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总体情况
(一)积极做好主动公开,加强政策解读
1.围绕数字政府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在广东政务服务网公布2021年广州市市级和区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共计66451项。编制并公布政策兑现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1118份并全部纳入集成服务。2021年,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信息超4万篇,发布规划原文和政策解读等相关信息65篇,浏览量超6千万人次。广州政府网微信公众号全年发布信息2037篇,粉丝量28万。 “穗好办”微信公众号发布政务服务便民利企政策、动态信息242条。广州12345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189篇,阅读量275.82万次,累计粉丝数达209.66万。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广州12345热线专区发布案例762条。我局网站发布工作动态信息146条,全面展现我市“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改革成效。
2.积极协同新闻媒体,及时发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21年,我局发布新闻报道超700篇,“学习强国”平台采用宣传信息12篇。参加新闻发布会3场次。配合完成市领导新闻采访、新闻发布2次。广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发布新闻报道123篇。人民日报《12345,便民“总客服”》,将广州12345热线“标准服务、智能派单”的创新方式作为全国热线先进典型宣传报道。
3.加强政策解读和政策宣讲,提高政策知晓度。2021年,我局对《广州市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进行了图文解读。市政务服务中心联合18个单位举办了13场政策宣讲及政企互动活动,近17万人次参与,现场解答问题近400个。开设暖企政策咨询专窗服务,累计提供暖企政策咨询服务567人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4.发挥政务公开“第一平台”作用,规范政务公开平台建设。全市54个政府网站实现统一标准体系、统一技术平台、统一安全防护,信息资源实现高度共享。精心策划并上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专题,发布专题信息超过1000条,网站流量达到近3000万。推动全市政务新媒体清理整合,全市政务新媒体从原来的1262个账号大幅下降至368个,累计清理账号超过1000个。
(二)规范高效做好依申请公开,保障申请人权益
2021年,我局共受理依申请公开122件,按时答复率100%。严格按照信息公开模板答复,确保答复内容合法规范、准确严谨。2021年,我局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3件,2件复议结果均为维持我局公开行为,1件正在审理中。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诉讼2件,1件已裁定按撤诉处理,1件正在审理中。
(三)扩大公众参与,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认同感
做好决策前公开,公开征集企业和群众对《广州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的意见。开展首次数字政府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近百名市民代表分批走进12345热线、市政务大厅和市智慧城市运行中心,“零距离”现场参观、互动体验和座谈交流,为广州“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答复效率仍需提高。随着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逐年增多,且部分群众一次申请几十甚至上百条12345热线工单全部信息,由于检索热线工单耗时较长,答复效率距离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效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
(二)政策解读能力仍需加强。虽然我局制定的政策文件不多,但解读质量不高,虽然进行了图文解读,但将政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深奥为晓畅的能力仍需提升,距离针对性答疑解惑,让群众“读得懂”“记得住”的要求还有差距,在今年两次优秀政策解读案例评选中均未入选优秀解读案例。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依据《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2021年,我局共发出3件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收费通知,拟收费金额为8.92万元,实际收取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