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州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听全文
  • 2015-03-09
  • 来源:市财政局
  • 分享到
  •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广州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法》要求,编制2014年广州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广州市财政局网站www.gzfinance.gov.cn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广州市财政局办公室,联系电话:38923120。

    一、概述

    2014年,我局认真贯彻执行《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市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规定,以深化公开内容为核心,聚焦重点、强化基础,充分运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多种渠道,主动地向社会公布各类政府信息,积极有序地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不断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一)加强平台建设,拓宽公开渠道

    我局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积极打造“阳光财政”平台。2014年,通过网站主动发布信息约400条;《部门文件》栏目及时公开我局印发的文件(主动公开部分)共103份;《工作动态》栏目公布我局业务工作的最新动态、工作特点和经验总结共21条;《财政预决算》栏目公布市本级部门年度预算和按年度、季度、月份公布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年度财政决算报告;《重要公告》栏目发布重要的业务通知和政府采购招投标等信息;《会计服务》栏目公布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问题。《广州财政网》年浏览量约900万次。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信息191条。

    同时,我局官方微信“广州财政”于2014年7月上线。“广州财政”微信开通以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截至2014年12月底,“广州财政”微信关注用户共计1万1千多人,累计推送图文信息400余条,信息被转发和评论累计超过10万次。目前,“广州财政”政务微信覆盖面不断扩大,成为我局发布政务信息、宣传财政工作、回应民生关切的良好平台。

    (二)优化业务流程,突出高效便民

    2014年,我局将涉及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的2项行政许可、2项行政确认、3项公共服务、2项日常监管行为的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后在“广州财政”网公布,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社会监督。《广州市财政局申请事项受理管理办法》明确了收件时间、受理审核内容、受理审核时限和受理标志,自2014年1月1日实施以来已有效实现OA系统自动办理受理、不受理、退文等程序。

    (三)打造阳光财政,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1.推动部门预算、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情况

    在预算公开上,为进一步做好2014年部门预算公开,2014年2月17日,我局印发了2014年广州市本级部门预算公开范本的通知,要求市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按要求做好2014年部门预算公开准备;2月21日,我局又印发了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资金安排“三公”经费预算公开范本的通知,要求市委各部委办局、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纪委、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及各区、县级市财政局均需按公开范本要求公开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3月18日,市本级67个部门按范本要求统一公开了本部门2014年部门预算,101个部门按要求统一公开了本部门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

    在决算公开上,我局于9月印发了2013年度市本级部门决算公开范本的通知,要求除涉密部门和涉密事项内容外,所有市直预算部门均应在10月17日依照范本的要求在市政府网站或本部门公众网站上公开本部门2013年部门决算(含“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决算)。在部门决算公开之日起,我局有专人负责跟踪各部门公开情况,要求已公开部门决算的单位,于公开后30分钟内将公开信息的网站链接地址等信息以邮件形式发送至我局,发现未按照要求公开的,会主动与部门联系督促并指导其按要求公开。10月17日,全市共有101个市直预算部门依照公开范本要求统一在当天甚至提前公开了本部门2013年度部门决算,占预算送人大审议的所有预算部门的93%。为方便公众网上查找及阅读,我局与我市政府门户网站编辑部(下称编辑部)合作,将已公开部门决算信息的网站链接地址提供给编辑部,方便公众直接查阅。

    同时,根据中央、省、市有关规定及我局要求,我市12个区及所属镇街均公开了2014年部门预算、2013年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

    2.推动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情况

    一是明确预决算公开工作要求,具体举措主要包括:各区预决算信息(包括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公共财政预算资金安排“三公”经费和会议费预决算,下同)应在同级人大审议通过本级政府预算、决算草案的第20个工作日向社会公开。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和会议费预决算公开范围包括向同级财政部门编报预算的部门及其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区属街镇(涉密部门除外);各区预决算信息应在本级政府门户网站和部门网站上同时公开,应在本级政府门户网站设立预决算信息公开专栏,汇总并集中公开本级预决算信息,并保持长期公开状态,方便公众查询监督。

    二是着力加强“三公”经费管理,根据中央、省有关规定,我局陆续起草了《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办法》和《市直党政机关外宾接待经费管理办法》,目前上述办法均已提交市政府审议,为进一步推动“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建立了制度保障。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2014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肯定,我市在清华大学公共经济、金融与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布的2014年全国289个城市财政透明度排行榜中排名第1,在《南方都市报》发布的“2014广州治理年度榜”中获“财政透明度榜第一名”以及“改革创新奖”,我市“阳光财政”建设成效显著。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认真做好财政网站《交流论坛》的后台工作,对公众监督投诉、信息公开申请的每件事由政务公开员负责接受和办理。2014年,我局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7件,均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进行了认真办理。从申请形式看,网站申请的14件,邮寄申请的13件。从申请内容看,申请公开相关财政数据11件,申请公开财政信息16件。从回复情况看,向申请人公开或部分公开信息的14件,回复告知申请人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并非是我局的13件。

    四、咨询情况

    我局派专人负责接受群众来访工作,2014年全年接受群众来访(来信)约40人次,接受咨询数量超过50万人次,征管分局对外窗口部门通过电子邮箱、QQ网络等多种方式积极答复群众问题。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14年,我局对社会公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答复率达到100%,没有出现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而被提起行政复议的情形,无信息公开复议案件。

    2014年度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2件。主要事由:一是陈顺林诉我局要求公开其个人工资信息情况,该案一审判决维持我局决定;二是李阳诉我局要求公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信息,该案二审判决维持我局决定。

    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2014年,财政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有待拓宽;二是依申请公开工作难度逐渐加大,信息公开业务培训工作有待加强;三是信息公开的载体和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2015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积极推进财政预决算、行政经费、“三公”经费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深化机关干部对新形势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难点的认识;三是向兄弟单位学习信息公开的先进经验,加快信息公开平台的升级优化,不断扩宽信息公开渠道和覆盖面。

    七、说明与附表

    (一)其他说明:统计数据只反映市本级2014年的情况,不包括区(县级市)的财政部门的相关情况。

    (二)附表

 

    附表1 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条

 

指标 

数量

主动公开信息数

113

其中:全文电子化的主动公开信息数

113

新增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数

9

 

    附表2 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条

 

指标

数量

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数

3982

申请总数

27

其中:1.当面申请数

0

2.传真申请数

0

3.电子邮件申请数

0

4.网上申请数

14

5.信函申请数

13

6.其他形式申请数

0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27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12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2

3.不予公开答复数

2

4.信息不存在答复数

2

5.非本机关政府信息答复数

9

6.申请内容不明确答复数

0

 

    附表3 咨询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提供服务类信息数

统计不详

网上咨询数

人次

1271

现场接待人数

人次

69818

咨询电话接听数

人次

562108

网站专栏页面访问量

人次

905.1万

 

    附表4 申诉情况统计表         单位:件

 

指标

数量

行政复议数

0

行政诉讼数

2

行政申诉数

0

其中:对本单位首次处理不满意的行政申诉数

0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