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 > 招商引资 > 各区发展 > 花都区

花都: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

  • 2017-05-10
  • 来源:南方日报
  • 分享到
  • -

广州北站周边的“六乱”情况不见影踪;通过“机械化+人工”作业的城区街道干净整洁;迎宾大道、镜湖大道、建设北路等24条主干道两边绿树林立,葱葱郁郁……近年来,花都区在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建设上,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去年以来,依托广州北站及白云机场,花都正全力打造“国际空铁枢纽”。而在目标定位下,花都提出,以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为抓手,以服务民生、服务发展为目标,坚持精雕细琢,以“绣花”的功夫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坚持服务精细化、管理制度化、治理规范化,使城市环境日新月异、城市形象全面提升。

精雕细琢

环境治理无缝隙无死角

“跟几年前相比,现在花都城区的街道干净了很多,而且连道路交界处的渠化岛都种上了好看的花草,真的是‘花之都’。”五一期间,到花都参加“徒步嘉年华”活动的中山市民王小姐惊喜地发现花都变美了。

提起花都,人们印象往往是山川灵秀之地,生态资源丰富,城市环境似乎有着天然的“干净、整洁、平安、有序”优势。

但花都又是一个从农业县向工业先进区快速转型升级的新兴城区。大量农民“洗脚进城”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快速增长,给城市环境的治理带来新的难题和考验。

2014年,广州市委提出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以此为契机,花都不仅着力提升城市主干道、广场、公园、产业园区的干净整洁,而且要求“精雕细琢”,清理城市卫生死角。

据花都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城市的环卫保洁上,花都坚持对道路、街巷的树根穴、路外、花坛、花基石、路肩、安全岛等进行彻底清理,并采用“先高压冲洗,再人工擦洗”模式进行水刷清洗,确保“无缝隙无死角全覆盖”。

据介绍,近2年来通过政府招标,花都区还统一采购了一批功能齐、性能强、环保节能型专用设备,包含垃圾压缩车、桶装垃圾转运车、小型垃圾收运车、连体垃圾压缩厢、机压钩臂厢、垃圾压缩机、微型扫路机等。从洒水、清扫、收运到压缩处理,每个环节都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这些机械比我们扫的要更细更全面。比如微型扫路机,清扫时会喷雾状水,大大减少了扬尘,而且操作方便,也更安全,比我们工人在马路上清扫安全多了,效率也提高了。”环卫工人高师傅对记者表示。

据悉,目前花都城区洒水降尘机扫率达100%,镇中站、天贵站、马鞍山站等9个垃圾压缩站都用上了自压式、机压式压缩车和钩臂车作业。各类环卫设备的投入使用,使环卫作业方式实现由以人工作业为主向机械化、节约型环保型作业为主的转变,为花都区环境品质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创新模式

“管理+执法+保洁”有效整治“六乱”

离广州北站不到500米的新中路,近两年来变化巨大:经常占满整条路的小贩们没了踪影,吵闹的叫卖声消失了,每晚“准时出现”并散发大量油烟的烧烤档也不见了,道路重现干净整洁的面貌。

这正是花都以“管理+执法+保洁”模式,整治市容“六乱”的成果。

“我们通过充分发挥街镇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市容办巡查员、城管执法队员、环卫工人、义务志愿者等队伍的合力和作用,做到‘宣传劝导在前,日常管理为主,各支队伍强化联动配合’机制,达到了1+1+1>3的效果。”花都区城管局负责人表示。

而在劝导无效,需要动用执法解决时,花都又通过整合城管、交通、公安、建设、食药、质监、卫计等职能部门力量,形成合力,有效整治“六乱”现象。

在具体的工作机制上,花都区城管局已经形成了“535”快速反应机制。“当工作人员发现影响市容卫生的违法行为时,会第一时间在微信工作群发布,由职能部门按照区域范围及时交办属地单位。”据花都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属地单位接到交办通知后,须5分钟内到现场处置,3日内反馈查处情况,职能部门5日内现场核查。

据了解,该机制不仅在整治“六乱”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处理“泥头车”余泥撒漏、带泥上路等问题时,同样行之有效。

搭建数字化信息管理调度平台,也是花都区在城市管理上的创新。

记者在花都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看到,该工作平台集案件受理、交办督办、核查系统、综合评价、视频监控等功能于一身,就像城管系统的“枢纽”和“大脑”。相关投诉或案件通过人工或摄像头监控传至此处,经过工作人员的甄别分类后,相应人员须及时跟进并反馈结果,形成一个“闭环”。

据介绍,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自2015年投入运行以来,共调度处理主动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案件近4万宗,而且案件的跟进和整改效率大大提升。

提升“颜值”

园林绿化景观提升行动初见成效

驱车从迎宾大道进入花都,映入眼帘的不仅有正在火热施工的“高大上”写字楼,道路两边绵延不绝的“绿色风光”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刚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不久的花都湖湿地公园,湖水清澈,岸边的桃树、宫粉紫荆、油菜花等各式花草树木倒映水中,风景如画,成为了附近居民及游人休闲的好去处。

城市环境品质化的提升,不但体现在干净、整洁上,还体现在绿化和美化上。

据了解,2016年开始,花都区启动3年园林绿化景观提升行动,完成了迎宾大道、镜湖大道、建设北路等24条城区主干道的绿化提升改造建设,完成了红棉立交周边道路绿化环境整治、东风日产二工厂周边道路退缩位绿化环境整治、清塘路及雅瑶东路绿化环境整治等工程,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得到进一步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迎宾大道还成为了“广州市全要素品质化改造示范路”。

同时,花都深入推进绿化景观“微改造”,着力对城区主干道重要节点进行绿化提升。“我们对天贵路与紫薇路交界、天贵路与三东大道交界、三东大道与凤凰路交界、公益路与紫薇路交界、曙光路与商业大道交界等渠化岛,种上了各式的花草,从细节上为城市品质加分。”花都城管局负责人表示。

此外,花都大力建设“一路一景”,在花都湖、人民公园、迎宾大道、梯面镇、天马河绿道、儿童公园等区域种植开花乔木2万株,完成了花都湖、儿童公园、花都湿地等赏花景点建设,营造各式主题鲜明的城市花景,并新增20公里绿道建设。这些举措,带动了花都区整体市容形象的提升,也让“花之都”的称谓,名副其实。

观察眼

品质化城市环境

促进高端要素集聚

环境的干净、整洁、平安、有序,不仅关乎民生福祉,也是城市的吸引力及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所以,人们在迎宾大道不仅看到干净整洁,还能看到绿色金融街;不仅看到两旁葱葱郁郁的树木,也能看到广州国际空港中心以及众多高端酒店。

当前,围绕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手握广州北站和白云机场“两张王牌”的花都,正在全力打造“国际空铁枢纽”,并争取成为“创富中心”“财富集聚中心”。

万达来了,海航来了,绿地和龙浩航空也来了……近年来,大批龙头企业加速布局花都。曾经以汽车制造业一家独大的花都,在航空物流、跨境电商、金融业、总部经济等高端产业上也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今年3月底,在广州国际投资年会花都分会场上,又有22个高端项目落户花都,总投资额超过240亿元。宜居宜业的枢纽型幸福美丽花都,正在广州北部快速崛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