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听全文
  • 2009-12-23
  • 来源:本网
  • 分享到
  • -

引 言

  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广州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法》要求,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编制的。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本局网站www.upo.gov.cn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业务综合处(电话:83193233)。

一 概 述

  2008年是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第一年。在本年度,本局围绕贯彻“科学规划、依法规划、民主规划”的总要求和“强化编制、简化管理、突出效果、引领建设”的工作思路,坚定走阳光规划之路,继续健全和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制度,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依申请公开指南,进一步梳理了有关公开信息,不断提高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目前,本局已经形成了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相结合,批前预公开与批后公开相结合,咨询与查询服务相结合的政务公开体系。

二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本局2008年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约9230条,全文电子化率达100%。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政策法规类的信息45条,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建设工程、建设工程规划验收、违法建设查处和综合管理等多个方面规范性文件,约占总体比例的0.98%;规划计划类的信息26条,包括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规划研究、保护规划、整治规划、工作总结与年度工作思路等内容,约占总体比例的0.28%;各类新闻信息和通知通告396条,约占总体比例的4.26%;属于本局业务类的信息8831条,约占总体比例的95.02%,其中历史业务数据的整理结果约40条、2008年度受理、批前和批后公示约1367条以及行政许可事项批复后的信息公开约7424条,分别在本局“规划在线”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规划公示和行政许可公开等三个栏目中公开。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的信息有323条,其中既有琶洲-员村地区、白鹅潭地区等重要地区竞赛方案的公布、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首次开放和邀请市民旁听以及“规划面对面”栏目的开通等规划部门政务公开的重大举措的报道,天子码头和海珠桥南等重要建筑和地段的项目进展情况的公布等对整个广州市建设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也有针对具体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调整、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验收等涉及行政相对人重大利益的行政许可、审批决定前的征求意见信息。通过信息公开,不仅扩大了规划的影响程度,吸收了更多客观、中肯的意见,也有利于本局及时掌握情况并把矛盾解决在审批之前,还方便了群众办事,便于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本局通过在主流报纸和政府网站上发布信息,在建设项目现场和规划局业务大厅张贴公示图,举行新闻发布会,组织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专访,印制服务宣传单张和在政务服务中心公告栏张贴等多种方式及时发布有关信息;通过开辟信函和网上收集反馈意见箱、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开展公众咨询等形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并通过在政务服务中心查询设备上连接“规划在线”网站、推出政务服务中心现场查询规划图服务、编制和整理信息公开目录、整理热点问题形成宣传单张等手段不断推出便民服务措施。此外,为了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不断进步,本局还聘请了来自社会团体、媒体代表及相关政府部门的17人担任规划工作义务监督员,请他们参与“规委会”旁听和相关规划活动,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对规划工作和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督。

三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本局自2008年7月起,进一步简化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案标准、增设查询途径,缩短办理时限,将部分规划查询由10个工作日缩短至10分钟,大大方便了申请人办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业务。2008年共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业务申请2450件,其中通过公开受理窗口当面提交的申请有2118件,通过现场查询公开(规划图查询)的申请有330件,通过本局网站www.upo.gov.cn “依申请公开”栏目提交的网上申请有2件。

  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大约29%属于对城市规划综合信息的查询申请,71%属于《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规划许可、审批信息的查询。

  在通过受理窗口书面答复的2118件申请中:

  “同意公开”的1449件,占总数的68.41%,主要涉及规划综合信息、《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等信息的公开;

  “同意部分公开”的28件,占总数的1.32%,主要是因为申请公开的部分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工作秘密和个人隐私问题,或未查找到相关信息而无法公开;

  “不予公开”的116件,占总数的5.48%。主要是因为申请公开的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工作秘密和个人隐私问题;

  “无法公开”的421件,占总数的19.88%。主要是因为申请公开的信息不存在或者信息非本局掌握,无法查找到指定信息;

  “指定公开指引”的99件,占总数的4.67%。主要是因为申请公开的信息属于已主动公开信息或其它部门掌握信息,制定指引引导申请人获取有关信息;

  “退案”5件,占总数的0.24%,主要是申请人主动要求撤回申请。

  从申请的对象分析,以个人名义申请的2005件,占全部申请的94.66%,其余的113件是以组织名义申请,主要是投资者、中介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等。

  此外,本局自2008年11月起搭建网上办事平台,拟实现依申请公开业务全程网上办理,使市民能安坐家中完成一般规划信息查询,为依申请公开办理开辟一种新的便捷的办理方式。目前已开通了网上预审查系统,市民可以先行在家中填写依申请公开申请,并获得专业人员在网上提供的初步审查和直接指导,从而改变了以往申请人只能在办公时间到政务服务窗口才能获得指导的情形,大大节省了申请人案件申报的时间,也有利于本局提前了解查询需求,提高了办案效率。

四 咨询情况

  本局2008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约17990余次,其中咨询电话接听约11820人次,当面咨询接待近5610人次,网上咨询近1052人次(主要是“规划面对面”栏目)。本局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自2008年10月设立以来,访问量为91763次,其中按点击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规划计划、机构职能、规章文件、人事任免等。

  另外,为进一步加大规划宣传、提高规划透明度,搭建与市民的良好沟通渠道,通过精心筹划,本局自2008年10月17日起,在“规划在线”网站推出了一个全新的网上解答咨询、政策解读和业务指引栏目——“规划面对面”栏目,实现实时与网民互动。于10月17日成功举行栏目开通仪式,邀请了主管城建的苏泽群常务副市长、王东局长于仪式当日上网与网民实时交流互动。并确定今后将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就规划热点问题与网民就城市规划和规划管理问题进行交流探讨。该栏目有效地畅通了与公众沟通的渠道,兑现了对广大市民的承诺,社会反应热烈,市民踊跃参与,该栏目自开通以来访问量已达76506人次。

五 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08年度,本局未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和行政诉讼案。本局收到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申述案件3件,主要集中在申诉人对属于保密信息不予公开存有疑义方面。通过耐心解答,申诉人均表示满意,对申诉案的首次答复的满意率达100%。

六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信息公开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信息量大、信息公开栏目多,查找信息不便利,规划神秘感还未能彻底消除,距离领导和群众对我们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以及由于申请人对规划知识不了解,无法把握重点,导致的依申请公开信息工作量大等主要问题。

  在2009年,本局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扩大阳光规划社会影响。在范围、形式、过程等方面继续拓展。在范围上,从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到法规制定,逐步加大和充实公开的规划信息容量,并完善各类信息公开的常态机制;在形式上,坚持处长咨询日和局领导接访日,规划公示和规划听证,规划宣传和规划交流,尝试规划下基层、下社区;在过程上,从规划编制公开、决策过程公开到成果公开。继续落实“规划面对面”栏目建设,畅通与公众沟通和联系的渠道。加快推进规划展示中心建设。建设规划宣传队伍,加大规划宣传力度。

  二是完善阳光规划操作细则。进一步完善阳光规划操作流程和相应的实施细则,如听证制度、公示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等,完善规委会制度,使阳光规划工作落到实处。

  三、推进网上办事平台的建设。根据解放思想的有关要求,全面落实网上办理依申请公开工作,积极推进网上申报工作,探索网上审批的可行性,争取成为第一个规划系统业务案件网上申报和网上审批窗口。

  四、积极推进全市规划政务公开平台的建立。积极探索和解决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充分挖掘和调配市、区规划行政资源潜力,并在此过程中建立全市规划政务公开平台,使群众能在一个平台上查阅全市各类规划和建设管理信息。

七 说明与附表

  (一)其他说明

  统计期限:从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二)附表

  附表1 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条

指标

数量

主动公开信息数

9230

其中:全文电子化的主动公开信息数

9230

新增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数

6

  附表2 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条

指标

数量

申请总数

2450

其中:1.当面申请数

2118

2.现场查询数

330

3.网上申请数

2

对申请的书面答复总数

2118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1449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28

3.不予公开答复数

116

4.无法公开答复数

421

5.制定公开指引答复数

99

  附表3 咨询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网上咨询数

人次

1052

现场接待人数

人次

5610

咨询电话接听数

人次

11820

“规划面对面”专栏页面访问量

人次

76506

  附表4 申诉情况统计表         单位:件

指标

数量

行政复议数

0

行政诉讼数

0

行政申诉数

3

其中:对本单位首次处理不满意的行政申诉数

0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