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机构专页

“硬核隔离+柔性关怀” 羊城三人小组战疫显成效

  • 听全文
  • 2020-03-10
  • 来源:本网
  • 分享到
  • -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广州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广州市首创由村居干部、基层民警和医务人员组成三人小组全面入户排查重点人员,构牢社区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从而精准控制疫情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这个模式,被社会治理专家誉为求真务实的“实用发明”。

  据统计,1月21日至23日,广州市新增确诊病例全部为自主就医;1月24日至29日,主动排查出的病例占35%;1月30日至2月12日主动排查比例持续提高到78%,2月12日至今主要为主动排查发现。数据表明,广州构建的三人小组工作模式在战“疫”中成效明显、作用突出,实现从疫情最初阶段新增确诊病例全部是自主就医向以主动排查发现为主的重要转变,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硬核创举。

  科学决策部署,设计适合基层实操的“指南针”

  1月23日,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做好相关人员健康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派出所、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派出1人组成入户走访小分队(即三人小组),对重点对象进行全覆盖式走访慰问。2月2日,我市发布《广州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监测“三人健康小组”工作指引》,将社区服务对象分为5类,制定体温测量、登记造册、健康教育等工作内容和相应防护要求,为三人小组开展网格化排查和健康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2月9日,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在市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保障工作新闻通气会上介绍了三人小组的工作模式和健康服务方式。三人小组模式,解决了社区疫情防控“谁来负责”这个难点、痛点,起到政策落地、防控到人、数据核实等作用,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各地社区防控的实操指南。

  分类严格管理,织密重点人员排查的“过滤网”

  三人小组按照有关工作指引合理分工,走街串户开展地毯式入户排查,不留死角、不漏一户,经排查出的重点人员,采取“三种方式”进行严格管理,包括居家、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及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人员按要求经过2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的,方可解除健康观察,隔离期间一律不得外出。因拒绝接受居家、集中隔离健康观察,造成疫情传播的,依法追究责任。天河区25个村改制公司共216名领导班子成员全员下沉,与三人小组一道挨家挨户全面核查白云区以城中村、社区、农村地区为重点全面开展“洗楼”行动,摸查重点人员底数。截至3月4日,累计排查出656人有发热症状,23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彰显人文关怀,当好广大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对居家隔离人员落实“八个一”温情管理及人文关怀,即在居家隔离住户门前张贴一份健康关怀提示,递送一份居家隔离告知书,确定一位社区对口联系服务人员,送上一支温度计、一打口罩、一张体温检测表格、一支笔、一份宣传手册。这些举措在基层筑起了一座座“抗疫温情堡垒”,让人充分感受到广州的城市温度:越秀区东湖新村社区为居家隔离家庭建立微信群,提供买菜、心理疏导等服务,为独居老人、残疾人送上口罩、免洗洗手液;海珠区南洲街有对“医警夫妻”,把家中8个月大的二宝交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哥哥照顾,夫妻二人义无反顾搭档加入三人小组,为辖区行动不便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送药上门等服务。

  统筹多方力量,增补一线上阵人力的“后援兵”

  对重点人员上门探访与面谈,是三人小组的主要工作形式之一。这份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也有巨大的工作量,三人小组每天接收来自政法、公安、12320、12345等多渠道下发的大量数据,起早摸黑、规范有序的开展精准排查、健康监测和宣传教育等工作。为有效应对复工复产返穗人员大量增加带来的排查压力,我市及时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组织发动各级公立与民营医疗机构,以及高等医学院校,组建志愿医疗服务队充实三人小组力量,在开展业务培训的同时,落实好志愿医疗服务队的防护物资配备。经统计,全市共动员志愿医疗服务队人员1488人,其中市级发动13家公立医院634人,区级发动各类人员854人。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目前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广州市流动人口众多,复工复产后,疫情反弹的风险不可忽视,容不得半点松劲。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全市的部署要求,不断创新机制,充实力量,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筑牢织密“社区防疫网”,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