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 营商动态

南沙加快打造科技创新轴南部极点 助推广州迈向科技创新强市

  • 听全文
  • 2022-01-10
  • 来源:南方日报
  • 分享到
  • -

勇做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生力军

  南沙科学城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打造广州科技创新轴南部极点;下海探冷泉、高空造风洞、极地做科考,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正在崛起;自动驾驶、芯片电路等技术产品引来全球目光……

  广州提出推动科研资源大市向科技创新强市迈进,共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其中,提出要衔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构建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科学城为极点的科技创新轴。今年,南沙努力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力量,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建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致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积极担当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生力军的使命。

  为原始创新提供策源力

  在南沙的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产业基地,航天器制造工厂孕育着拔地而起的力量。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该基地负责人李秦峰在今年5月的一场活动中,向公司党员发出号召:“每一发火箭从0到1、从无到有,从组装测试出厂到发射到太空,都离不开工匠精神。我们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把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

  中科宇航将生产基地落地在南沙的首要因素,离不开中科院在南沙的布局。近年来,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力学所南方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在南沙全面铺开。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位于南沙的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将建设“原位智融研究系统+模拟仿真实验系统”,可为保障可燃冰绿色开发利用提供科研利器。作为该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党支部“深海勇士”号团队成员的祝普强,鼓励科研伙伴不忘初心、攻坚克难,向蔚蓝深海“要答案”。

  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的同时,南沙区也在支持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加快建设。作为该省实验室党支部书记的杨华勇在给实验室全体党员同志讲《血战湘江》党课时,鼓励大家“在科技自主创新的长征路上,一定要瞄准海洋领域亟待突破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坚持长期主义,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出真成果”。

  科学的大楼不是一天建成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就要长期布局、厚积薄发。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南沙激励科研人员向科技“无人区”挺进,为原始创新提供策源力。

  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地

  南沙区通过构建全周期全链条科技创新发展生态,汇聚人才、资本等各类要素的“光华雨露”,哺育出郁郁苍苍的“创新雨林”。

  “南沙科创发展迎来最好的时刻!”12月16日,南沙区召开科技工作座谈交流会,发布《广州南沙新区支持科技创新的十条措施》,聚焦人才生态、原始创新、技术攻关等五个方面提出10条措施。

  “科创10条”的提出,是南沙区持续优化科创政策环境的最新注脚。近年来,南沙陆续出台《支持南沙科学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现已兑现科技创新相关政策奖励、人才政策奖励共计23.2亿元。

  政策红利的加持下,南沙区构建起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批科创企业奋力担当南沙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最强引擎。南沙区形成了芯片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支柱产业。

  晶科电子等龙头企业组成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形成了从晶圆生产到芯片设计、封装应用的产业闭环;南沙本土企业小马智行已发展为国内估值最高的自动驾驶企业;广东医谷获批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落户近300家生物科技企业。

  今年来,南沙区科技系统多次走进企业园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举办科技大讲堂,致力实现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业务“双促进、双提升”。

  争当金融赋能先行地

  与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遥相呼应,明珠湾灵山岛尖,点点星光汇聚成耀眼明珠。这里是南沙打造的国际金融岛。盛夏时节,随着明珠金融创新集聚区启动,南沙掀开了打造金融开放创新枢纽全新篇章。

  11月,为服务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气候投融资交流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将为南沙集聚绿色金融资源要素,进一步优化气候投融资发展环境,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市场建设。

  争做勇开新局的先锋队,南沙充分发挥金融“加速器”“放大器”“稳定器”作用,持续深入推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近年来,南沙区推动上线全国首个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落地全国首只公募碳中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

  南沙开发区金融局依托南沙金融“金桥工程”党建品牌,布局“1+1+1+N”南沙金融党建红色阵地,筑牢南沙金融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在全区金融领域深入广泛开展金融沙龙、凤凰计划等品牌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对接实体经济需求。

  今年初,南沙再度迎来重磅金融加持——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将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绿色发展,立足创新型、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定位,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南沙金融业五年间从零起步、迅猛发展并跻身南沙五大重点产业之一,累计落户超6600家金融企业;累计交付178架飞机和81艘船舶;私募基金企业1650家。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