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批。《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的“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工作要求,以白云之为促广州之进,提出了“港产城融合发展区”这一定位。白云区将依托枢纽集群优势和“一园两城三都四区”十大发展平台,强化枢纽城市核心功能,全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助力广州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
提升枢纽辐射力,构建世界级供应链中心
白云区将瞄准提升枢纽能级目标,充分发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国际港等国际枢纽的集聚优势,建设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控制“中枢”。
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国际枢纽竞争力显得至关重要。《规划》提出,要继续做强“广州之路”打造洲际枢纽,争取国际航权,对标香港、浦东等机场,持续增加国际一、二线城市航线密度;加快提高航空货物进出口通关效能,保障货运口岸24小时通关能力,积极发展远程货站网络,增强航空货运对高科技高货值制造产品的吸引力。
提升广州国际港对外联通水平同样关键。白云区谋划推动其建设国家铁路多式联运基地和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加快推动广州国际港中欧班列扩量增效,增加中欧班列配额,推动柳广铁路等广州西向陆路大通道建设,强化与中老、中越、中缅等泛亚国际陆路通道的链接。
如何强化“四大枢纽”互联互通、实现枢纽群协同“乘数效应”?白云区将探索构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国际港、广州白云站、广州站等多式联运体系;加快实施白云六线、钟港大道、铁港大道、北二环高速改扩建等建设工程,畅通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国际港和周边产业平台的联系;加快推动广花城际、芳白城际、广州地铁十四号线二期、广州地铁二十六号线等轨道建设和机场高速改扩建等道路建设;前瞻研究布局低空垂直起降场、补能设施等低空智能网联系统,实现枢纽间客流快联快通。
围绕枢纽,白云区还将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集群,联动佛北战新产业园、中新知识城等重大平台,促进港产互联,推动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枢纽+”产业集群,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服务力,助力发展枢纽经济。
强化创新引领力,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
不只是现代物流集群,在《规划》中,白云区还描绘了更宏大的产业蓝图:依托国际枢纽、都市产业和商贸根脉,携手周边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双向赋能,形成“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协同布局的产业体系,更好地推动传统特色产业再升级,牵引周边万亿级产业,共同培育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其中,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将推动白云区传统特色产业焕发新优势。《规划》提出,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发挥枢纽影响力,整合湾区时尚消费产业链,重点围绕纺织服装、美妆日化、智能家居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强化柔性制造、主题展贸、创意设计、商贸服务等功能,全面提升时尚消费产业的生产力和品牌力。同时,依托湾区新岸、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等数字经济载体,打造西部数港融合发展轴,协同广交会和中大布匹市场等专业化展贸平台,通过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全链条赋能时尚消费产业,打造广货品牌。
在培育产业新动能方面,白云区将强化枢纽对创新发展要素的牵引力,突破发展新兴产业链群,抢占未来产业发展赛道;构建“枢纽服务+科创智造”的创新场景,全方位服务创新人才和创新型企业,推进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和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驱动未来产业发展。
面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白云区正前瞻谋划布局引领型的“超级工厂”以及打造“超级枢纽+超级工厂”生产场景;联动中新知识城、佛北战新产业园等,共同塑造辐射泛珠、服务湾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世界级黄金产业走廊(双极联动发展带)。
提升城区影响力,建设世界级枢纽城区
广州市面向2035提出“一带一轴、三核四极”的空间战略。白云区将充分利用“轴带极核”兼具的空间优势,发挥链接极核功能,深度融入极核发展。
《规划》提出,以港城一体发展轴为核心,强心聚流,汇聚枢纽型高能功能,完善枢纽城区基础设施配套,从“极点”到“脊梁”,推动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世界级的枢纽城区。
为实现上述目标,白云区将构筑枢纽型城区的“聚能器”。一方面,将聚焦机场高速、空港大道和广州地铁二号线、三号线,芳白城际、广花城际等高流量通道,结合临空商务港等重点平台,发展枢纽型服务功能,构建国际交往、医疗健康、时尚创意等枢纽流量牵引型核心功能。另一方面,将依托国际商务合作区、松园宾馆、南湖等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引入国际交往、外事服务、国际商业商务、都市时尚消费等功能,支撑高水平开放的“航空都市”建设。再一方面,将依托泛南医片区、白云城市中心等活力城区及研究院所,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国际医疗中心,并布局生物医药制造、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发展医疗大健康产业。
除此之外,白云区还将围绕广州白云站、广州站和白云新城“黄金三角商圈”,打造“白云时尚”品牌IP,推动白云区时尚产业向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壮大,并东西向延伸联动广州天河区、佛山南海区等,建设国际时尚消费带。
枢纽流量转化需完善枢纽周边“毛细血管”,即路网和服务配套设施。为此,白云区将加快建设枢纽型城区的“助推器”。《规划》明确提出,推动黄金围大道、白云二线东段、棠棠路北延段、“三港”大道等集疏运道路建设,加快广州站跨铁通道、配套道路的实施建设,畅通枢纽和周边经济腹地的“血脉”联系。
白云区将依托枢纽集群优势和十大发展平台,全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图为广州白云站。(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