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总体情况
2022年,从化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将政务公开工作贯穿于政务活动的全过程,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和实效。
(一)主动公开方面
一是聚焦招标中标、征地信息、财政信息、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全年发布重点领域主动公开文件信息共1100余件。二是及时主动公开《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从化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从化区高效益优质企业扶持措施》等涉及企业、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文件,打通企业、群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拓宽主动公开事项范围,在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各类信息16300多条,新建的“广州从化政府网”微信公众号发布稿件1023条,公开区规范性文件13份。四是按照“谁起草、谁解读”“同步发布、关联发布”的原则,共发布政策解读文件33份,举行在线访谈10场。
(二)依申请公开方面
组织各部门参加业务培训,准确把握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流程和程序,全面提升答复文书规范化程度。全区2022年共新受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申请575件,并按照相关规定登记办理,其中共有1份依申请公开答复被申请行政复议(结果纠正),1份被提起行政诉讼(尚未审结)。
(三)政府信息管理方面
健全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发布三级审核制度,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政府信息发布、审核把关。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开展信息公开保密审查,防范化解舆情风险。修订发布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及时更新和维护政府信息,保证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四)平台建设方面
着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通过广东省政务服务网集中展示全区34个审批部门和镇街(园、区)20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进行常态化优化更新,并实现一网通查、一网通答、一网通办、一网通管。规范政务新媒体管理,按照“同一平台只设一个政务账号”要求,对在运行的政务新媒体进行优化整合,清理功能重复的政务新媒体4个,目前我区在运行政务新媒体数量11个。开展“穗好办”区级平台建设,将服务企业、群众的172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穗好办”从化专区。
(五)监督保障方面
制定《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分解任务63项,指导督促全区各部门落实工作内容和要求,推动基层政务公开工作走深走实。在区政府常务会上专题研究政务公开工作,明确政务公开方向和重点领域,督促指导各单位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畅通监督救济渠道,公开投诉、咨询等联系方式,及时处理相关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对标群众期待和上级部门工作要求,从化区政务公开工作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单位仍然存在主动公开不够细致,缺乏互动性,依申请公开的答复处理效率不高的情况;二是政策解读深度、广度不够。针对以上问题,从化区将围绕以下方向加以改进:
(一)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政务信息公开。紧扣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公开市场监管规则和标准,以信息公开夯实信用监管基础;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使政府门户网站“疫情防控”专栏作为发布权威信息的“第一平台”,全面及时公开疫情信息,通过信息公开的全程透明凝聚共识,下好群防群控“一盘棋”。同时进一步加强执法信息、财政类信息、公共卫生、食品药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开。
(二)进一步推动依申请公开提质增速。根据市政务公开办关于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效率的要求,在保障办理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分类处理、优化机制等方法,不定期开展系统巡检督促,不断提高全区各部门办理依申请公开的效率和水平,提升市民、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进一步完善政策解读工作机制。制定我区政策解读规范指引,进一步创新优化政策解读工作方式,统筹运用各种解读形式,更多运用图解、视频等方式,提高解读质量,使政策解读传播可视、可读、可感。
(四)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和沟通机制。加强业务培训,着力强化政务公开理念,让具体经办人员准确把握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管理、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工作年报等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区政务公开办组织指导、督促检查的职责,不断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实效。
(五)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考核机制。灵活运用实地考核、明察暗访、查阅资料、综合评议等方式,对照工作要点和工作要求,着重从组织领导、公开内容质量、公开形式、公开程序和时限、公开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切实提高全区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的效能。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收取信息处理费的情况:本年度无发出收费通知,无收取信息处理费用。
详情请下载附件: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政府202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