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
根深才能叶茂,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筋骨,是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当下,广州正在下大力气推动高质量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作为广州最大中心城区的白云区正迎来一个充满机遇的发展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要求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大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不断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昨日,白云区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磅发布6个惠企政策文件,以亿元大奖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今天的政策支持就是培育明天的产业支撑,今天的全力扶持换来的是明天的持续发展,白云区以非常之举服务企业发展,体现区委、区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责任担当,也必将增强企业战胜困难的信心。
白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1358”发展思路和“强二优三”产业发展路径,为广州市在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中当好排头兵打造白云品牌,贡献白云力量,白云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白云区政策服务水平和竞争力,按照积极引入和发展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原则,全力支持企业加快发展,支持白云区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文/肖桂来、云宣
惠企礼包:政策梯度层次鲜明,两亿元“大礼包”培优
据了解,该份惠企政策“大礼包”包括《广州市白云区促进“四上”企业加快发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普惠10条”)、《广州市白云区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总部10条”)、《广州市白云区龙头骨干企业培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培优计划”)、《广州市白云区促进广州设计之都产业发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设计政策”)、《广州市白云区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创新10条”)、《广州市白云区推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或挂牌融资加快发展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上市10条”)共计6份惠企政策文件,形成了白云区支持企业加快发展的系列政策。
在过去,白云区的惠企政策一直都没有现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尤其是不能针对不同层次的企业给予不同级别的扶持,这也是这一轮政策制定的重点。本次惠企政策以“普惠10条”为基础,形成一套既分梯度层次、又兼顾普惠性的惠企政策体系。
其中,“普惠10条”“总部10条”“培优政策”在申请奖励要求和奖励力度上形成阶梯式递进,即申请奖励标准逐渐提高、奖励力度也逐步加大。“上市10条”“创新10条”“设计政策”分别在各自领域内为符合条件的“四上”企业提供奖励扶持,形成有效政策补充。这6个政策文件与白云区原有并继续实施的农业类政策、质量奖、名牌产品奖励、产业领军人才奖励以及上级科技创新文件区级配套奖励共同构成全区惠企政策新体系。
本次6项惠企政策体系一大特点是加大了财政奖励力度。在三年有效期内,计划投入财政奖励资金约5.4亿元,其中企业奖励最高达1.3亿(“培优政策”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人才奖励最高达300万元(“总部政策”高管人才奖励)。“培优计划”开出了两个亿元奖励金“大礼包”。例如,对政策施行期间首次入选“世界500强”企业给予1亿元奖励,对首次入选“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奖励。同时,支持企业按照市场运作原则并购重组外地上市公司并将其注册地迁入白云区,对成功迁入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00万元。
如此大手笔的奖励扶持,旨在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壮大规模拓展实力,充分发挥其大型企业支撑引领的示范带动作用。白云区科工商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系列惠企政策秉承“做优存量、做大增量”以及“引进来、留得住、可发展”的原则,为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增添一大砝码,将吸引一批大型优质企业落户,培育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
其次,本次惠企政策扩大了受惠面。此次惠企政策制定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企业受惠于政策。为力争做到各行业、大中小型优质企业都能享受到政策优惠的扶持,制定的政策既有涵盖普通“四上”企业的普惠性政策,又有针对总部企业、龙头骨干企业、设计类企业的升级版政策,还有突出科技创新、企业上市或挂牌的专项性政策。
瞄准创新: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扶持上市“潜力军”
本次推出的系列政策中,“创新10条”和“上市10条”有着鲜明的导向性,鼓励、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上市融资。白云区方面表示,通过政策资金支持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保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政府的主动作为,引导并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创新是第一动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为此白云区此次专门制订了“创新10条”政策,每年预计将拿出约1000万元的奖励资金,引导企业进一步大幅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
“创新10条”政策旨在引导和支持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与壮大企业规模并重,引导全社会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实力,全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枢纽的重要政策支撑。
该政策强调重点扶持创新环节,如研发机构建设、孵化器建设和知识产权鼓励等。如对新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达到“四上”企业标准并认定为省级研发机构的,最高按研发机构总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补助总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
记者注意到,“上市10条”以鼓励和引导白云区企业规范运行、上市融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导向,通过加强服务、重点培育,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具体举措方面,明确提出了建立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并对入库企业实施动态管理。对上述后备上市企业除提供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之外,还分类型、分层次、分阶段给予资金奖励,其中在境内主板、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上市的,最高给予300万元奖励。
定制政策:专项政策助推广州设计之都起航
为进一步鼓励设计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着重打造“广州设计之都”,本次系列惠企政策中专门为该项目定制了一份政策——“设计政策”,旨在推动项目发展,引进一批有实力的设计单位或企业,引领设计产业集聚,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
据了解,“设计政策”为企业定制了多项优惠政策,例如新进驻的优质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落户奖励;对新进驻的总部企业,落户奖励最高可达500万元;另外,对内部设立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的优质企业可以获得最高350万元奖励,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被认定为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可以获得最高1000万元奖励。
而此次“设计政策”有一大亮点,就是为企业量身定制企业办公用房补贴,“两免一减半”前两年免租金,第三年租金减半。种种措施可以看出白云区对广州设计之都项目发展的高度重视,“设计政策”无疑为该项目推动打下了强心针。
聚焦人才:抓住人才第一资源解企业发展燃眉之急
人才是第一资源。高质量发展要用好人才资源。经过调研,白云区企业普遍面临员工“子女入学”“入户”“住房”等难题,这些正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痛点”。
记者查阅此次白云区出台的一系列惠企政策,人才政策成为贯穿始终的一个脉络,且措施很有力,从面向中小企业的普惠政策到针对龙头企业、总部企业的加码政策,都专门增加或加强了对企业人才的扶持条款,不仅是龙头企业、总部企业能享受到政策的扶持,经济效益相对没那么高的“四上”企业也同样能享受到,涉及企业高管补贴、人才入户、子女入学、人才绿卡、人才公寓等方面对人才给予奖励,帮助企业留住优秀的人才。
例如,“总部10条”不仅专门新设立了各项人才补贴,更汇集了多个部门的人才政策,对企业人才进行全方位扶持。具体来讲,人才补贴、人才入户指标、人才随迁子女入学指标、人才公寓奖励政策是在“四上”政策的基础上再加码20%,即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按照纳税总额可以申请1-12个高管人才奖励指标、1-7个入户指标、1-9个子女入学指标、1-12套人才公寓,其中人才补贴金额为申请人员上年度个人应纳税所得额的12%,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由此,可以看出在对企业人才的扶持是非常有针对性并贴合实际的,这些指标对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往往是因为这些问题导致人才的流失,然而这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为相关企业聚集优秀人才、培育创新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