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听全文
  • 2012-01-20
  • 来源:黄埔区
  • 分享到
  • -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

2012年1月

  引 言

  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广州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法》要求,由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编制的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

  一 概 述

  2011年,我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公正便民、依法行政和勤政廉政为要求,以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和公信力为目标,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1年广州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规范政务公开形式和内容,努力增强政务公开实效。

  (一)加大工作力度,全方位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

  提高思想认识,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召开全区政务公开工作会议,认真部署2011年度政务公开工作,印发了《2011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全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分别从坚持依法行政的重要途径、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和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三个方面认识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重要意义,通过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落实责任三管齐下稳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信息发布审查工作。我区以强化信息化手段为抓手,全力加强电子政务公开工作,出台了《广州市黄埔区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指引》、《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指引》和《广州市黄埔区政务公开考核办法》,通过制度规范各单位政府信息的网上公开、属性确定、保密审查及信息更新工作,进一步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通过定期检查通报,使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内容更加丰富充实,信息质量不断提高。

  关注民生民计,优化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进黄埔信息网改版,增强政府门户网站的实用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积极推进百项政府服务网上办理系统建设,完善“一站式”网上行政审批大厅,教育、卫生等27个业务部门的78项审批业务可面向市民及企业实行网上办理。积极整合卫生、人社、教育等20多个职能部门的业务资源和信息系统资源,建立公共服务信息化政民互动平台,为公众提供劳动就业、法律咨询、婚姻预约、健康教育、行政业务申办、三维地图信息查询等50多项服务。深入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目前,医院信息系统(HIS)已在3家区属医院上线,实现了挂号、就诊、缴费、发药、住院等全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和全市统一诊疗卡就诊服务。全面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工作,新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社区门诊业务系统已在黄埔、茅岗、文冲、红山等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线,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5万多份。积极部署社区卫生绩效监管平台及阳光用药系统,可对3家区属医院和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工作和用药情况进行监管。区卫生信息集成平台率先与市卫生信息平台进行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实现对接,为促进市区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现了工程项目的“阳光建设”,促进了工程建设市场信用环境的优化。

  坚持依法办事,提高依申请公开工作水平。我区出台了《广州市黄埔区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指引》,为区属各部门提供更清晰、更方便的政务公开工作指引,疏通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的脉络,各部门通过认真学习、严格执行,业务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同时,要求各部门严格依法办事,对公众提出的依申请公开申请切实做到热忱负责,有问必复,依法依规,为民解难。

  加强政民互动,建立完善网络民主平台。通过电子信访系统整合书记信箱、区长信箱、政民互动、政府服务热线(95100)等多种信访途径,每天24小时接受群众的来电来信来访及各种投诉或建议,促进办理过程和结果的网上全程监督和绩效考评,并从中提取热点问题在黄埔信息网上列表显示。2011年,共办理面向企业和市民的网上服务事项4207件,政府服务热线话务量达到29648个,电子信访系统共处理群众意见和建议2657件。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新闻发言人及时回答群众关注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广大群众介绍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决策部署及重大事项,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搭建新的沟通桥梁,使政府工作为广大群众了解、理解和支持。推进综治信访维稳三级平台的规范化建设,政府化解社会矛盾隐患的效能得到提升。实施“三调联动”,畅通信访渠道,开展区党政领导公开接访活动,妥善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民生信访难题,没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进京非正常上访为零。

  (二)完善行政决策制度、规范行政决策程序。

  认真贯彻《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进一步规范区政府行政决策程序,制定印发了《广州市黄埔区实施<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办法》,对决策程序进行了梳理细化,确保程序合法、决策民主。对涉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如重大市政建设项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中村改造、临港商务区建设等重大事项,事先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同时,建立了区政府法律顾问咨询制度,对重大行政决策组织法律专家进行合法性论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重点推进环境保护、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食品药品、住房保障、公共交通、市政公用设施、征地拆迁、公共安全等领域涉及民生重大事项决策拟制过程的公开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管理。为严格落实行政决策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同时,制定印发了《广州市黄埔区行政决策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强化行政决策责任,防止和纠正行政决策失误,惩处行政决策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深化政务公开。

  我区认真开展行政审批事项和简政强区下放事权的流程梳理工作,进一步优化流程,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完成区政务服务中心装修工程项目硬件建设,软件开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区政务服务中心将在2012年投入使用。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我区的投资发展环境,不断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进街道政务公开工作,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积极开展街道“一队三中心”建设工作,推行“一站式”便民服务。重点加强转制社区的“人、财、物”方面的信息公开,以便于群众知情、办事、监督为中心,通过公开栏、广播站、宣传单张、会议、网络等多种形式对关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有效公开。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以信息化建设带动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经验得到省委书记汪洋的充分肯定。完成街道管理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区所有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建设覆盖率100%,位居全市各区前列。全面梳理各街道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二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区人民政府2011年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497条,其中全文电子化达99.1%。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机构职能类的信息159条,占总体的比例为4.5%,主要包括各部门机构设置、科室职责和主要职能;文件类的信息397条,占总体的比例为11.3,主要包括以区政府(区政府办)及各部门名义发文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公文;规划计划类的信息376条,占总体的比例为10.7%,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部门阶段性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安排等;属于本单位业务类的信息1502条,占总体的比例为42.9%;其他类的信息1063条,占总体的比例为30.3%。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方面的信息有1014条,一是主动公开直接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等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应急预案及处理情况,环境污染防治和评价信息,增强了公众应对疫情、灾情及其他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主动公布我区教育、医疗、社保、就业、退管、扶贫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实施办法,着力解决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三是主动公布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信息,提高了公众对土地开发利用的认知和认可程度;四是及时城中村改造、重大市政建设等重点项目的推进情况,让市民及时了解工程建设的目的、意义及进展情况,保证了市民的知情权,客观上也对工程的建设起到了监督作用。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属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方面的信息1292条,一是重点公开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财务收支等内容。将企事业单位收费项目、标准、依据向社会公开,实行“收支两条线”,将转制社区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办法想向社会公开,提高转制社区财务透明度;二是利用多种手段将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监督情况向社会公开;三是将政府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财政决算报告及审计情况等信息向民众公开;四是重点项目建设实行公开招投标,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区人民政府2011年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73件,其中通过网上申请的13件,通过公开受理窗口当面提交的申请有58件,通过信函方式申请的1件,其他方式申请的1件。在已经答复的73件申请中,“同意公开”或“同意部分公开”的56件,占总数的76.7%。

  四 咨询情况

  区人民政府2011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362369次,其中咨询电话接听129233次,当面咨询接待229246次,网上咨询3890次。区人民政府2011年度政府信息网访问量为692345次。

  五 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11年度,区政府作为被告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1宗,经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未收到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案件,亦未收到各类针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申诉(包括信访、举控)案件。

  六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我区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从总体来看,运行状况较好,但与中央、省、市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信息公开工作的创新意识有待加强,信息公开的方式和途径有待拓展等等。我区将针对存在问题,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机制、创新方式、强化监督、拓宽渠道,不断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继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积极拓展行政决策公开渠道和形式,推进决策公开化,不断巩固和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努力实现审批服务优质化、行政执法自由裁量科学合理化的目标。

  二是继续推进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承载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升级改造行政审批系统,建立完善的区级政务服务系统,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数字化便民服务。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电子信访系统、领导电子信箱等政民互动渠道,不断提高政民互动质量,积极探索网上评议、网上调查等新的政民互动渠道。

  三是继续大力推进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搭建全区统一的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和“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提高各职能部门现有服务大厅的服务水平。

  四是继续强化监督评议工作,探索有效的评价考核制度,通过检查通报、考核评比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推进。

  七 说明与附表

  (一)其他说明

  1.附表统计期限为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统计范围包括我区各街道办事处以及区府属单位。

  2.我区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hp.gov.cn/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黄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82378850。

  (二)附表

  附表1 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条

指标

数量

主动公开信息数

3497

其中:全文电子化的主动公开信息数

3466

新增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数

8

  附表2 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条

指标

数量

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数

21

申请总数

73

其中:1.当面申请数

58

2.传真申请数

0

3.电子邮件申请数

0

4.网上申请数

13

5.信函申请数

1

6.其他形式申请数

1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73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56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0

3.不予公开答复数

10

4.信息不存在答复数

0

5.非本机关政府信息答复数

7

6.申请内容不明确答复数

0

  附表3 咨询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提供服务类信息数

9203

网上咨询数

人次

3890

现场接待人数

人次

229246

咨询电话接听数

人次

129233

网站专栏页面访问量

人次

692345

  附表4 申诉情况统计表     单位:件

指标

数量

行政复议数

0

行政诉讼数

1

行政申诉数

0

其中:对本单位首次处理不满意的行政申诉数

0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