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展现新时代志愿者风采,弘扬红色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值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在广州市直机关工委和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广州机关党员志愿者‘书和远方’服务队挂牌仪式暨‘华韵新姿’展览开幕式”于2020年12月5日下午在大元帅府广场顺利举行。广州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广州机关党员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江咏川,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挂牌仪式和展览开幕式。
一、“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基地”落户大元帅府,助力构建更加系统完备的党员志愿服务
广州机关党员志愿者‘书和远方’服务队是广州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总队指导下的建立的一支高素质志愿服务队伍,该服务队正式将大元帅府作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常驻基地。
活动当天,广州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江咏川向大元帅府纪念馆颁发“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基地”牌匾并致辞,期望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能和志愿服务队一起,发挥纪念馆作为党员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弘扬红色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纪念馆建立以党员志愿者为中坚的志愿服务体系。自此,大元帅府正式成为广州机关党员志愿者长期开展志愿服务的阵地。
今后,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将与广州机关党员志愿者‘书和远方’服务队密切合作,以导赏、巡展、教育活动等形式,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以志愿服务推进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
活动当天,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来到现场为市民进行普法宣传,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医疗志愿服务队队员们也来到大元帅府广场为滨江街道居民提供中医科、肝病科、内科、急诊等科目的义诊服务,开展急救常识与技能、狂犬疫苗知识等宣传和普及,展现出医疗工作者的志愿服务风采。
二、《华韵新姿》隆重开展,80余件文物漂洋过海回“娘家”
“华韵新姿——19-20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服饰”专题展共展示80多件套文物,其中有70件套是美籍华人余翠雁女士多年来从海外不断搜集积累而来的。余女士珍藏的文物在在100多年前漂洋过海离开中国,成为西方社会追捧的时尚用品;它们在西方的审美视角下被改造使用,100多年后,又从大洋彼岸回到祖国,首次在广州展现于世人面前,使观众得以管窥这100多年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理解和运用。
展览分为“衣裳:华服新貌”“配饰:旧物新用”两部分内容,可以看到很多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服饰充满想象力的“奇特”改造。这些独特的改造和使用,折射出中西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呈现19至20世纪西方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服饰姿态及中西文化的关联与融合。
为配合展览,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与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携手,开展馆校合作,特别策划了“华韵新姿”展览文物活化与利用馆校合作项目。该项目将大元帅府的文物、文化元素融入高校研究生课程,将高校的实践课堂搬进大元帅府,并利用“华韵新姿——19-20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服饰”专题展的文物元素进行文创设计,推出“福到”“韵”两个主题设计系列。展览开幕式上,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们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服装秀展示设计成果,精美而丰富的文创产品也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欣赏。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也将继续响应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倡导,进一步盘活博物馆的文物资源,从更多角度切入、加强馆校合作,推动教育与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