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舞台光影特效、绿色建筑到智慧交通,穗企成为服务冬奥赛场内外的重要力量
2月20日晚8时,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随着奥林匹克会旗的交接仪式结束,米兰8分钟表演正式开始。星光点点,场地中央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地球仪,两名舞者滚动着地球仪,地表的冰面出现裂痕,“双城璧合,聚力联辉”出现在场地中央……
LED技术与光影艺术的完美融合,支撑了“鸟巢”中央舞台的完美表演。广州市越秀区内的洲明科技携手京东方,为“鸟巢”配制了数千平方米LED地砖屏及一体化解决方案,无限拉近观众与闭幕式的距离。
从“鸟巢”上令人震撼的光影特效,到比赛场馆的绿色建筑、智慧交通、无纸化办公等低碳技术应用,广州励丰文化、白云化工、南方测绘等广州企业倾其所能,深度参与冬奥会台前幕后各环节。
冬奥会不仅是国际性体育盛会,也是国家展现先进科技及国家硬实力的舞台。从冬奥会的筹备到成功举办,广州企业始终是赛场内外的一股重要力量。记者采访了部分项目的广州团队,了解绿色冬奥、科技冬奥、智慧冬奥背后的故事。
助力百年首钢蝶变冬奥场馆
本届冬奥会上,随着自由式滑雪选手谷爱凌和单板滑雪小将苏翊鸣先后夺金,位于石景山区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也火遍全网,冷却塔作为运动员腾空而起的重要背景,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识别元素。
“这是一座令人赞叹的、标志性的、崭新的场馆。它实现了竞赛场馆与工业遗产再利用、城市更新的完整结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如此评价首钢园。
作为国内硅酮密封胶领袖品牌,来自广州市白云区的白云化工参与了百年首钢园的完美蝶变,成为首钢园升级改造项目的密封粘接系统最大供应商,为全部13座工程中的11座提供从幕墙、屋面到内装的全系统密封粘接解决方案。
“香格里拉酒店的施工难度较大,幕墙变化大、材质多、节点细。同时,首钢园的昼夜温差极大,如果使用传统的打胶法,就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影响美观度。”白云化工北方大区市场经理扶浩说。
香格里拉酒店改造幕墙面积共2.98万平方米,其中陶棍幕墙面积达1.2万平方米,陶棍多达30万余根,是国内最大面积的陶棍幕墙,为密封胶的相容性、粘接性能与耐候性能带来挑战。
如何确保幕墙外表新颖,保温功能优异,且兼具环保效果?“B楼是多功能空间,幕墙材质更为多变,有陶棍、铝格栅还有玻璃和铝板幕墙,白云化工冬奥服务团队与施工团队进行多次探讨,最终确定使用二次施胶工艺,最大限度保障幕墙外观与幕墙性能的平衡。”扶浩告诉记者。
除了白云化工,还有很多广州团队在幕后贡献力量,护航冬奥会的顺利运转。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城区是北京冬奥会大部分雪上项目比赛举办地,在赛区前期建设工作中,来自广州市天河区的南方测绘为崇礼区提供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及周边区域最新的现状影像与模型,为现代化、智慧化的场馆运行管理需求提供了地理信息基础保障。
南方测绘通过应用自主研发的智航SF700A无人机与T53倾斜相机,快速高效地采集并生成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实景三维倾斜模型。
赛场以外的保障同样不容有失。崇礼城区只有两条主干道,但注册机动车超过17000辆,公交站点116个。冬奥期间的交通运输管理成为一道难题。
来自广州市白云区的迪士普技术团队根据崇礼城区的使用需求,为崇礼智慧交通综合管控中心(2022年冬奥会配套指挥中心)和多个会议室提供迪士普4K可视化分布式综合管理平台、无纸化会议系统、数字会议系统、专业扩声系统、中央控制系统、会议录播系统等设备,设计出智慧交通平台。
“该平台可以实现崇礼交通运输信息的整合、共享及综合利用,”迪士普执行总经理黄汉贵告诉记者,“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大屏幕上显示的实时视频、图片、可视化数据等,及时作出决策,随时进行调度、指挥、管理,确保冬奥会期间张家口赛区交通顺畅、安全。”
在北京冬奥会筹备过程中,基于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之间距离较远的客观情况,如果采用传统会议协同模式,将耗费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迪士普为此设计了集无纸化会议系统与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为一体的决策会议室,可以快速召开会议,实现立即决策、高效执行的会议效果。
广州团队呈现中国文化韵味
天空中悬浮着巨大的中国结、舞者在地屏上走出唯美的《垂柳图》……穿越历史,融通古今,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无数个瞬间都让人心潮澎湃,将和14年前一样,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这样大体量的数字化呈现、极致的“中国式浪漫”背后,离不开科技力量的助力。记者了解到,在本次冬奥会开闭幕式和国家体育馆等赛场内,众多视效技术、音效技术出自利亚德集团以及位于黄埔区的广州励丰文化。
闭幕式上,最亮眼的莫过于裸眼3D效果,地屏犹如一块晶莹剔透的冰,时而变成雪域高原,每一片雪花都真实无比。这样的视觉效果究竟如何实现?
利亚德集团·广州励丰文化总工程师李志雄介绍,裸眼3D需要集合多方面的技术支撑,既要对硬件进行精准控制,还要保证内容的精准生成。“对开闭幕式这样一个大体量的屏体进行精准到微秒级别的同步控制,是非常困难的。”
作为全程视觉焦点的LED显示屏,是开闭幕式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裸眼3D效果的“法宝”。这块地屏共计用了42208个50厘米见方的LED模块,组成了总面积7000平方米的舞台核心区域内地屏、高60米的冰瀑、冰立方、南北看台屏。据了解,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LED三维立体舞台,为冬奥会实现了14880×7248的像素显示水准,接近8个8K分辨率,可以完美呈现裸眼3D效果。
在冬奥开幕式上,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在音乐的烘托下从碎冰中徐徐升起,把气氛推向高潮。支撑起这一惊艳亮相的,是越秀区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示范园区的入驻企业雷曼光电及子公司康硕展设计研发制造的异形屏。
奥运冰雪五环,是本届冬奥会开幕式最重要表演道具之一。该五环长达19米、高8.75米,厚度却仅有35厘米,内部由360°无死角的LED异形屏构成,为开幕式导演团队留出最大限度的创作空间,保证了视觉效果清晰而柔和,给全世界呈现了一个超亮眼的冬奥五环。
“中国的笔墨就是中国文化的韵味。”“我们做了一个360度、货真价实的数字装置。”“空灵、浪漫、现代、科技”……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及主创团队这样评价奥运冰雪五环。国际奥委会则评价奥运冰雪五环为:“是体育与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巧妙结合。”
同样是在冬奥会开幕式上,800多台绚烂夺目的舞台灯光,正是由来自广州市白云区的广州彩熠灯光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据悉,此次彩熠灯光团队根据鸟巢结构特点,主体灯光采用多层次环形布光,场馆上层有勾勒建筑物体的光,下层有表演区灯光。
灯光设计大量运用“内光外透”手法,实现对明暗关系、透视关系、空间关系等的塑造,形成立体的多维度的灯光环境,将中国艺术中的写意与西方艺术中的写实进行融合。整个灯光环境非常干净,把冰雪的浪漫与洁白无瑕充分体现出来。
“广州好声音”服务世界赛场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又被称为“雪如意”,是当今世界上体量最大的跳台滑雪场馆。场馆设计标准跳台和大跳台两条赛道,是张家口赛区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北京冬奥会期间,这里见证了8块金牌的产生。
在“雪如意”赛场上,来自广州市番禺区的保伦电子提供了扩声设备,通过现场音频播报、音乐播放提升渲染整个赛场的氛围,调动观众的情绪。
“我们根据不同赛场需求,分别在比赛区域和观众区域设计多套专业的防水防寒线阵和防水防寒音箱,把音源死角覆盖得更好,让声场更加均匀,营造良好的赛场氛围。”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高音清晰透彻、中音饱满、低音震撼……赛场内,“广州好声音”以其扎实的品质,把音频通过网络进行传输,达到了音频传输的零延迟,有效保证了音频传输的同步性,保证运动员能清晰及时听到主持人说的比赛开始命令。
番禺另一家企业广州市乔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则为首钢园区冬奥会火炬接力活动提供了全面的声音助力。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此次晚会的包括主持和火炬手发言等环节均使用该公司RU-901G3无线系统配备的RU-G3TH手持话筒,它搭载的动圈式旗舰音头,不仅很好地满足主持人与火炬手们语言交流的需求,在歌唱演出中也助力歌手们完美发挥。
“中国演艺设备产品已占据了世界80%以上的市场份额,广东企业所占的份额占到了80%,其中番禺企业占据重要份额。”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会长、广州市珠江灯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志远介绍,番禺是国内最早发展灯光音响行业的地区,早在20世纪80年代,番禺易发街就涌现一批从事专业灯光音响的群体,他们早期从代理国外品牌,到代工生产慢慢演变为自主品牌,逐步发展起这个行业。
经过3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番禺灯光音响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纯的贸易到承接灯光音响工程,再到生产专业设备,产业链不断延伸,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番禺拥有灯光音响核心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约12万人,涌现了锐丰音响、珠江灯光、浩洋电子、保伦电子等专业灯光音响龙头企业。
梁志远推测,像北京奥运会一样,北京冬奥会也将推动中国演艺设备产业的发展。他表示,冬奥会将灯光音响与视频、科技完美融合,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演艺概念,为中国演艺设备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目前国内正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演艺设备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作为灯光音响等产业的中坚力量,番禺企业都非常有信心进一步做大做强,为番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