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智造”无人机海外翱翔
当东南亚的晨雾还未散尽,来自广州企业的农业无人机已掠过金灿灿的稻田,将肥料播撒在田间;与此同时,在地球另一端的巴西农田里,配备智能药箱的“空中机器人”正灵巧地穿梭于作物间喷洒药剂,对抗病虫害……这些凝聚广州智慧的“空中精灵”正加速飞向世界,为全球农场管理向更高水平的自主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科技助农的故事在世界各地不断续写新篇。
7月5日,广州市商务局发布,2025年1~5月,广州市无人机出口量突破6134架,同比大增252%,其中农业植保机型占比超50%。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广州市创新构建“四个一”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
“一条通道、一套机制、一个平台、一项赋能”的创新举措,切实为低空经济出海清障护航,助力本土无人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广州智慧农业科技企业将无人机应用在农业领域
定制化审批助攻出口:“这速度对竞争国际订单太关键了”
“以前出口许可证要等2个月,现在时间大大缩短。这速度对我们竞争国际订单太关键了!”极飞科技公共事务负责人钱姝婷表示,政府部门定制化审批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成立于2007年的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农业科技公司,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司创造了无人机在农业场景的应用落地,是国内低空经济领域商业化落地较早的企业之一。目前,极飞科技的智慧农业科技产品已应用于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了解到,根据现行国家法规,无人机属于出口管制类商品,出口企业需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出口许可手续,由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批准。针对农用无人机出口管制审批周期长的痛点,广州市商务局了解企业境外销售客户的实际情况,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助力企业出口效率提升;通过定期反馈企业出口无人机的最终用户信息确保产品用于合法领域,打造以合规为基础的高效可持续发展路径。
针对企业反映无人机出口查验率较高的问题,海关、商务部门组织专家深入企业、送策上门,在宣讲国家出口管制政策的同时,对企业相关诉求形成快速解决方案,指导优化申报流程和合规管理。同时,广州正建立无人机出口“白名单企业库”,对通过AEO认证的企业给予优先通关支持,提升合规企业出口通关时效。
信用调评级助力融资:“这笔贷款让我们研发提速3个月”
在第137届广交会上,新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人头攒动,安全巡检机器人、迎宾讲解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新型机器人产品吸引了一众境外采购商驻足围观、举起手机拍照“打卡”。作为服务机器人专区的参展企业之一,极飞科技携农业无人机等最新农业无人化设备到场展示。极飞科技海外市场总监表示,政府不仅协调核心展位,还组织多场精准对接会,让中国智慧农业方案走向全球。
此外,记者了解到,政府部门还推进金融机构与无人机企业强化合作,“一企一策”精准滴灌,打通企业发展融资卡点、堵点,提升经营主体融资获得感。
在红鹏直升机遥感科技有限公司新投产的探雷无人机生产线上,财务总监算了一笔账:“银行把我们的信用评级进行了调整,给予了贷款,贷款利率直降1.2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下降预计年省息6万元,这笔贷款让我们研发提速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