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交通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从化撤市设区后,交通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逐步实现了与广州市接轨。
以前,我区公交线网覆盖面不足,出行难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连续两年来,区委区政府把加快公共交通发展确定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今年实现了镇镇通公交的目标,公交开到乡镇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我区经济发展的成果,市民坐上了安全、便捷、实惠的城乡公交,逐步享受到城乡交通均等化的服务。
开通33条公交线路受益人口达50万
记者从交通部门了解到,2005年6月至2016年10月13日,我区先后开通了区内33条公交线路,共配置220辆公交车,线路里程达631.1公里。其中城市公交线路12条,配置车辆176辆;城乡公交线路21条,配置车辆44辆。线路覆盖了五镇三街,东至江埔街凤凰村委,南至太平镇,西至鳌头镇,北至吕田镇,已实现镇镇通公交,全区受益人口达50万。
众所周知,我区的面积是广州所有区中最大的,比白云、花都两区的总面积还大。同时,我区的地形地貌复杂,村民居住比较分散,加上我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镇镇通公交,存在很大的困难。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加快公共交通发展对破解边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建设幸福美丽生态之城的重要作用。近两年来,在我区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连续两年将加快公共交通发展作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想方设法解决镇镇通公交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为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公交事业的健康发展,区交通局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以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出行需求为出发点,以完善行业公益性和公交化运作机制为手段,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现有公共交通资源。该局坚持“公益性定位、市场化运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推动城乡客运协调发展。同时,切实提高辖区的公交通行率,逐步建成畅通、快捷、安全、经济的公交微循环网络,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居民的出行需求。
实现镇镇通公交方便市民群众出行
根据我区公共交通的实际情况,2013年底,我区制定了《从化镇镇通公交三年行动计划》,计划用3年的时间,实施镇镇通公交并完善公交微循环接驳系统;2014年,我区实现明珠工业园、从化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太平镇工业基地的公交微循环;2015年,开通街口至鳌头镇(至高平)公交线路;2016年,开通街口街到良口镇、吕田镇的公交线路以及社区农村客运微循环系统,全面实现镇镇通公交,同时,基本确立公交车在我区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公共交通分担市民出行达50%以上份额的目标。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区交通局加快了辖区公交网络化建设,努力落实镇镇通公交工程。据了解,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良口镇和吕田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公共交通体系严重滞后,给革命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镇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群众出行的困难,区交通局等相关部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组织公交企业及相关职能部门对良口、吕田两镇线路进行了沿线道路通行条件勘测,并与沿线各村沟通协调,对具体线路、站点的规划和布局等前置工作开展调研。同时,联合交警部门对站点的安全设置作了进一步排查,征求了良口镇、吕田镇、区财政局等单位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修改了《从化区良口镇和吕田镇通公交实施方案》。区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增加财政扶持力度,解决我区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创新使用混合动力公交车,扶持公交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打造绿色出行环境。
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镇镇通公交是区交通局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加快公共交通发展、坚持共享发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设幸福美丽生态之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市民群众特别是北部山区群众期盼多年的一件民生实事。镇镇通公交大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特别是解决了北部群众出行难、出行贵的问题,同时将进一步盘活北部山区资源、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对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镇镇通公交已将近两个月,区交通局等相关部门坚持“开通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的理念,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做好公交线路开通的后续工作,同时加强对客运企业的监管服务工作,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交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