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激动!感觉我十二年的苦读终于迎来了收获!”增城中学2024届毕业生李梦轩被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数学类(强基计划班)录取,收到我区今年首封大学录取通知书。记者从区教育局获悉,今年我区学子高考成绩再创历史佳绩。这是区委、区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区教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创新教研模式途径,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5月18日至19日,“燕园元培杯”2023-2024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CESO)在吉林大学举行。增城中学学生马宇昊凭借广东省预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代表广东省参加决赛,经过三轮较量,最终摘得金奖。
据了解,马宇昊就读于增城中学华中师大数理实验班。我区不断推进高中教育改革实验,2022年9月与华中师大合作开办了该实验班。实验班开办近两年来,在各类比赛中不断传回佳音,成绩斐然。
不仅如此,近年来,我区以强化校本教研为重要抓手,采用沉浸式、跟进式、片区联合、理论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校本教研,努力实现“研-教-学-评”一体化。多点位建立“融生实证研修”基地校,选定“融生实证研修”实验校,以适切有效教学研究和推进“输出为本的实证型课堂”为重点,定期开展“融生实证研修”全景展示活动,培育“融生实证研修”基地校和“融生实证研修”共同体,以点带面促进“融生实证研修”的深入开展。
同时,我区坚持深化课堂改革,将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来抓,持续举办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现场会活动,引导各学段从“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师资培训”等方面持续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推进各高(完)中学校因地制宜,以学为导向,构建特色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学评一体化,推进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除了增城中学的“本原三学”,还有新塘中学的“甘泉学堂”、郑中钧中学的“六环践学双思课堂”、荔城中学的“问题驱动”等。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月12日,仅仅16岁的廖俊越在厦门以0.979秒的成绩打破“最快时间解‘4×5华容道’过五关布局”世界纪录,将这项世界纪录重新带回中国。廖俊越是我区第一中学学生,近年来,该校积极承办各类科技活动,致力于为广大师生搭建科技教育特色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坚持五育并举,鼓励学生发展兴趣、发掘科技潜能,崇尚科技创新,人人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科技教育已然成为该校的一大特色。
近年来,我区坚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一方面聚焦提升教师对新课标、教学内容的把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每月一次的市级学科教研活动,丰富的系列化、课程化的区级学科教研活动,跨区域的学科教研活动,各层次的校本研修主题培训,学科校本研修现场会等工作措施,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升专业水平和课程实施能力。另一方面聚焦高三备考,专注解决关键问题。基于历次统测数据的分析,以问题解决为工作导向,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助推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效率。
此外,我区深度推进素质教育,持续完善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今年以来,我区学生参加科技、体艺类等比赛获全国奖项1个,省级奖项90个。
建强建优教师队伍,专业引领科学备考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杨年军在我区工作十多年来,培养出大批优秀学生,多次获得高考突出贡献奖。2022年杨年军到增城中学担任校长,他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优化学校管理体制机制,转变育人方式,大力推行教学改革。短短两年,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乐教善学蔚然成风,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培养力指标在全广州位居前列。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近年来,我区从教师队伍建设、绩效工资分配、教师职称申报、人才引进等方面先后制定多个方案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发展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提质增效。
大力推进“优才计划”,2017年以来累计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17人,其中省特级教师5人,省级名校长名教师(骨干教师)11人,省级学科竞赛金牌教练1人次、省级“特支计划”名师1人次。加强新教师招聘,近3年共招聘新教师966人,其中研究生学历737人,占比76.3%,专任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加强名师培养,建立健全区级骨干教师认定机制。目前,我区已初步建立起总量适当、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优秀教师和校长支持体系。
在此基础上,我区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通过召开全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会,组织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师德学习讨论、师德典型学习等活动,选树了200名“增城区优秀教师”、35名“增城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和20个“增城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师德典范。同时,通过印发《增城区中小学教师岗位职责标准(试行)》《增城区中小学教职工坐班管理规定(试行)》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今年以来,编印《增城区教育系统教师思想政治(师德师风)学习材料》3期,开展252场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建立常态化师德师风学习机制。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办学条件
“短短两年,我儿子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经过老师们的悉心教导,他从不太主动学习,到现在主动查找资料,向老师解疑,与同学交流心得,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现在还是班长和英语课代表。”广大附中增城实验中学0系班学生家长肖女士表示,该校会根据学生特长匹配教育课程,让学生们做最优秀的自己,作为家长她很放心、很满意。
目前,广大附中增城实验中学开办有0系班、大奥班和国防班。教师团队由广大附中校本部竞赛教练团队和增城校区竞赛辅导员团队共同组成,旨在为广大附中增城实验中学培养创新型人才保驾护航,帮助学校拓宽途径,让学生通过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提前进入985和211名牌大学。同时,该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群体提出不同的学习指导方案,推行小班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指导,采取班级小组化组班、教师团队年轻化、教师管理专任化以及为尖子生制订个性化学习指导等措施,为学校的长远发展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广大附中增城实验中学的成功办学是我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缩影。近年来,我区持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引进名校合作办学”和“委托管理”的方式,多方进行优质教育资源移植和品牌输入,相继引进华南师范大学、执信中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师附中、广州二中、广大附中、广州外国语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到增城合作举办公办学校共20所,累计提供优质学位39930个。发挥名校在增城合作办学学校优势,组织教师到合作办学学校跟岗学习或要求合作办学骨干教师到增城农村学校指导、帮扶,提升增城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区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展望未来,增城教育将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入实施增城区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增城区高中学位攻坚实施计划,高质量推进集团化办学,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厚植教书育人情怀,继续实施外引内培工程,配齐学校师资力量,大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同时,还要不断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落实“双新”工作举措,以“校本教研提质”为抓手,以增城区高中创新型示范教研组评审项目推进为契机,督促各学校各学科组扎实落实双新建设工作。此外,我区还将充分利用市教育局搭建的“2+2+1”帮扶行动平台,加快推进越秀区帮扶我区基础教育强基提质工作,助力我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