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2014年2月)
引言
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和《广州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法》要求,由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编制的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我局网站www.laho.gov.cn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可向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信息中心咨询(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豪贤路193号;电话:83194002;传真:83372667)。
一、概述
2013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根据省、市关于在县级以上政府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意见,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切实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全方位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政务网站连续七年被评为 “市政府优秀政务网站”,连续五年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市级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示范单位”。
2013年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如下成果:
(一)完善网络问政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网络问政。我局门户网站在原“政民互动栏目”的基础上,依托现有的网站内容管理平台,通过完善系统功能,增加问题二次咨询、回复满意度的点评、受理公示等功能进行更有效的资源整合,建设完善“网络问政平台”。同时,增设网络新闻发言人专栏、嘉宾访谈专栏,并以3D动漫形式建设完成集网络、手机、电话三位一体的“网上信访大厅”,实现了我局网络问政途径多元化。
(二)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大力推进网上政民互动。大力推行网上政民互动,门户网站开设“政民互动”栏目,包括局长信箱、廉政举报、回音壁、征集意见、公众留言、在线交流和政策解读等子栏目,用户的咨询、投诉、建议、举报、咨询热线电话等活动实现了统一受理。依托全市统一部署的新浪政务微博平台,建立了国土房管局政务微博互动交流平台,设立综合服务热线电话咨询服务,增加政务窗口收件咨询接听支点,完善市民常见咨询问题答复模版。
(三)推进网上办事服务,构建网上网下统一的公开体系。我局门户网站打破传统的服务方式,为市民提供了场景式服务、一站式服务,在网站上构建模拟真实办事场景,使市民、企业可以按习惯的办事场景获取相关的业务指引信息,同时为方便市民网上办事,引导其直接进入申请办事的相关业务频道,我局门户网站首页对各项网办业务设置了快速通道,为用户提供了更快捷、精确的信息和更人性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四)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拓展信息公开深度和广度。结合国土房管工作职能,积极推进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保障性住房、征地拆迁方面的信息公开,将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纳入规范化、常态化轨道。进一步规范公开标准,明确公开内容、范围、渠道、时间以及发布格式的具体要求,并做到定期更新。
(五)规范依申请公开机制,巩固信息公开工作基础。细化和完善我局依申请公开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依申请公开的受理登记规范、审核制度及规范的答复文本,已形成符合国家依申请公开有关规定的运作模式。全面梳理了信息公开程序、内容和范围,制定我局《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索引》。将业务办理常见类型中的同类别业务形成标准化的办理模式,有关时限和审批环节跟踪和办理督办情况通过系统运作和监管,办理效率显著提高。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本局2013年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887条,其中全文电子化达100%,本年度新增的主动公开信息3887条。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政策法规类的信息39条,包括房屋、土地、地质矿产、测绘、住房保障、综合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占总体的比例为1%。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业务类信息1457条,涉及土地利用、住房管理、综合管理等方面,占总体的比例为37.5%,其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方面信息968条,包括征地公告、房屋拆迁公告、历史遗留办证受理信息公告、危险房屋统计、申购经济适用房资格公告及审核结果公示等,及时向群众传递了与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属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方面信息15条,包括本局的公开招标公告和招标结果等,便于社会各界监督本局资金运作情况。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政务新闻类信息2376条,及时向群众宣传国土房管领域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我市国土房管系统的工作动态、工作成果。
在主动公开信息工作中,为方便公众了解、获取政府信息,我局不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创新政府信息公开途径和方式,形成了便民、务实、高效的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一是充分利用本局网站,凡是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必须在网站公开;二是部分重要的主动公开信息同时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及新闻发布会予以发布;三是群众既可以从我局网站查阅和下载有关已公开的政府信息,也可以在线咨询,我局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四是建立多渠道交流沟通平台,增加面对面申请处理机制。
在便民服务上,本局制作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主动公开信息目录、主动公开查阅资料和依申请标准的建设等,并通过本局政务网站进行公开,供公众查询。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2013年,本局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2038宗,其中2017宗通过公开受理窗口提交,21宗通过信函申请提交。我局网站依申请公开”栏目已开通网上受理依申请公开业务,未收到在网上提交的申请。
从申请公开的信息内容来看,申请公开交易登记资料的350宗,申请住房情况公开的363宗,申请征地拆迁文件公开的99宗,申请档案资料公开的38宗,申请经租发还资料公开的46宗,申请用地资料公开的87宗,申请物业信息公开的19宗,申请预售信息公开的966宗,申请其他资料公开的70宗。
2013年本局受理的2038宗依申请公开的信息,有18宗同意部分公开,有45宗不予公开(部分公开或不予公开的原因是由于申请人未能提供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与本人(单位)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的关联性证明材料)。
四、咨询情况
本局2013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629614人次,其中当面咨询接待 522666人次,咨询电话接听 103801次,网上咨询 3147次。本局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年度访问量为438万次,其中按点击率排序列前10位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区县动态、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本局动态、部门动态、通知文告、行业快递、土地市场、住房保障分配程序信息、公租房进度查询、分配结果信息。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本局2013年度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47件;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13 件。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3年我局虽然在政务公开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通过自查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务信息公开内容的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
(二)部分动态新闻信息内容形式单一。
(三)网站栏目规划及信息展现形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
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服务水平,使信息服务方式更为便捷,政务信息公开更及时准确。二是对网站部分栏目进行重新规划,优化信息展现形式,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完善信息分类。三是进一步完善网络问政平台功能,提升政民互动效果。
七、说明与附表
(一)其他说明:数据统计期限为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二)附表。
1.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2.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3.咨询情况统计;
4.申诉情况统表。
指标 | 数量 | |
主动公开信息数 | 3887 | |
其中: | 全文电子化的主动数公开信息 | 3887 |
新增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数 | 39 |
指标 | 数量 | |
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数 | 26 | |
申请总数 | 2038 | |
其中: | 1.当面申请数 | 2017 |
2.传真申请数 | 0 | |
3.电子邮件申请数 | 0 | |
4.网上申请数 | 0 | |
5.信函申请数 | 21 | |
6.其他形式申请数 | 0 | |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 2038 | |
其中: | 1.同意公开答复数 | 1937 |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18 | |
3.不予公开答复数 | 45 | |
4.信息不存在答复数 | 26 | |
5.非本机关政府信息答复数 | 8 | |
6.申请内容不明确答复数 | 4 |
指标 | 单位 | 数量 |
提供服务类信息数 | 条 | 629614 |
网上咨询数 | 人次 | 3147 |
现场接待人数 | 人次 | 522666 |
咨询电话接听数 | 人次 | 103801 |
网站专栏页面访问量 | 人次 | 4380000 |
指标 | 数量 |
行政复议数 | 47 |
行政诉讼数 | 13 |
行政申诉数 | 0 |
其中:对本单位首次处理不满意的行政申诉数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