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 > 三农动态

全省农村土地确权扎实推进

  • 2017-11-03
  • 来源:南方日报
  • 分享到
  • -

近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土地确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把工作重点从“抓进度”转向“保质量”,巩固确权工作成果,切实提高确权工作质量。

今年以来,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有了较大进展,截至10月29日,全省实测耕地3854.26万亩、实测率105.56%,颁发证书1001.87万本、颁证率91.51%。提升确权工作质量已成为全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重点。

高质量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保证,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长远发展。全省上下高度重视确权质量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紧紧抓住质量这个“牛鼻子”,严守政策原则,严格质量标准,做实做细各项工作,确保确实权、颁铁证。

遵循顶层设计,严格质量管理

近期,一份《关于切实巩固确权成果提高确权工作质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印发到了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确权办,发文单位为广东省农村土地确权办公室。

《通知》从压实县镇两级确权质量管理主体责任、全面对照各环节工作要求进行自查自纠、加强对技术服务单位的监管、开展确权质量检查培训、开展确权质量专项督查、加强档案管理和数据库平台建设、严格按标准做好验收工作、加强涉地遗留问题排查化解八个方面,对切实提高确权工作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事实上,我省高度重视农村土地确权质量工作,要求遵循中央顶层设计,按照保持稳定、依法规范、民主协商、因地制宜的原则,以100%确权为工作目标,确保全面彻底确权,不留死角、不留尾巴。

省农业厅作为牵头部门,统筹谋划,周密部署,明确政策原则,严格确权程序,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确保确权成果经得起群众、历史和实践检验。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政策性强,为此,省农业厅通过下发文件、加强培训、召开会议、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要求各地严格把握农村土地确权的六大政策原则,即: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以确权确地为主、坚持依法依规有序操作、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坚持实行地方分级负责。

另外,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专业性强,涉及的流程多、资料多、技术性强,为此,省农业厅制定了一系列操作规范。如,制定了《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操作规范》,明确了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宣传培训、收集资料、摸底调查、制作底图、外业调查、内业处理、张榜公示、签印确认、审核颁证、归档建库、检查验收十三步工作流程。

针对各流程的工作要求,制定了村级确权方案、确权方案表决确认书、发包方调查表、承包方调查表、承包地块调查表、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等23个系列样式文件。

同时,制定了确权登记颁证问题解答、确权档案整理规则、确权资料归档工作流程、确权数据库建设技术指南、数据库成果汇交办法、确权登记颁证检查验收细则等一系列技术文件。

在工作过程中,坚持全面督导与专项督查、定期督导与常态督导相结合,实行多层次、全覆盖督导,及时查找各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各地加强确权质量管理,保证工作质量。

与此同时,还联合省委组织部举办了两期党政领导确权专题培训班,实现对地市分管领导培训全覆盖,组织各地开展分级分层大培训,实现对县级主要领导以及镇村干部培训全覆盖,切实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确权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建立了问题库和经验库,及时指导各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推广各地好做法好经验。

“全过程”管控,确保量质并进

全省各地严格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

佛山三水区就是其中之一,该区自2014年被确定为全省农村土地确权试点县(区)以来,把质量管理贯穿在确权工作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质量管控。截至今年10月,全区确权完成率为99.22%;完成区、镇街、村、组、农户五级确权资料归档;完成确权数据向省汇交的准备工作。

三水区农林渔业局副局长何永坤介绍,三水区主要从严格统一标准、严格技术服务单位管理、严格统一归档、严格矛盾纠纷化解四个方面,抓实抓好确权工作质量。

在统一标准上,先后出台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方案、工作流程、档案管理、问题处理、表决方案、流转合同、证书样式等一系列文件,严格执行十三步工作流程。在具体工作中,坚持群众认可原则,实行“三榜定案”,即入户调查形成归户表后第一榜公示、勾绘指界农地形成地块公示图后第二榜公示、村民确认地籍图后第三榜公示。

在技术服务单位管理上,全区统一服务单位,实行“一竿子插到底”,压实服务单位工作责任。以协议形式明确服务单位承担入户调查、外业测绘、内业处理、数据库建设、资料归档、打印证书等20多项工作职责,消除工作盲区。明确服务单位人员配置数量,实行服务费用支付与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相挂钩。

在统一归档上,从“点、线、面、体”四方面确保归档质量。“点”就是抓住户档案资源这个原点,明确“一户一档”资料形成的必备要件、具体项目、格式标准、审核过程等,夯实归档工作基础。“线”就是采取区确权办和区档案部门双线联动、并轨共进,同步促进确权工作和档案整理。“面”就是制订基本面要准确、管理面要完整、技术面要规范的三面并行工作标准。“体”就是建立高效协作的运作体系。

在此基础上,三水区确权办与技术服务单位对已归档资料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再次核对,确保归档资料齐全、农户签名确认手续齐全、指界手续完备。

与此同时,三水区高度重视涉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建立了“321”矛盾化解工作机制。“3”就是成立三个专项工作组,其中,土地权属纠纷由区国土部门牵头负责,成员资格界定由区农口部门牵头负责,其他问题由区信访部门牵头负责。“2”就是区、镇街两级均制订工作方案,镇街成立矛盾调处工作组,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1”就是遵循“保持稳定、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分类处置”的原则,对矛盾纠纷进行分类施策,逐个突破解决。

“回头看”,全面巩固确权成果

梅州蕉岭县是整县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的试点县,2014年底已基本完成确权试点任务。档案室和数据管理平台建设也已基本完成,确权数据汇交工作准备就绪。

为深化确权成果,确保全面彻底确权,今年初,蕉岭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了“回头看”,全面进行查漏补缺。

在全面排查上,蕉岭县逐村、逐组、逐户排查未确权地块、未确权农户情况,做到“四不漏”,即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地、地不漏项。通过全面深入排查,排查出1103户农户、约2700亩承包地未确权登记颁证。未确权土地主要为“飞地”、纠纷未解决的土地、群众未回来确认的土地和严重撂荒、界线无法确定的土地等四类。针对这些未能确权的土地,蕉岭县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时予以确权。

在审查存档资料合法性上,由县农业局、法制局和顾问律师一起,对每个工作环节和存档资料进行合法性审查,共发现1503份公示图存在问题、352份农户存档资料不完善。

公示图的问题主要是图上有发包方代表签名,但无发包方盖章。农户资料存档问题主要是户籍证明材料缺失或农户漏签名盖章等。通过专项整改补漏,目前所有问题已全面改正,存档资料更加完善。

通过农村土地确权,有效促进了承包地流转和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目前,全县流转承包地1.2万多亩,办理抵押91笔、贷款2600多万元。

多级检查,让错漏难以“遁形”

在确保农村土地确权整体质量中,技术服务单位对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对此,诸多技术服务单位把质量控制摆在重要位置。“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查出来的。”负责三水区确权技术工作的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周志彬颇有心得地说。

周志彬说,公司建立了三级检查制度,采取人员检查与质检软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内外业数据、各环节资料进行严格质量检查。一级检查由作业组长负责自检,贯穿始终,从源头避免出错;二级检查为项目组之间互检,贯穿始终,避免出现阶段性遗漏或错误;三级检查由公司质量技术部负责专检,检查比例不少于10%,进行最后查漏补缺。

同时,三水区确权办与档案办、技术服务单位主要负责人定期召开生产会议,及时反映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如前期个别村社因征地存在争议或相邻村社间存在边界争议,致使村社农用地面积无法确定,他们通过查取资料、双方指界、现场实测、调解仲裁的先后顺序,进行了合理妥善解决。

此外,公司还建立与农户对接负责制度。对有异议的农户,建立专人对接负责制度,将农户的意见和反映的问题梳理沟通,专人负责、专人调查、专人沟通、专人汇报,妥善处理。

广东省地质测绘院通过建立技术交底制度、质量检查制度、工程质量巡查管理制度、工程质量纠正和预防制度,强化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业绩考核等办法,保证确权工作质量。

对质量检查,广东省地质测绘院则实行项目部内部班组自检和过程检查,以及总工办最终检查的二级质量检查制度。

班组自检即作业人员对产品质量负责。对数据采集、权属资料收集、地块转绘和属性挂接等质量问题及时处理,作业结束后进行自检并做好记录。自检合格并经班组长复核无误后,交过程质检员检查。

过程检查就是项目部专职过程质检员对班组提交的质量自检记录和产品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班组是否自检,检查作业流程是否规范,过程资料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最后,总工办质检员对过程资料文件、最终产品、技术记录和检查记录文件进行检查。重点监督项目部、班组的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技术路线和作业方法是否正确,调查资料和成果是否规范、完整、准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