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听全文
  • 2011-06-23
  • 来源:市金融办
  • 分享到
  • -


引 言    
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广州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法》要求,由广州市金融服务办公室编制的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我办网站http://jrjgj.gz.gov.cn/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广州市金融服务办公室综合处(电话:83123790)    
      一 概 述    
(一) 组织机构建设情况。为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广州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法》,切实加强对市金融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 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处作为市金融办政府信息公开暨政务公开工作的主办处室,负责推进、指导、 协调、监督我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 《指南》和《目录》的编制工作情况。根据《条例》有关规定,参照《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参考样本》、《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参考样本》、《依申请公开 政府信息参考程序》及《政府信息公开标准文书样本》,结合我办工作实际,制定《广州市金融服务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广州市金融服务办公室政府信息 公开目录》。2008年8月1日起,我办根据市金融办政府信息公开的《指南》和《目录》,按规定程序在政府信息生成和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及时通过 上述有效载体和方式,公开(发布)有关政府信息。    
(三)落实和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情况。为妥善处理好公开和保密的关系,对即将进入公开程序的各类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四)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度规范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和发布的协调工作,由市金融办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处具体落实。政府信息发布,以办领导签发件为 准,广州市金融服务办公室网站首发。特别是以市金融办名义制发的公文、办领导讲话和政务活动、重大金融活动和金融动态、各类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严格 遵守信息发布秩序,维护市金融办政府信息的严肃性、一致性。    
(五) 《条例》的学习、宣传、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为更好履行《条例》规定职责和义务,市金融办不断健全、完善和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常态性、基础性工作,形成了以 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经费安排及其他保障工作,以专业网络维护机构为技术支持的工作机制,并在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建 设、政府信息梳理和公开等基础性建设工作的同时,在开展理论学习、培训等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二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我办2008年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95条,其中全文电子化达100%,本年度新增的主动公开信息95条。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政策法规类的信息40条,主要包括国家金融业发展政策法规、广东省政策法规和广州市金融业发展政策法规三大类,占总体的比例为42.11%;规划计划类的信息1条,即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占总体的比例为1.05%;属于本单位业务类信息54条,主要包括企业上市指南、金融工作会议、广州市金融业发展白皮书等,占总体的比例为56.84%。    
根据职能设置,我办产生的公文类信息大多是分析研究及政策建议,属根据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求,或为配合金融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所提供的建议、意见。    
在主动公开信息工作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我办采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主要以网络公开为主,并将部分公告信息制作成白皮书免费向有关单位派发;同时市民可到我办查阅金融办主动公开的信息,并可以免费索取有关信息资料。    
      三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我办2008年未收到信息公开申请。    
      四 咨询情况    
2008     年度我办已按照有关规定,在网上公开了我办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明确了我办政府信息公开的联系方式、地址等信息,当年未收到市民各种形式的政府信息公开咨询。    
      五 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我办2008年度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行政诉讼案,也未收到各类针对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申诉(包括信访、检举控告)。    
      六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由于我办工作的特殊性,可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不多。我办将在以后的工程不断总结整理,更好地为广大公众服务。    
1     、统一认识,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及时提供,定期维护,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按照既定的工作有效运作,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得政府公开信息服务。    
2     、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常态性、基础性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办好网上服务平台、互动平台等的工作,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的服务能力,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更多渠道获得政府公开信息。    
      七 附表    
附表1 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条    
指标        
数量        
主动公开信息数        
95        
其中:全文电子化的主动公开信息数        
95        
新增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数        
 
 
 
附表2 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条    
指标        
数量        
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数        
0        
申请总数        
0        
其中:1.当面申请数        
 
2.         传真申请数        
 
3.         电子邮件申请数        
 
4.         网上申请数        
 
5.         信函申请数        
 
6.         其他形式申请数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0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2.         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3.         不予公开答复数        
 
4.         信息不存在答复数        
 
5.         非本机关政府信息答复数        
 
6.         申请内容不明确答复数        
 
 
 
附表3 咨询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提供服务类信息数        
       
       
网上咨询数        
人次        
       
现场接待人数        
人次        
       
咨询电话接听数        
人次        
       
网站专栏页面访问量        
人次        
102180        
 
 
附表4 申诉情况统计表         单位:件    
指标        
数量        
行政复议数        
       
行政诉讼数        
       
行政申诉数        
       
其中:对本单位首次处理不满意的行政申诉数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