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 营商动态

联合国官网推介广州仲裁委互联网仲裁“广州标准”

  • 听全文
  • 2022-04-20
  • 来源:广州仲裁委员会
  • 分享到
  • -

  近日,广州仲裁委推广全球首个互联网仲裁“广州标准”的经验做法,被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采用,并在官网上进行专版全英推介。

  该报道旨在盘点和分析亚太经合组织主要经济体有关在线争议解决机制(APEC-ODR)的建设情况和经验亮点。其中,在介绍我国互联网仲裁概况的部分,广仲成为唯一被提及的内地仲裁机构,推介了广仲致力于建立国际统一的互联网仲裁“广州标准”并与全球仲裁机构积极合作推广的先进做法,获得国际同行的肯定。

  广仲是我国《仲裁法》颁布以后最早成立的七家仲裁机构之一,仲裁业务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受理案件量排名全国第一,涉外案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在城市仲裁机构中排名第一。

  近年来,广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注重培育一批国际一流仲裁机构的重要指示,在发展仲裁业务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通过制定国际标准、创新科技赋能、创设多元模式和汇聚高端人才,大力发展互联网仲裁,积极提升仲裁国际话语权。

  制定“广州标准”,打造全球互联网仲裁首选地

  互联网仲裁是世界仲裁行业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其发展的初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则。

  广仲敏锐把握行业最新动态,紧抓发展契机,积极开拓远程庭审技术,率先试水全球第一个跨国远程庭审,并入选广东自贸试验区第四批制度创新案例(仲裁仅此一例)。

  在持续优化远程庭审技术的同时,广仲主动探索、锐意创新,注重互联网仲裁与相关国际规则的衔接,制定和发布“广州标准”并在全球推广,有效解决庭审标准、身份认证和电子送达等互联网仲裁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引领国际互联网仲裁规范化发展,将广州打造成为全球互联网仲裁首选地。近日,广州仲裁委“首创互联网仲裁推荐标准”获评国务院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目前,“广州标准”已获得境内150家和境外42家仲裁机构合作推广,大幅提升国际公信力,案件受理量持续增长。2021年受理仲裁案件28000多宗,同比增长7.1%,稳居全国仲裁机构第一。受理涉外案件(含港澳台地区)460多宗,同比增长65.84%,跃居全国第二,在城市仲裁机构中排名第一。今年一季度已受理仲裁案件6500多宗,同比增长30%,标的额160多亿元,同比增长75%。受理涉外案件(含港澳台地区)170多宗,同比增长24%。其中,受理一宗标的额达35亿元的纠纷案,将去年屡次被刷新的案件标的额记录再次提高了近50%。

  深化技术创新,构建亚太经合组织全球线上争议解决平台

  凭借在互联网仲裁领域的丰富经验,广仲经司法部推荐成为内地唯一仲裁机构参与组建首个亚太经合组织跨境商事争议解决机制,并于2021年初正式上线全球首个APEC-ODR平台。

  该平台具备三维数据及用户隐私保护体系,支持实时切换界面语言、电子送达、国际电子签章接口等服务,提供多种语言实时互译和人工智能助手,为全球当事人提供集谈判、调解和仲裁“三维一体”的线上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广仲建设和优化APEC-ODR平台的示范性实践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连续两次代表中国内地仲裁机构参加APEC关于启动在线争议解决合作框架专题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分享平台建设历程和实践经验,为APEC-ODR项目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发出高质量中国声音。平台的高效和便捷也获得美国、日本等参会国际同行的赞许。

  截至今年一季度,APEC-ODR平台已处理案件180多宗,涉案金额近50亿元;结案100多宗,其中调解结案70多宗,调解率65%;平均结案周期25天,结案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三倍;涉及包含荷兰、香港、澳门等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多宗案件由来自新加坡、泰国等APEC国家的境外仲裁员进行审理。

  完善审理模式,树立国际民商事仲裁多元化庭审标杆

  广仲充分发挥仲裁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和灵活便利等特点,结合实际需求,积极开拓和发展国际民商事仲裁多元化庭审模式。

  依托南沙国际仲裁中心的区位优势及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制度创新优势,广仲首创国际民商事仲裁“广州模式”,同步运行内地、香港、澳门三套庭审程序,结合互联网庭审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港澳丰富优质的法律、经贸等专业服务资源化解相关经贸纠纷,同时把涉“一带一路”民商事纠纷导入粤港澳大湾区解决。

  为进一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台商和台胞对仲裁业务的大量需求,广仲在 “广州模式”基础上加入“涉台案件仲裁模式”,保障两岸经贸活动顺利发展。今年一季度受理涉台案件量同比增长10.3倍,标的同比增长9.2倍。目前,按照“涉台案件仲裁模式”审结融资租赁纠纷首案,获得涉案当事人的高度赞许和仲裁员的一致好评。

  未来,广仲将逐步加入其他N个地区和国家特色仲裁模式,逐步形成以三大法系为框架结合N个地域特色规则的3+N新“广州模式”,为世界各地当事人提供便利优质的仲裁服务,优化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再立国际民商事仲裁多元化庭审标杆。

  汇聚高端人才,组建国际化、专业化仲裁队伍

  互联网仲裁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拥有国际性、专业性的高端人才队伍。广仲开展仲裁员全球选聘,通过“四个共享”合作机制与境外多家仲裁机构实现仲裁员名册共享,吸纳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近200名通晓国际经贸规则的境外仲裁员,人数较之前翻了一番。仲裁秘书队伍85%以上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20%拥有境外留学经历,并有熟悉英语、德语、法语、葡萄牙语、日语、阿拉伯语、印尼语等多种外语的专门人才。

  为更好地满足涉外业务和专业案件业务的发展需求,首次吸纳3名境外知名专家学者进入第六届仲裁委员会担任委员,占比达23%,并按照“1+N模式”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延揽包括数字经济、金融投资等各行业领域专家306名。

  在组建高端人才队伍的同时,广仲注重培养能够掌握仲裁前沿理论、熟悉实践最新趋势的国际性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南沙国际仲裁中心港澳法律专家委员会的智库功能,广仲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华南仲裁创新与法治发展研究院、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开展涉“一带一路”仲裁法律事务研究,推进集聚国内外访问学者、法学专家、法律从业人员、优秀法学生的高水平国际仲裁实践和学习平台落地南沙自贸区,储备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仲裁后备人才,引领互联网仲裁的可持续发展。

  海纳百川,勇毅前行。展望未来,广仲将充分利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重视对接港澳以及国际民商事仲裁标准,继续加强与国际知名仲裁机构、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出高质量中国声音。在积极发展互联网仲裁业务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广州标准”的内容,深化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丰富多元化仲裁庭审模式,培养国际性高端人才,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重要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引领国际互联网仲裁规范化发展,打造广州全球互联网仲裁首选地。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