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 营商动态

正式签约,来越秀,这把“金钥匙”交给你

  • 2025-08-26
  • 来源: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越秀区人民政府、广州民间金融街管理委员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
  • 分享到
  • -

  近日,广州市园区人才年金现场观摩会暨广州民间金融街人才年金签约活动在穗召开。

图片

  活动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越秀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广州民间金融街管理委员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联合承办。协同各区人社局、部分园区管理部门齐聚广州民间金融街,共绘人才年金发展新蓝图。

  厚植沃土,构筑人才年金长效激励机制

  广州市人社局介绍,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已成为帮助企业引才、留才、聚才的“金钥匙”。目前,全市建立年金企业达3166家,覆盖职工52万人。

  为破解中小微企业“建不起、管不好”年金难题,2024年12月底,市人社局出台了《广州市企业(片区、行业、园区)人才年金方案备案指引(试行)》,支持片区、行业、园区、企业建立人才年金。试行半年多来,有122家企业踊跃建立了企业人才年金,通过人才年金的薪酬福利递延功能,构筑人才长效激励留用机制,不仅将人才“引进来”,还让人才“留得住”。

  广州市人社局积极动员、引导全市各受托机构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深入园区广泛发动,并联合有意向的受托管理机构,向园区、企业开展政策宣讲释疑服务,支持各类园区打造集约化年金共享模式。

  先行先试,打造民间金融街集约化年金样板

  活动现场,广州民间金融街人才年金签约落地,首批近50家企业、覆盖超百名金融管理人才加入。这标志着我市园区人才年金的正式启航,也标志着我市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在广州市人社局的指导推动、越秀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州民间金融街管委会率先行动、受托机构工商银行广州分行积极发动,共同建立广州民间金融街人才年金。创新采用园区统筹、企业加入、人才收益的集约共享模式,由园区统一备案筹建,大幅降低小微企业单独建立的管理成本。企业可以根据经营情况,先行覆盖核心骨干人才,逐步覆盖其他职工,实现精准激励。

  统筹指导,推动园区人才年金“点上开花”到“面上成景”

  会上,市人社局统筹指导全市园区人才年金工作,要求全市“一盘棋”,各区、各部门加强协同,将园区人才年金作为筑牢我市人才高地、精准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构建上下协同、内外贯通的人才年金共建发展格局。

  市人社局加强业务指导,明确推动园区人才年金工作的6大举措、18项工作任务,提出3个创建园区人才年金的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供各园区参考使用,助推各园区年金方案“百花齐放”;要求各区积极联动园区,迅速掀起政策宣讲和试点培育热潮,每区遴选1-2个重点产业园区作为试点,坚持“一园一策、一企一标准”,建立专项对接服务机制,全流程指导方案制定与落地。

  全市要小步快跑、循序渐进拓展覆盖面,实现“稳起步、广覆盖”,努力让人才年金成为我市优质园区的“标配”和引才留才的“招牌”。

  此次会议吹响了广州园区人才年金建设的集结号,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人才年金必将成为广州厚植产业发展新优势、书写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强劲引擎,为我市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澎湃的人才动能。

  广州市人才年金首批发起机构亮相

  本次人才年金代理机构——广州越富人才发展有限公司,是越秀区属国企越富投控旗下独资子公司,也是广州民间金融街落实人才服务的重点配套。

  作为广州民间金融街人才年金执行委员会选举的代理机构,其具备人才服务业务背景并熟悉园区运营管理,可通过发挥“政、银、企、人”强纽带作用,落实好园区人才年金的推广发动、申请受理(企业端)、日常资格审查、政府备案以及人才年金企业职工代表联席会议等系列工作。

  首批发起的5个机构特色鲜明,涵盖3家地方金融组织(广州网商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广州慧新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广州宝乾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及2家园区配套服务机构(广州市越秀区明达金融权益调解中心、广州丘大三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活动现场,人才年金发起机构及员工代表、代理机构法定代表人,与受托机构正式签署了广州民间金融街人才年金方案、受托合同以及申请书,标志着全省首个园区人才年金在广州民间金融街正式落地,象征着我市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更彰显了越秀区在养老金融改革创新道路上的锐意进取与坚定担当。

  首批发起机构广州网商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签约代表谢汝琪小姐介绍:“我们的股东是新大陆集团(中国服务业500强),作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集团,持续创新、服务社会是我们企业文化的核心。这次能参与广州民间金融街人才年金,支持养老金融发展大局,无论是对员工、企业还是社会,都是好事。”

  作为配套服务机构,越秀区明达金融权益调解中心高度认同广州民间金融街园区的养老金融工作理念。该机构参会代表肖志刚先生介绍:“作为新进扎根在广州民间金融街发展的机构,这里产业资源多、营商环境好,我们很看好这片沃土。发展养老金融是国家战略、大势所趋,能作为首批机构参与人才年金,我们深感荣幸,也会发动更多兄弟机构参与进来。”

  广州民间金融街:金融创新发展的试验田

  广州民间金融街是全国首条民间金融街,于2012年经省政府批复同意建设。一直以来,广州民间金融街坚守普惠初心、牢记发展使命,积极发挥集聚效应、突出服务功能,在规范民间融资、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先进示范,成为了全市乃至全省金融亮丽名片。

  广州民间金融街现代金融体系完备,地方金融全国领先。历经十余年发展,现已涵盖银行、保险、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商业保理、基金等全方位金融业态,园区入驻机构超800家,其中金融类机构345家,地方金融组织资本总量超过500亿元。先后荣获全国首个且唯一的全国民间金融知名品牌示范区、全省首个数字普惠金融监管试验区、首个公益金融试验区等荣誉,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测评,园区区域品牌价值高达208.35亿元。

  广州民间金融街坚持创新发展,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近年来,广州民间金融街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提质发展民间金融街等功能性平台”要求,在稳固地方金融先发优势的同时,锚定“金融+”发展战略,深化金融与产业融合,激活区域发展新动力——

  “金融+健康医疗”深度融合,积极吸引强生、赛诺菲、精鼎医药等近20家全球性或国内领域优质企业落户投资;

  “金融+现代商贸”创新联动,成功活化“大三元酒家”百年老字号原址开业,引入全省首台商圈领域“数字人民币+外币兑换智慧柜员机”落地万菱广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金融+文化旅游”紧密互促,以“绣花功夫”持续推进园区历史建筑改造提升,延续金融文脉底蕴,突出历史文化符号,并将建设全市首个沉井式停车场,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区空间资源集约利用。

  越秀区以创新实践丰富“养老金融大文章”

  在省委金融办、市委金融办的指导下,越秀区着力发挥养老工作扎实基础、金融产业要素聚集、银发经济场景丰富以及广州民间金融街品牌特色等优势,积极创建养老金融(广东)示范区,以建立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为目标,探索覆盖养老产业链的综合金融服务新路径、新模式,以期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托举群众幸福晚年。

  2025年二季度,广州民间金融街管理委员会联合广东省老龄产业协会等单位,凝聚8家金融机构及23家企业,在海印缤缤广场(广交会旧址)举办“金彩银龄融光焕发”为主题的金融赋能银发集市活动,整合“政、金、会、企”资源打造一站式养老金融与银发消费场景,累计接待客流近5500人次,新增信用卡、社保卡、个人养老金开户等个金业务1130笔,居家适老化改造业务订单50笔。

  在该活动现场,广州民间金融街管委会与工商银行广州第二支行达成“园区人才年金”战略合作,并面向广州民间金融街园区企业,开展了人才年金政策宣讲、解读政策要点,有效激发了重点企业及人才关注,为本次人才年金项目的成功落地埋下了伏笔。在三季度,广州民间金融街在全省率先成功落地园区人才年金,是越秀区创建养老金融(广东)示范区推进养老金金融领域改革创新的阶段性成果。

  下一步,越秀区将着力构建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服务金融综合体系,为区域老年群体提供更具温度、更有质感的养老金融服务,为粤港澳大湾区养老金融创新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越秀经验”,让养老金融和银发经济为群众带来更多可感可及的实惠。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