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5日,由增城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区教育局主办的2024年增城区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第4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增城中学高中部体育馆举行,为期一周的科技活动周正式拉开帷幕。
覆盖全区13个镇街
推出40余场科普活动
据了解,此次科技活动周是我区持续开展的第24届,本届科技活动周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于5月25日至6月1日举行。此次活动整合重大科技平台、重要创新载体、基层科普资源,精心打造“一个主会场,七大专场,多项主题”的“1+7+X”系列活动,推出40余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科普活动,覆盖全区13个镇街,在东部中心、侨梦苑园区、科普基地、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学校、社区、医院等场所广泛开展,面向公众开放,让广大青少年及群众“零距离”感受科学魅力,尽享科普盛宴。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一周,我区还将继续开展超25场精彩纷呈的特色活动,实现科普资源进校园、进园区、进企业、进机构、进社区、进东部中心,提升对科技进步和科普服务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持续传递科普力量,传承科学家精神,营造全民参与、深入群众的科技创新与科普氛围。
多场趣味性科普活动亮相
公众近距离体验科学魅力
航模表演、机器人竞赛、无人机模拟操作、3D打印……启动仪式当天,多场寓教于乐、紧扣活动周主题的科技科普活动在高等院校、区青少年宫、广州东部中心城市展览馆同步举行,让公众零距离体验科学魅力。
在广州东部中心城市展览馆,40组亲子家庭积极参加这场“东部向‘新’,共绘蓝图”亲子研学活动,现场了解东部中心总体规划,俯瞰东部中心建设新貌,并参观和体验了城乡院SPACE服务技术成果。“我们生活在增城,希望通过带小朋友参加活动,让他们切身感受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亲身体验新事物,增长新知识,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家长张宪法表示。
在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科普现场,活动设置了英歌舞等非遗文化展演、非遗科普讲座和文化体验、3D打印和智能机器人交互等10余种活动,让参与者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解锁“科技+非遗”的“1+N”种玩法,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在3D打印剪纸体验环节,孩子们通过电脑设计自己的剪纸作品,亲自操作3D打印机,看着设计图纸一点点变成立体的艺术品,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惊奇的光芒。这种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还让他们感受了现代科技的神奇。
在区少年宫,主办方通过开展航模表演互动体验、乐高智能机器人竞赛、积木亲子搭建以及12项科技游园活动等寓教于乐、多元化的科技活动,让青少年在切身体验中学习科学知识,丰富科学知识储备。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围绕科技强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创新主体引育、创新载体建设、科学技术普及等方面持续发力,大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抢抓东部中心发展机遇,深挖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硬科技”项目和颠覆性科技成果,成功引进核心技术强、发展前景广、产业化程度高的项目68个,集聚国家级人才团队和大学教授团队40余个。前瞻布局数字能源、量子科技、虚拟现实、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推动科创科普两翼齐飞,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目前,我区拥有高企885家、科小1476家,已建成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3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市重点实验室3家、市高水平企业研究院2家。打造线上线下多方位科普阵地,建设科普教育基地92个、科普特色村30个、科普特色小镇2个。
全面夯实科技创新生态,加快侨梦苑“一苑多区”扩园增效,优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通过设立侨梦苑创新创业引导基金,鼓励带动湖大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设立湘粤基金,集聚仿真学、氢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兴领域项目落地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