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认真学党史 用心为民办实事

  • 听全文
  • 2021-08-23
  • 来源:广州市医疗保障局
  • 分享到
  • -

  今年以来,海珠分中心党支部在市医保局党组和市医保中心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行“就近办”“指尖办”等便民举措,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一、学党史 葆初心 燃激情

  海珠分中心党支部通过支部委员带头学、全体人员集中学、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学的方式,认真学习党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指定的4本学习教材。党支部书记谢宝咏同志用生动详实的语言为分中心全体人员讲授2次党史专题党课。“七一”前夕,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集中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组织党员开展“对党说句心里话”、重温入党誓词、唱红歌《唱支山歌给党听》活动,并将庆祝活动精心拍摄、剪辑、制作成视频,在“广州医保”公众号和“广州机关建设视频号”登载。党员们在沉浸式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了营养和前进的力量,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激情,自觉肩负起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职责和使命,立志为医保经办事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而不懈奋斗。

  二、担使命 办实事 解难题

  海珠分中心位于老城区,辖区内常住老年人口27万多,服务大厅来访办事群众以中老年人居多,来访量大、排队等候时间长、为了办理一项业务“亲自跑一趟”等问题突出。因此,分中心党支部下定决心一定要从源头上解决来访人员多、办事不便利的问题,一定要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一)主动出击战困难

  海珠分中心党支部多次主动联系海珠区政务数据局,以党支部共建的方式,促进业务合作互通,率先在“珠事通”微信小程序办理生育津贴申领业务,群众反映良好,奠定了合作的基础。今年年初,区政务数据局主动到海珠分中心进行业务交流,双方均希望在为海珠人民办实事方面更多创新,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减少参保人线下奔波。我们针对参保人在打印医保个人缴费历史方面的需求较大的情况,提出在各街道“政务+金融”一体机实现医保历史缴费自助打印的设想。随后,区政数局拟函向市政数局申请对接穗好办“医保缴费历史”页面并征得了同意。经过多次开发和测试,今年3月,该功能在海珠区18条街道及2个区政务服务中心“政务+金融”一体机正式上线,在全市率先实现医保缴费历史打印“就近办”“自助办”。

  (二)乘胜追击敢担当

  今年4月,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支部再次全面梳理医保政策、工作标准、一体化信息系统、网办系统等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服务大厅办事群众多、等候时间长的根本原因,再次与海珠区政务数据局协商,希望推动高频事项上线“珠事通”微信小程序。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和多次内外协调,职工医保待遇解冻、个人账户补注资核定、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退休状态修改等3项老百姓关注度高的医保业务落地上线“珠事通”,在全市率先实现医保简易业务全流程“指尖办”。

  8月份内,以上3项高频业务也将全部上线海珠区全域政务大厅“政务+金融”一体机,实现高频医保业务在“家门口”办理。

  三、见成效 赢赞誉 得民心

  (一)服务大厅来访量减少,排队时间大大缩短

  此前,海珠分中心服务大厅日均来访量400余人,高峰时期达600多人,推出“就近办”“指尖办”新举措之后,结合“网上办”的推广,分中心服务大厅来访量下降了40%,没再出现扎堆办事的现象,来访群众排队等候时间大大缩短,群众对窗口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各业务渠道全面开花,群众办事更便捷

  “就近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指尖办”为参保群众提供了便利化、随身化的办事体验。今年以来,分中心的非现场业务办理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参保群众在“家门口”“手机上”就把业务办好了,既省时又省事,引起了社会热烈反响,参保群众纷纷点赞,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主流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接下来,海珠分中心党支部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党史学习与工作实际深入结合,将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融合,解放思想,主动作为,突破固有思维,与区政数局再作深度合作,把更多的医保业务“指尖办”,加强与区相关部门联动,推动医保服务更加贴近群众,切实做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图片1.png

组织开展“唱支山歌给党听”活动

图片2.png

与海珠区政数局座谈交流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