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广州市天河区获悉,2021广州国际创新节(GIIF)(以下简称“创新节”)于12月20日至22日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拉开序幕。
本届创新节以“聚力策源 协同创新”为主题,采用“线下+线上”形式举办,聚焦高质量创新体系建设和“专精特新”创新企业培育,构建高层次国际交流展示平台。活动上,由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负责构建评价指标并组织开展的“天河优创”科技创新载体绩效评价结果也将正式发布。
聚力策源,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
当前,创新作为特殊生产要素已贯穿整个产业结构,如何找准科创与产业结合的精准发力点,破除技术-产业-资本流动壁垒,贯通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的创新链条,成为了创新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届创新节将立足天河区科创区位及产业优势,开幕式上将重点推介天河区高质量创新体系,发布环五山协同创新联合体,以及工业软件、信创产业、人工智能、现代都市工业和医疗健康大数据五大产业创新联合体,以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提供“天河方案”。
创新节协同创新产学研主题论坛上,将汇聚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创新领域领军人物等各界代表,华南理工大学、中望龙腾、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环五山创新联合体各方代表同登台,分享产学研创新合作工作经验与成果,共同探讨环五山创新策源高地的实践路径,揭秘创新协同发展新范式。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撬动着各个领域的发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把握新科技革命的战略举措,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围绕产业链聚焦打造细分领域核心技术,推动企业提升“专精特新”发展水平,本届创新节特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培育机制平行论坛。论坛上,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德国工商会大中华区、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行业代表,创新孵化器代表以及企业代表齐聚首,聚焦”专精特新“企业扶持政策和培育机制,发布“专精特新天团TEAM”倡议,共同挖掘数智时代下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新机遇。
另外,本届创新节凝聚智慧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围绕工业软件、信创产业、人工智能、现代都市工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领域开设闭门圆桌研讨会,通过创新引领、产业孵化、人才集聚等多渠道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天河优创”助力打造“雨林式”创新生态
本届创新节将以创新论坛、创新展示、双创大赛、创新会客室等多元化形式,一展天河区产学研创新协同发展累累硕果。开幕式上将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发布以及“天河优创”发布,为入驻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首批产学研示范项目授牌,为2021“天河优创”特色榜单产业孵化器举行颁奖仪式。
自2018年以来,广州市天河区在全省各区县率先实施“天河优创”科技创新载体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工作,旨在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突出单位面积产出为特色”,通过优中选优的方式形成科技创新载体的“天河样本”。从2018年启动至今,天河区已有超过400家次创新载体纳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数据库,沉淀数据达到41405条。“天河优创”连续三年被写入天河区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天河区全国首创采取“先评后赛,以赛促评”的方式创新开展“天河优创”绩效评价工作。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受天河区科工信局委托,构建评价指标并组织开展具体评价工作。
经过前期测评、专家评审、路演环节,6家创新载体获得“产业孵化器”荣誉,48家创新载体最终获评领航创新载体、先锋创新载体和新锐创新载体。
创新节将以特设科技成果专题秀,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开展成果转化应用专题展示、发布、宣传、推介、洽谈等系列活动,联动2021年第五届天河人才文化节,汇聚创新发展要素,共造一场双创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