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
2009年2月
引 言
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广州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法》要求,由广州市环境保护局编制的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我局网站www.gzepb.gov.cn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广州市环保局办公室,联系电话:83125052、38920928,传真:83343709、38920930。
一 概 述
2008年度,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一)明确政务公开责任机构和监督机构;(二)依托对外服务窗口实施办事公开;(三)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四)指导公共企事业单位实施办事公开;(五)结合行政效能监察落实政务公开。我局依托对外窗口为基础、对外门户网站为重点,通过政务服务和办事公开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落实政务公开工作。
二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我局在政务网站新设了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在该平台整理公开政府信息3290条,其中全文电子化达100%,本年度新增的主动公开信息884条。并在该平台公布了本局信息公开指南和监督投诉方式,规范了信息公开目录,共计5大类100个子类,提供了依申请公开网上受理服务。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共整理公开政策法规类的信息628条,占总体的比例为19%,主要包括:1.市环保局规范性文件204条;2.广州市环保法规27条;3.广州市环保政策文件35条;4.广东省环保法规33条;5.广东省环保政策文件30条;6.国家环保法律法规91条;7.相关政策文件28条;8.大气环境质量标准5条;9.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38条;10.水环境质量标准15条;1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35条;12.噪声标准14条;13.危险废物标准8条;14.固体废物标准11条;15.核与辐射标准4条;16.机动车排放标准50条。规划计划类的信息19条,占总体的比例为0.7%,主要包括:1.环境规划14条;2.年度及阶段性工作计划5条。属于本单位业务类信息2463条,占总体的比例为75%,主要包括:1.行政许可69条;2.环境影响评价24条;3.污染控制30条;4.机动车污染控制67条;5.固废与辐射安全7条;6.环境监察执法44条;7.环境质量与监测14条;8.示范区、绿色社区(学校);9.环境友好企业24条;10.人事管理50条;11.招标公告1条;12.意见征集与反馈9条;13.局长接访15条;14.工作动态2109条。 属于本单位统计数据类信息4条,占总体的比例为0.3%,主要包括:1.环境统计年报3条;2. 行政审批统计1条。属于本单位其他类信息153条,占总体的比例为5%,主要包括:1. 大事记73条;2. 广州年鉴-环境保护6条;3. 业务表格下载74条。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方面的信息有194条,主要包括:1.污染信访投诉情况和突发性环境事件及处理情况;2.每天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水源区水质监测结果和委托环境监测收费标准;3. 机动车排气超标车辆公告、机动车环保标志查询;4、环境统计各年度数据报告(简报)和环境公报;5、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指南及受理情况实时列表和查询;6、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前公示、竣工验收审批前公示、环评审批结果公告、验收审批结果公告、重大项目环评报告(简本);7、人事任免及公务员和职员聘录;8、排污费征收情况;9、行政处罚情况。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属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方面的信息12条,为排污费征收情况,按月公布。该信息的公开体现了公共资金收费透明化,为公众监督提供了依据。我局将在今后逐步公开环保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情况、重大项目招标中标情况及工程进度情况,根据有关要求公开财政预算、决算和实际支出以及审计等情况。
在信息主动公开工作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我局通过街道公告栏张贴政府公告、报纸杂志、电视媒体、对外接待服务窗口、门户网站、政府新闻发布会等形式进行主动公开。其中,浏览我局门户网站获取公开信息为最常用的形式,最受欢迎的形式是现场或致电到我局对外服务窗口进行咨询获取信息。在便民服务上,我局通过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公益广告、印制办事指南和宣传手册等方式,进一步方便市民群众获取所需环境信息内容。
我局通过加强政务窗口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的整合,强化局窗口政务公开职能,充分发挥对外窗口能广泛接触群众的特点落实办事公开工作,获得群众的肯定。2008年9月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就我局政务窗口政务服务总体评价向市民群众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获得100%满意度。
三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我局2008年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17件,均全部通过我局门户网站www.gzepb.gov.cn“政府信息公开”栏目提交的网上申请。
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大约25%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信息,40%属机动车环保标志类信息,10%属环境监测类信息,8%属开办餐饮企业涉及的环保类信息,5%属环保守法证明类信息,其余是涉及收费、审批标准条件等的信息。
在已经答复的17件申请中,“同意公开”的10件,占总数的59%,主要涉及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机动车污染控制等信息;“同意部分公开”、“不予公开”的均为0件;“信息不存在”的1件,占总数的6%,主要是因为申请要求偏离我局可提供信息范围;“非本机关政府信息” 2件,占总数的12%,主要是因为申请内容不属我局业务范围;“申请内容不明确” 4件,占总数的23%。主要是因为申请人表达不清。
所有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人均为本地公民,占全部申请的100%。
四 咨询情况
我局2008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11501人次,其中我局对外服务窗口接待3750人次,咨询电话接听7139人次,网上咨询612人次;我局2008年度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访问量累计为29万人次。我局门户网站最受市民群众关心,按点击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机动车环保标志办理查询、市环保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环境质量与监测、行政许可、意见征集与反馈。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我市实施核发机动车环保标志,涉及本市120万辆机动车用户和约30万辆外地机动车用户(按每天约20万辆外地车进出广州测算),有关办理手续可通过广州环保网方便查询;二是通过整合我局行政许可有关办事指引,统一在我局网站上公布详细的办事指南,同时,为了方便办事人员,提高效率,随着我局实行行政许可事项网上申报、网上查询办理流程和结果等便民措施的普及,通过网站进行事项申报和查询办理情况的人数呈增多趋势;三是今年在我局网站上开展了多次网上调查和有关政策出台前的意见征询活动,吸引了一定人群参与;四是随着环境质量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和关注,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生活和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方面,环境管理正在成为政府主流行政职能之一,环保信息受到主流媒体的青睐,采写数量明显增多,我局网站汇聚的新闻和环境信息也引起了环保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五 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我局2008年度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0件;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0件;此外,本单位没有收到各类针对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有关的申诉案件(包括信访、举控)。
六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虽然我局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2003年以后我局所掌握的环境信息数据进行整理汇总,编制了有关信息目录,务求尽量满足广大市民群众获取环境信息的需求,但由于历史原因,对2003年以前部分因丢失而未整理公开的环境信息数据,我局将进一步开展档案调查工作,逐步填补完善有关历史环境信息数据的空白,尽可能满足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广大市民群众不断提高的获取环境信息需求。
七 说明与附表
(一)对于本报告所涉及的有关数据,统计期限为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20日。
(二)有关数据比较详见以下附表:
附表1 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条
指标 | 数量 |
主动公开信息数 | 3290(当年新增884) |
其中:全文电子化的主动公开信息数 | 100% |
新增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数 | 150 |
附表2 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条
指标 | 数量 |
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数 | 17 |
申请总数 | 17 |
其中:1.当面申请数 | 0 |
2.传真申请数 | 0 |
3.电子邮件申请数 | 0 |
4.网上申请数 | 17 |
5.信函申请数 | 0 |
6.其他形式申请数 | 0 |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 17 |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 10 |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0 |
3.不予公开答复数 | 0 |
4.信息不存在答复数 | 1 |
5.非本机关政府信息答复数 | 2 |
6.申请内容不明确答复数 | 4 |
附表3 咨询情况统计
指标 | 单位 | 数量 |
提供服务类信息数 | 条 | 667 |
网上咨询数 | 人次 | 612 |
现场接待人数 | 人次 | 3750 |
咨询电话接听数 | 人次 | 7139 |
网站专栏页面访问量 | 人次 | 29万 |
附表4 申诉情况统计表 单位:件
指标 | 数量 |
行政复议数 | 0 |
行政诉讼数 | 0 |
行政申诉数 | 0 |
其中:对本单位首次处理不满意的行政申诉数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