬家一个星期的老人们习不习惯新环境呢?昨日走进新院区了解到,虽然部分老人还不是很适应新环境,但无论是老人、家属和工作人员都很喜欢新院区,工作人员正在努力帮助不适应的老人慢慢习惯。“今天怎么样呀?环境熟悉得怎么样?您慢慢来。”“还不错。你忙什么呀?”走在里面,常听到工作人员和老人这样的对话。
如宾馆一样,散步一圈近一个小时
“在旧院区住了8年,我的时间一直安排妥妥的,过得很充实,唱歌、跳舞、打麻将、阅读、看电视、听广播、散步……集体活动、个人活动,节目丰富。”81岁的曾婆婆是一名退休小学教师,作为新院区的第一批住客之一,她说,“旧院区因为空间有限,一些活动要是参加人数比较多时就麻烦了。现在新院区这么宽敞,连散步一圈都要近一个小时,再也不用担心搞活动时人数多的问题了。”另外其他老人家也表示,住在新院区好像住在宾馆一样,环境够大够漂亮,各种活动室和公共活动区域很齐全,而且每位工作人员都细心体贴地照顾他们。
新院区建有康乐楼、医疗楼、颐养楼三栋养老功能楼,电视机、中央热水系统、空调、呼叫系统等设备以及视频监控、阅览室、书画室、兵乓球室、练歌练舞室等休闲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而且每间房间安装了3个呼叫器,分别在床头、卫生间和阳台,在方便老人们生活起居和保障老人们安全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细心设计地板,为老人标识和防摔伤
橙色、大理石色、蓝色、土黄色……在新院区,发现每层楼的地板均是用橡胶做成的,而且每层楼的颜色也不一样。“用橡胶做地板是因为就算老人摔倒了也能起到一定缓冲作用,可以减轻老人意外摔倒时的伤害,毕竟老人是属于比较容易摔倒的人群。”对此,区颐养院工作人员介绍说,至于每层楼地板颜色的不同,是为了用颜色来让老人记住自己住的楼层,如果他们看见地板颜色不同,就可能想起自己走错楼层了,毕竟老人的记忆力已经有所衰退,记性不好,如果环境的布置全都一样,他们很可能分辨不出来这是什么地方而乱走,尤其是一些神志不是十分清醒和有点痴呆的老人。
下一步逐步完成“增城区颐养院医院”建设工作
医疗楼主要是落实“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医养结合”不但包括传统的生活照料服务,更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是集医疗、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疗和护理、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下一步,区颐养院新院区将逐步完成“增城区颐养院医院”建设工作,落实“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同时以自理区、半护理区、全护理区的分区管理模式目标为重点,全面完善新院区,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这里每一位老人的情况我们都很熟悉,因为每天需要为一些老人清洗伤口、量血压、按照医嘱分发药品或者打胰岛素等,是不能搞错的。”区颐养院的护士班班长清姐表示。清姐为一位老爷爷量完血压后给了他一个赞,鼓励说,“血压正常,要保持”。老爷爷听了,也开心地给了清姐一个赞。清姐说,老人病痛比较多,落实“医养结合”,老人就可以就近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