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听全文
  • 2016-02-04
  • 来源:本网
  • 分享到
  • -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6年1月


引 言

  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广州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法》要求,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编制的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我局网站http://www.hrssgz.gov.cn/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系(地址:广州市连新路43号,邮编:510030,电话:83318172)。

一 概 述

  2015年,本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打造“阳光政府”为目标,通过制定工作方案、建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措施等手段,积极、有序、稳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一是依法依规,做好民生决策事项征询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重要的民生部门,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项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们高度重视决策事项征询公众意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微博、微信等新闻媒体的公开渠道,快速、形象、准确、主动地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包括我局的职能职责、政务动态、行政执法、政策法规、办事程序等,让广大民众更全面、更方便地了解我局信息,同时,民众建言献策为我们出台政策提供了更好的参考,较好的体现了我局执政为民、听取民意、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二是多种渠道,全力推进网上政民互动。我局一直高度重视局门户网站的建设工作,并将门户网站作为我局政务公开的主渠道。我局掌握的政府信息,除依法免予公开外,凡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申报办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各类政务信息、工作动态、考试信息、成绩查询、培训信息等内容,均予以公开,或者按照有关规定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予以公开。三是认真梳理,适时公开重点领域政府信息。按照市政府《2014年广州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要求,我局认真梳理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包括“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局下属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等,并适时进行公开。四是完善制度,不断健全政务公开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和属性界定工作有关规范要求,凡是密级文件必须要填写《定密审批表》,凡是非密文件均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进行公开,同时积极做好依申请的文件公开。

二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本局2015年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4,554条,其中1.组织机构1条;2.规章0条;3.规范性文件14条;4.其他文件832条;5.动态类信息358条;6.行政执法类信息163条;7.办事指南类信息163条;8.财政决算信息2条;9.政府工作报告3条;10.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1条;11.其他信息13,017条。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政策法规类的信息387条,占总体的比例为2.77%;规划计划类的信息3条,占总体的比例为0.02%;属于本单位业务类信息13,017条,占总体的比例为93.31%。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方面的信息有13,951条,主要涉及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发展、人事管理、劳动关系等方面的规范、标准、条件及实施情况。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属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方面的信息2条,包括本局2014年度部门决算和2015年部门预算,通过将财务管理信息公开,使社会各界更加了解本局在促进就业创业、完善社保体系、稳定劳动关系、优化人才工作等方面取的工作情况和成效。也促使本局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确保预算资金使用节约、高效、安全、廉洁,努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努力发挥公共财政投入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民生效益。同时,2015年我局主动公开规划计划3条信息。

  在主动公开信息工作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本局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上做了以下工作:

  (一)门户网站和政务公开情况

  广州人社网共建立了12个服务对象频道和28个业务专题频道,有1260多个栏目,网站首页点击率累计达4.39亿人次,目前日均访问数达4.7万人次,平均日访问79.3万个页面。至今,全市人事行政审批事项和社会服务事项100%实现了网上办理,人事人才核心业务支撑率达98%以上;信息化服务水平和业务系统建设成效位居全国同行前列,为用人单位和广大人才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目前我局110多个应用系统,436项网上办理业务,通过全市人事人才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大规模应用和全方位服务,凸显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规模效应,与传统手工办理方式相比,每年减少出门办事次数约1500多万人次。如按每次出门最保守花费4元公交车费计算,每年可节省老百姓大量办事成本,双向降低办事成本形成“共赢”局面,也体现了低碳绿色环保理念。

  (二)劳动保障网上办事系统

  劳动保障网办系统目前对外提供服务事项共290多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及药店资格网上申报共207家单位;公费医疗网上办理公医证2847个;公费医疗住院备案网上备案21,027笔;参保人申办异地就医资格确认网上申请495笔;培训管理功能模块受理了369笔业务;外国人和台港澳就业许可申请受理13,536笔;居民医保登记受理13,536笔;失业登记受理了8,803笔,就业登记申请共1,013,385笔,报考平台受理9,632笔;企业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备案受理1,158笔,征地项目社保审核申报156笔,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教师上岗资格认定申请350笔,工伤认定申请12,558笔,工伤事故报告上报13,116笔。网办系统访问量达平均1.2万次/天,查询类业务量4.68万次/天,电子印章系统为市民提供各类业务加盖有效电子印章434,563份。办理和查询类业务两项合计1,788万笔。

  (三)微信

  积极拓宽微信特色服务项目。不断开发上线微信公众平台服务事项,先后推出了求职平台、在线访谈、社保查询、公务员报考等特色服务项目,吸引了大批用户关注。保持每周推送一组权威政务消息、政策解读和办事指南等,全年累计发布政务微信226条,阅读量达300万人次。我局微信粉丝数量突破13.5万。1月9日南方都市报把“广州人社”与“广州公安”政务微信并列排入好评榜;据腾讯大粤网统计,我局政务微信总阅读数在全市名列第一。

  (四)微博

  主动引导微博线上互动。选派专人负责“广州人社”微博信息的编写、审核和发布,权威解答网友提问,做到有问必答、随问随答。全年累计发布信息417条,累计回答网友提问498条,回复率保持100%。微博粉丝数量突破10.37万人,日最高访问量达16万人。

   (五)新闻媒体发布

   2015年,我局参与市府新闻发布6次,召开新闻通气会10次,接待新闻媒体采访34次,在主流新闻媒体发布报道543篇(次)。其中在国家级报刊刊发13篇,省级154篇,市级376篇;在广东省、广州市电台电视台播放新闻156次。实现报道数量、报道深度、报道层次再上新台新,宣传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三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本局2015年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88件,其中通过局网站http://www.hrssgz.gov.cn/ “政府信息公开”栏目提交的网上申请有35件,通过公开受理窗口当面提交的申请有35件,通过邮寄提交的申请有18件。

  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约61%属社会保险类信息,17%属工资福利类信息,10%属劳动监察类信息,其余是涉及就业服务、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等的信息。

  在已经答复的88件申请中:

  “同意公开”的32件,占总数的36%,主要涉及社会保险、劳动监察等信息;

  “不予公开”的5件,占总数的6%。主要是申请公开的信息属于国家秘密或涉及个人隐私;

  “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7件,占总数的9%。主要是因为申请公开的信息不在信息公开文件所规定的范围内;

  “信息不存在”的8件,占总数的9%。主要是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是现有的;

  “非本机关政府信息”的8件,占总数的9%,主要是因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属于本局职能范围或非本局发文;

  “申请内容不明确”的26件,占总数的29%,主要是因为申请内容不清楚或提交的申请资料不完善;

  “其他”的2件,占总数的2%,主要是因为申请人撤销信息公开申请。

四 其他情况

  本局2015年度门户网站及人事人才业务共接受市民咨询89,894次(其中,当面咨询接待452次,人工接答咨询电话总量达64,519次,网上咨询24,923次);局门户网站接受市民投诉举报922次。

  根据12345提供的报表,2015年12333热线(含12345)关于人社业务的咨询来电量为1,145,304人次,举报投诉来电量为261人次。另广州市社会保障(市民)卡方面,共接受市民咨询有关问题21,308人次(据12343、12345热线和各类服务网点转来咨询工单计算),受理相关信访投诉8人次。

五 复议、诉讼情况

  本局2015年度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13件,其主要事由是要求公开养老保险待遇政策等。

  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9件,其主要事由是:要求公开养老保险待遇政策等。

六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当前,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信息报送和内容保障的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各部门的主动公开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下一步,我局将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和改进:

  (一)切实抓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执行。特别是抓紧学习宣传和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局属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政务公开意识,使各单位普遍熟悉并掌握政府信息公开,特别是主动公开的要求和具体流程,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加强日常管理和督促检查,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加强政府信息发布登记、统计、通报、监督检查等制度,细化操作办法,把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落实到人,建立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应公开的政府信息全面、及时、主动予以公开。

  (三)完善网上信息公开考核机制,进一步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在政务公开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国家、省市对政府网站普查、考评的系列要求,健全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和绩效考核机制,从信息产生源头落实措施,明确责任,进一步规范网上发布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七 说明与附表

附表1 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条

指标

数量

主动公开信息数

14,554

其中:1.组织机构

1

2.规章

0

3.规范性文件

14

4.其他文件

832

5.动态类信息

358

6.行政执法类信息

163

7.办事指南类信息

163

8.财政预决算信息

2

9.政府工作报告

3

10.政府公开年度报告

1

11.其他信息

13,017

附表2 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条

指标

数量

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数

88

申请总数

88

其中:1.网上申请数

35

2.信函申请数

18

3.当面申请数

35

4.传真申请数

0

5.其他形式申请数

0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88

其中:1.同意公开

32

2.同意部分公开

0

3.不同意公开

5

4.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

7

5.非本机关或信息不存在

16

6.与生产生活科研需要无关

0

7.申请内容不明确

26

8.其他

2

附表3 其他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接受咨询数量

人次

197,589(另有12333归入12345后,人社业务方面咨询量1,145,304)

投诉举报数量

人次

1191

附表4 申诉情况统计表            单位:件

指标

数量

行政复议数

13

行政诉讼数

8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