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机构专页

广州多区违法建设整治工作按下“快进键”

  • 听全文
  • 2020-05-08
  • 来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 分享到
  • -

  4月29日,在南沙区万顷沙镇,4台大型钩机启动拆违作业,200余名执法人员开始了该区河涌拆违“百日攻坚”行动。连日来,随着复工复产深入开展,广州违法建设整治工作已经按下“快进键”,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市第8号总河长令等政策要求,强力推进违法建设整治工作。

  南沙:拆除多处河涌违建,总面积达2.6万平方米

  当日,南沙区9个镇街河涌拆违同时启动。在万顷沙镇拆违现场,十四涌长堤西路一河两岸4个“拆点”同时启动。在其中一处大“拆点”,4台大型钩机对临水一栋两层商铺进行合围拆除作业,2台喷淋设备进行不间断喷洒降尘,降低扬尘污染;在该镇另外3个“拆点”,执法人员进行人工拆除作业,并用无人机低空盘旋实施全方位拍摄;在横沥镇拆违现场,2台大型钩机对1栋占地约1.8万平方米的违建洗水厂进行合围拆除作业,计划3天内全部拆除。此外,在南沙街、黄阁镇等多个镇街按行动计划有序开展清拆任务,当日拆除违建18宗,拆违面积达2.6万平方米。

 


  从化:拆违面积近1.4万平方米,为乡村振兴释放空间

  4月28日,从化区街口街、江埔街、良口镇齐发力,对辖区大型违法建设进行集中拆除。据介绍,当日拆违行动共拆除四处违法建筑物,面积近1.4万平方米,违建类型涉及楼房、大型铁棚及自建房等。从化区城管部门前期多次约谈业主,入户做思想工作,动员自行整改,劝导违建当事人搬离并配合拆除工作,确保拆违行动顺利进行,拆违过程中,从化区城管部门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取证。自今年4月起,从化区各部门、镇(街、园区)聚焦聚力破除拆违难点,在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既定目标和时间节点,打好违建治理攻坚战,提升城市品质,为乡村振兴发展释放空间。


  海珠: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全区拆违面积达104万平方米

  今年以来,截至4月24日,海珠区拆除违法建设104万平方米,实现疫情防控和违法建设整治统筹推进“两手抓、两手硬”。2月下旬,以拆除琶洲新港东路3号东侧7000平方米的违法建设为起点,海珠全面启动全区拆违复工工作。今年3月上旬,启动拆除振兴茶叶城南侧工业区和环岛路卫氏宗祠西南侧商铺,为沥滘村等城中村改造项目扫清障碍,加速海珠创新湾(沥滘片区)发展。据介绍,海珠区开展违法建设整治过程中,注重教育引导工作,在全区范围大力开展违法建设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小广播、微信号、短信平台、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网格巡查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对规划、土地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控违拆违政策的宣传,深化群众对“违法建设不能建、违法建设必须拆”观念的认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番禺:向违法建设挥出“三板斧”,一季度拆违60万平方米

  在番禺区,该区从精准“查”、铁腕“拆”、严格“考”三方面着手,对违法建设挥出“三板斧”,第一季度拆除违法建设60万平方米,为城市发展腾出“新空间”。

  一是精准“查”。建立区、镇(街)、村三级清查整治网格管理模式,组建“两违”巡查队伍,采取“无人机空中巡查+人工实地巡查+群众有奖报料”工作方式,让违法建筑无处遁形;二是铁腕“拆”。开展“亮剑”拆违行动,对新增、顶风抢建、违建别墅、上级督办的“必须拆”;对涉及“散乱污”、影响环境的“成块拆”;对有关部门核定下单的“坚决拆”;对主干道、高快速路高铁两侧的无证棚架“沿线拆”;对旧村、旧工业园改造中手续不全、存在安全隐患的“连片拆”,确保拆出发展空间和优质生活环境;三是严格“考”。建立“三考”制度(即周考、月考、年考),对进度慢的单位约谈问责、未完成拆违任务的镇街通报曝光、违法线索移交纪检部门处置,营造拆违控违良好氛围。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