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联播 > 各区动态 > 增城区

增城区11个项目获第十一届广州市公益创投活动资助

  • 听全文
  • 2024-02-27
  • 来源:增城区
  • 分享到
  • -

  近期,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公布第十一届广州市公益创投活动拟资助项目名单,其中,我区共11个项目获资助,项目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共享老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项目

  该项目以增城区内3-12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下,通过团省委的“青年夜校”平台,整合社会资源,邀请不同行业内的专家、教授,研发符合儿童成长的综合体验课程,吸纳一批困难大学生(准社会人)或工作不满3年的青年(新社会人)参与学习,组建培育一支扎根基层的优秀助教服务队伍,一方面解决经济复苏就业难现状,为准社会人或新社会人提供就业、创业学习平台,另一方面为增城区内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鼓励留守儿童向刻苦奋斗的大学生学习,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项目以营造全民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氛围为目标,采取“专业教师+社工+公益帮教队伍”多方协同的方式,围绕安全保护、心理健康、兴趣培养、家庭教养、邻里相处五个层面,提供思想引领类、音乐类、美术类、健康教育类、运动类等精品专题课程,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预计将惠及万余名农村留守儿童。

  “青桔少年”525心理健康行动项目

  “青桔少年”525心理健康行动依托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和学校,为教师、家长及青少年提供“识心理”“护心理”“搭网络”的多元心理健康活动,研发服务产品,普及科学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科学求助途径,提升辖区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度,通过社区倡导、专题班会课、家长会、教师心理健康技巧培训、微电影宣传等措施,让有情绪困扰的青少年及其家庭有求助路径。

  “青桔”是指青色的桔子,意指青少年,“525”是指通过5个月的时间,在社区和学校2个场域提供5种心理健康服务;同时“525”也指“我爱我”,希望每个青少年都能好好爱自己。项目的服务对象为增城区4-9年级的学生,直接服务人数将超过10000人。

  “有爱童行”——增城区派潭镇困境儿童关爱计划项目

  该项目以增城区派潭镇辖内的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困境儿童、自身困境儿童等困境儿童为服务对象,做好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大保护”工作。服务将启动“六大保护”系统,对辖区困境儿童及家庭开展亲子讲座、亲子共学、义工、普法宣传等活动,为儿童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增强儿童幸福感和归属感,保护儿童身心健康,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梦想启航——农村困境儿童帮扶计划项目

  梦想启航——农村困境儿童帮扶计划旨在协调社会资源,在增城区派潭镇邓村村建立儿童“成长驿站”,将辖区内的儿童集中起来辅导学习,满足孩子们迫切所需的学习辅导、心理疏导以及成长拓展。依托专业的社工、家教、心理辅导老师、志愿者等社会资源,全方位关注困境儿童,助力困境儿童提高学习成绩,健康快乐成长。

  “童心同力,助力困境”——增城区困境儿童援助计划项目

  该项目的服务对象为增城区辖内的留守儿童、流浪儿童 、孤儿、乞讨儿童、边缘青少年等有需要帮扶救助的困境儿童。

  项目的理念是“拯救了一个困境儿童就是拯救了一个家庭”。一是为增城区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救危扶危、情感关怀、脱离困境生活、回归正常学习生活等社会公益性支持服务。二是为困境儿童监护人提供咨询、课程、辅导等服务,舒缓监护人压力情绪,引导他们学习教导困境儿童的技巧,为他们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和支持。三是该项目以“困境儿童服务管理有关部门+家庭+学校+社区+社工+义工+党员”多方联动,建立“困境儿童-家-校-社”四位一体服务模式,增强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社会支持网络,提高社会对困境儿童的认知和理解,让困境儿童在关爱、理解、包容的环境里健康快乐成长。

  爱心守护 温暖港湾——关爱困境家庭服务计划项目

  派潭镇黄洞村地处广州市北部山区,大多数家庭面临着诸如低收入、就业困难、住房困难、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处于不安全的状态。因此,广州市增城区心之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增城区派潭镇黄洞村村委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推出“爱心守护,温暖港湾——关爱困境家庭服务计划项目”,旨在关爱黄洞村辖区困境家庭,为困境家庭提供生活、心理、教育等系列关爱帮扶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融入社会。

  关爱地贫儿 一起向未来——地贫知识科普和咨询项目

  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是一种由于珠蛋白合成障碍导致的遗传性溶血疾病,该病可防难治,目前医学根治该病只有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但只有极少数的患者能找到匹配供者。根据《中国地贫蓝皮书(2020)》的数据显示,我国地贫患者年均治疗费6万元以上,而91.4%的地贫患者家庭年收入远远低于6万元。本项目通过地贫知识宣传等手段,提高荔城街育龄群众对地贫防治知识的知晓度,让广大群众有意识地进行婚前、孕前和产前的地贫基因筛查,预计项目将影响约1万人,同时呼吁更多的社会人员参与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提供100例免费的【HLA】高分辨配型,为20个地贫家庭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

  “凤馨治理·全民优化”项目

  “凤馨治理·全民优化”项目主要针对增城区凤馨社区现存的儿童青少年教育优化、亲子关系、社区资源与活动体系僵化、心理健康以及急救意识和能力缺乏问题,以提升社区民众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区和谐进步为服务目标,秉承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理念,预计投入3名社会工作者、动员该社区的凤馨志愿队1000余名队员,并结合凤馨社区现有的教育、医疗与其他资源,以凤馨社区有需要的儿童青少年、中年人及长者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社区治理服务。

  针对儿童青少年群体,项目以“促进社区家庭教育、少年文化与少年志愿文化建设”为服务目标,开展名为“万木学堂”的教育性服务;针对其他中年人及长者,将以“促进居民社区参与的意识提升”为目标,开展名为“展能凤馨”的发展性及教育性服务。最终通过“万木学堂”与“展能凤馨”服务的结合,凤馨社区预计将有3万名社区居民在本次项目中获益,从而改善社区的教育优化、亲子关系、社区资源与活动体系僵化、心理健康以及急救意识等问题,助力凤馨社区打造和谐幸福社区。

  东华村“睦邻互助促发展”社区融合项目

  在第十届公益创投项目中,增城区馨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东华村开展了城中村互融度项目,通过发挥五社联动机制作用,整合城中村公共资源,促进了户籍村民和来穗人员对政策的认知和了解,增加了他们之间的互动,搭建了户籍村民和来穗人员共同参与城中村公共问题治理的平台,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促进了城中村融合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东华村在社区融合发展方面的成果,增城区馨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继续争取以公益创投资助的方式,开展东华村“睦邻互助促发展”社区融合项目,通过发挥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和社区慈善资源的联动作用,整合东华村公共特色资源,开展多元化服务,进一步扩大项目的服务受益覆盖面,促进各群体的团结进步,进一步将东华村打造成为各群体守望相助的大家庭,营造社区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共融氛围。

  守护生命线 共筑安乐窝——困境长者居家微改造守护计划项目

  这是一个专注于困境长者居家安全、为困境长者提供居家微改造服务的项目,社工通过整合维修工程队、永宁企业、养老服务机构、志愿者服务队、村居干部等各种资源,为辖区内的困境长者提供居家微改造服务。一方面,帮助长者增强居家安全意识,改善居家安全环境,提升长者的生活安全系数。另一方面,通过志愿服务、养老元素的植入和邻里互助的方式,促进了社区共治,有利于打造美好家园和幸福社区。

  “心灵阳光 伴你成长”孤独症儿童关爱项目

  “心灵阳光,伴你成长”孤独症儿童关爱项目主要面向广州市增城区的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在专业教师、社工、志愿者以及普通儿童共同参与下,通过开展户外游学活动、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之间的融合教育活动、家庭亲子沙龙活动及康复教育讲座等,帮助孤独症儿童提高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促进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孤独症儿童逐渐融入普通儿童群体。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缓解家长的心理压力,还能让家长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巧方法。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