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水润天山,穗疏情谊深。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援疆规划实施进入中期的关键之年,也是第十批广州援疆工作队进疆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起步之年。广州援疆工作队立足疏附所需,发挥广州所能,2023年累计投入5.3亿元援疆资金,实施援疆项目22大项47小项,统筹推进民生援疆、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润疆和民族“三交”工作,助推疏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一轮援疆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优先改善民生,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6423万元用于10个乡镇2个场的住房保障设施提升改造,提升住房安全保障水平,累计覆盖受益农户4万余户。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项目,今年开展 4 个试验示范推广项目效果明显,聘请7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全年开展农业技术指导3000余次,培训12000人次。
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组织专家下乡义诊27次,入户为百姓免费送医送药,“组团式”+“柔性”医疗帮扶双重发力。积极落实7月省党政代表团考察喀什工作部署,启动实施“粤新同心健康同行”项目,全年已完成白内障筛查手术治疗290例,已完成结核病治疗99人次,现有在治结核病患者364人。
做深做实做细民生实事。积极对接后方医疗单位,协调安排专项资金,并派医疗队员全程配同,帮助疏附县当地失明儿童阿依夏成功在广州实施眼角膜移植手术,让小女孩得以重见光明,被当地群众交口称赞,受到国家、自治区、穗疏两地媒体广泛报道,让当地群众切身感受到国家援疆政策带来的温暖。
聚焦改善教育条件。着力提升教育水平。投入5907万元实施教育援疆项目14个,支持疏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精品录播教室7间,资助疆内外大学生 3500人。
助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投入援疆资金实施疏附县10个乡镇视频监控系统及相关一体化平台建设维护,支援基层各项维稳工作。
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发挥援疆资金效益,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安排援疆资金2.32亿元,用于疏附县三园一区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文旅小镇打造、产业及就业扶持补贴等;围绕商贸物流产业积极推动谋划盘活广州新城,出台租赁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推动泊通等6家二手车交易企业落户广州新城,吸引升腾塑料为代表的企业在疏附落地。
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推进外贸拓展和稳定就业。推动受援地举办各类招商活动5场,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26个,累计到位资金20.43亿元。推动受援地外贸企业大力开拓周边国家市场,组织企业参加第134届广交会、第十三届喀交会、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等国际大型展会,推动疏附县1-9月完成外贸进出口额11.83亿元,同比增长70%。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和种植加工模式,带动3500名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推进“总部+卫星工厂”产业发展模式,现有卫星工厂131家,吸纳就业2846人。
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户增收。推动疏附县农产品生产品牌化和规模化建设,以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继续打造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丝路昆仑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等集种植、加工、研发、仓储、物流、营销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平台,实现“粤菜疆种、疆菜输粤”新模式,擦亮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等援疆品牌。目前疏附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共有15家,合作带动97家合作社,收购初级农产品超过2万吨,直接促进6.1万多户农民增收受益。
加强消费帮扶,助力产品出疆。积极对接开展“疆品南下、粤品北上”系列消费帮扶活动;发挥后方资源优势助力消费帮扶,鼓励企业抱团式取暖,积极走出去,主动向外找市场、要订单,2023年以来组织本地企业参加广交会等各类展会33场次,助销疏附县农产品11672.82吨,销售额3.34亿元。
强化智力援疆,不断提升人口素质
积极争取后方柔性人才支持。丰富医疗帮扶人才引进模式,在“组团式”医疗帮扶基础上,鼓励柔性人才进疆开展短期帮扶,现有6名柔性医疗援疆专家走进疏附,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为疏附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提升穗疏两地基层干部人才学习交流力度。科学制定干部人才提升项目计划,加强对重点领域干部人才的培养。自2023年8月起,配合县委有计划、分批次选派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到广州开展3个月的跟岗学习锻炼,目前已选派16人到广州学习。
助推“组团式”教育人才帮扶显现新成效。严格落实教育援疆五年规划任务,引导84名广州援疆教师全方位、多举措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助力受援地教育提质增效,推进“双200”交流学习计划,组织120名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广州学习培训,组织5批次广州专家到疏附开展培训交流,累计培训当地教师1700余人次,组织两地师生128人互访交流,参加粤新话剧、研学营、夏令营等各类活动。
协同推动科技援疆项目出新出彩。邀请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专家团队到吾库萨克镇农业产业园实地调研,指导农作物种植。开展4个试验示范推广项目,效果明显、产量可观,为今后疏附县小麦、蔬菜新品种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组织援疆专家成功申报9项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重点派驻项目,协助攻关解决当地医疗卫生难点。
实施文化润疆,提升师生五个认同
以红色文化教育培根铸魂。培养红色宣讲员600余人,200余支红色宣讲团在各校园开展红色文化宣讲900余场次,参加民族团结知识竞赛60余场,充分发挥9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组织全县师生参观红色基地7.1万余人次。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打造剪纸、皮影、蛋雕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团40个,支持开展第一届石榴籽杯书画作品大赛、全县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演出、“4·28 感恩节”等全县大中型文化活动20余场次,师生参与活动2.8万余人次。
组织开展穗疏学生系列比赛和活动。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狮王争霸赛,全县20支队伍400余名师生参加,舞龙舞狮队前往新疆电视台录制六一儿童节节目,向全疆宣传舞龙舞狮特色文化。组织师生赴广州开展“珠水连昆仑·粤新话情深”活动、“仰望星空·开启科技世界”研学营、“足球夏令营”系列活动。
开展优秀文化剧目的交流工作,推进疏附县创编优秀歌舞剧“党的光辉照疏附”,争取2024年在粤新两地演出。积极举办广东援疆非遗交流活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8月底组织非遗曲艺小分队到疏附县,联合县歌舞剧团开展“三下乡”活动10场,惠及企业、乡村、学校等基层群众达1.2万余人次。疏附县歌舞团今年6月和9月两次前往广州参加旅游推介和产业博览会演出活动。
增进民族团结,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持续推进“五个认同”教育。开展穗疏青年“手拉手”、“你在广州有亲戚,我在疏附有个家”、“穗疏一家亲游珠江”等活动,先后有52批次2100余名当地干部群众到疆内外开展学习交流,46批次广东广州相关单位到疏附考察、调研、捐赠。
扎实推进“十百千万”工程。累计培育19个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典型,发展192名少数民族共产党员,培养653名少数民族技术型人才,累计为企业员工进行国语培训11.5万人次,1200名援疆企业少数民族员工通过国语培训考核。
不断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增强穗疏学生交流。2023年以来,穗疏“手拉手”书信交流活动,参加学生4万余人,邮寄书信3.8万余封。广州文艺工作者、非遗传承人赴疏附县开展交流演出10场次,观众累计达1.2万余人次。
竭力提升疏附县文旅品牌影响力。成功在广州举办“喀什风光好·疏附伽师等你来”旅游推介活动,与广之旅签订2023年旅游包机、专列合作协议,组织旅游包机、专列来疏旅游观光,先后通过专列包机组织2829人来疏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