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 > 招商引资 > 各区发展 > 花都区

空铁枢纽 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宜业产业高地

  • 2017-03-28
  • 来源:南方日报
  • 分享到
  • -

花都

3月初,在位于花都的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正式启动,这也是华南地区唯一一个试点。依托其贸易便利、通关快速等优势,花都正在打通一条国际贸易的“快车道”。

而这只是花都新一轮的发展态势的缩影。当前,围绕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手握广州北站和白云机场“两张王牌”、占据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和即将获批的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两大“国字号平台”优势的花都,紧紧围绕“空铁枢纽绿色发展”主题,加快打造创新创业、宜居宜业的环境,吸引了全球高端资源的相继落户。去年,新科宇航G2机库建成运营,广州国际空港中心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万达体育总部等45个优质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超过3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1.1%。

花都区委书记黄伟林表示,今年,花都将在大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上全面拉开框架,加大力度构建高质高端高新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努力把花都打造成为“创富中心”、“财富集聚中心”。

1 “国际空铁枢纽”释放创新“引力波”

约翰·卡萨达教授在《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中指出,在速度经济时代,城市的机场,正升华为机场的城市。依托综合航空运输体系迅速崛起的未来城市形态,已成为城市化的新模式。

而花都不仅拥有中国三大国际枢纽机场之一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还拥有广州四大客运铁路主站之一的广州北站。据了解,未来北站将建设为集国铁、高铁、城际、地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日前,据花都区交通局发布的招标公告,花都政府已开始采购施工中对地铁的监测保护服务,广州北站至白云机场要建快速通道项目开工近在眼前。据测算,该快速通道建成后,广州北站到机场将从30分钟车程缩短为15分钟。

据悉,花都正加强与省机场集团的沟通,探索建设专用通道,在广州北站开展异地值机服务,争取将广州北站打造成为白云机场T4航站楼。

通过北站与白云机场的联动,花都的“空铁枢纽”效应凸显。

去年7月21日,位于花都区迎宾大道以南的广州国际空港中心正式破土动工。据了解,空港中心将通过机场与临空型产业的充分融合,建设包括航空港总部地区、航空港金融区、航空港政务服务区、临空电子商务区、临空产业聚集区、航空港配套服务区等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

谈及此项目时,世界500强绿地集团副总裁陈志华告诉记者:“当初我们正是看中了花都在空铁枢纽发展方面的优势。此项目毗邻花都主干道迎宾大道,未来地铁9号线清塘站地铁上盖,拥有四纵三横的高速路网,配合白云机场和广州北站,将实现与全国甚至世界各大城市的快速连接。”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在广州市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及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定位下,花都完全有条件以白云机场和北站建设为核心,打造成为广州对外开放发展最大的“大门”,推动国内国际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和高效配置。

花都也提出,将借鉴上海“虹桥枢纽模式”,发挥空铁联动效应,积极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大力引进总部经济、商务商贸等龙头企业,促进“城市形态+产业业态”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广州北站商务区。

“空铁”的发展,只是今年花都大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一部分。

据介绍,按照花都“航空枢纽+大综合交通”的战略,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为核心,该区将加快构建由城区内外环路网、高快速路网、各种轨道交通网组成的互联互通、无缝衔接的大综合交通体系打造花都城区到市中心、清远城区等30分钟,到肇庆、佛山、东莞1小时,到深圳、珠海、港澳、江门、惠州等地2小时生活圈。

为此,花都未来三年(2017年-2019年)财政投资或参与投资的交通项目达110项,预计总投资305.89亿元。今年要确保动工37项、累计70.7公里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迎宾大道与G106、机场高速的两个立交桥主体结构等18项、26.8公里道路建设;筹建34项、50.11公里道路;全力配合完成好地铁9号线、新白广城际、广清城际一期建设,打响“交通会战第一仗”。

2 绿色金融发力,绿色发展提档加速

城市要发展,关键还要看产业的发展。

今年2月,与东风日产“平级”的东风启辰,宣布在花都正式成立;1月,花都与棕榈股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共同打造集生态、文化旅游、体育运动、健康养生等产业为一体的全国特色小镇群示范样板;去年11月,广东龙浩航空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户花都;此外,中建四局一公司、中铁建华南房地产总部、中远空运广州公司、中通快递华南地区总部等系列公司已注册落户……

棕榈股份董事刘冰向记者表示,他们经过了慎重的比较和挑选,最终选择落户花都。“作为广州北部综合门户枢纽,花都拥有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而且花都在产业发展上,也从原来的偏重汽车工业,向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升级转变。这里的发展机遇,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在我们看来,花都现在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机点上。”

花都区区长叶志良表示,当前,花都正按照“一轴四带多组团”的空间布局,加快培育形成若干主业突出、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园区,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从花都规划的产业布局,以及近期重点引进落户的大项目,可以清晰看出,推动绿色产业在花都集聚和发展壮大,打造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集聚区成为花都当前和今后的主要方向之一。

花都之所以能底气十足地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源于一个最大的优势--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即将获批。

2016年以来,省、市大力推动以花都区为核心建设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17年探索建设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写进了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花都主动作为,围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思路,加快研究构建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力求通过绿色金融集聚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商品、技术、劳动力以及金融市场的资源有效配置,形成资金导向助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广州花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绿色金融投资控股集团、广州绿色金融街管理有限公司相继成立,绿色金融服务中心加快建设,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绿色金融、绿色产业发展成为区人大一号议案……花都正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政策落地做好充分准备,蓄势待发。

据悉,下一步,花都将重点在迎宾大道中段地铁沿线打造绿色金融街,对绿色金融相关产业进行投资和引导,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搭建有效载体。同时,加快推进绿色金融城(总部聚集区)、绿色金融小镇等重点园区的规划建设,利用政策和功能优势,充分发挥绿色金融资本纽带作用,重点吸引一批国家鼓励支持的绿色企业和项目到花都落地发展,力求打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形成绿色金融服务业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

3 优化城市功能配套,将“成本洼地”打造成“人才高地”

近日,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全球城市生活成本调查》显示,广州排名第69位,系在调查涉及的所有中国城市中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

专家认为,广州作为超大城市,生活品质好,但生活成本却是一线城市中较低的,加上教育、医疗综合服务功能齐备,人才丰富、交通网络方便、发展前景好,共同构成了广州具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成为吸引创新企业落户和创新人才定居的“广州优势”。

对于花都来说,生活成本低优势明显。“花都房价不高,城市也不拥堵,非常适合年轻人聚集在这里从事微商电商行业。”思埠集团董事长吴召国说。现在,这家从广佛边界地下室起步、最初只有3个人的微商企业,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便在花都发展成为拥有13层大厦的集团。

作为广州的“北大门”,花都一向以拥有“山、水、林、田、花”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土地资源而著称。今年花都更是提出,加强“城市黄金三角”规划建设,升级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尤其是教育医疗服务水平,增强枢纽型幸福美丽花都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优质人才资源流入花都。

记者了解到,花都今年将积极推进主城区CBD、花都湖南部片区、广州北站商务区“城市黄金三角”规划建设,打造兼具商务、交通、居住、文化、生态等多种功能的全新城市板块。同时,加快市民服务中心、新图书馆、区青少宫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教育配套方面,今年花都将启动2所优质民办学校,新建、扩建15间公办学校和12间公办幼儿园,引进1所市属公办名校以及一批名校长、名教师。

记者了解到,为让花都市民享受到市内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广州市教育局和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目前已经达成共识,合作共建广东广雅中学花都校区项目。

而在医疗服务方面,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将于今年6月份动工建设。据介绍,该医院将设置学科门类齐全的临床综合门诊、急诊、住院服务及配套完善的医疗技术学科,重点建设内分泌、心血管、肿瘤放化疗等专科,并设有临床研究中心设施。此外,花都还将重点在西部先进制造业产业带加快完善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

■花都投资推介会拟签约项目简介

第一批:先进制造产业项目

元通座椅(国利)项目

法雷奥耐路志项目

阿尔特汽车技术项目

瑞道磷酸铁锂电池项目

第二批:绿色基金项目

棕榈绿色基金项目

第三批:绿色产业项目

薛航飞行员模拟机培训项目

优尼康通项目

九州通医药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项目

玖的VR项目

兴业银行项目

富力环球贸易港项目

香港贸发局项目

第四批:总部及商贸项目

东风启辰公司项目

棕榈总部项目

中建四局一公司项目

中铁建华南总部项目

第五批:城市功能配套项目

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项目

广东广雅中学花都校区项目

金域医学检验中心项目

青少宫、图书馆、大剧院项目

第六批:枢纽网络型城市项目

广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建设项目广州北站至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快速通道项目

■数读

在过去一年,花都区新增注册企业6687家,同比增长34.82%,注册资本222.8928亿元,同比增长39.01%。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11家,同比增长49.85%。

其中,重点项目包括:中铁房地产集团华南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广州国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万达体育产业(广州)有限公司(外资)(注册资本10亿元)、广东美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等。

创新主体培育方面,去年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3家、市科技小巨人企业130家、市企业研发机构94家,分别增长125.6%、89.7%、224.1%;新增科技孵化器9家、创客空间7家,入驻企业495家。花都先进制造业园区纳入广州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

花都区区长叶志良:

花都“绿色发展”前景无限

当前,花都申请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即将获批。以此为契机,花都要如何发展绿色金融服务,培育壮大绿色产业,使绿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对此,记者采访了花都区区长叶志良。

记者: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花都将有哪些利好?

叶志良: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即将获批,花都将在管理权限、财政税收、金融创新等获得国家、省、市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绿色信贷、绿色企业上市、外汇管理、国际合作等方面,确保试验区的各项功能落地生根。

接下来,绿色金融将成为花都最大的优势和亮点,有效吸引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以及绿色企业进驻落户,创新类企业和项目、传统企业绿色升级、企业上市并购将得到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一方面,我们将加强金融招商引资,加快建设绿色金融街,吸引绿色企业和交易平台进驻,今年实现注册资金规模100亿元、税收10亿元的目标,打造全国绿色金融创新高地。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推进“资本+产业”的产融结合新模式,发挥绿色金融资本纽带作用,重点整合来自国内外的低碳、环保节能、循环发展、大健康、新能源等绿色企业到花都落地发展,大力扶持绿色企业通过绿色IPO、借壳上市、上市公司并购等方式对接资本市场,尽快形成绿色产业集聚效应。

此外,我们将发挥土地区位优越、价格优惠、性价比高的优势,统筹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引导企业向同类产业或配套产业相对集中的园区集聚,按照规划优、配套齐、功能全的思路,高标准打造现代化的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按照企业发展需要,完善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园区绿化水平,建设“建筑高低错落、配套高端齐备、形象精致靓丽”的新型产业社区,为绿色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载体。

记者:绿色金融如何为绿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叶志良:以绿色金融为支撑,花都将积极打造辐射华南地区的绿色产业发展集聚区,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航空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花都亦将发挥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政策洼地效应,吸引国际采购商、供货商、设计企业、供应链金融企业等进驻,扩大对外贸易,助推商贸业转型升级。

此外,以广州花都文旅城、万达体育总部为带动,整合优势旅游资源,结合特色小镇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成为花都的重要产业。花都还将加大传统企业绿色改造力度,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基金、绿色贷款贴息等绿色金融业务,支持皮具、声光电、珠宝、服饰等传统制造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以绿色产业助推绿色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实现绿色发展积蓄强大发展后劲。

作为政府,我们将竭尽所能为企业发展营造一流优质的营商环境,大力弘扬“马上办,马上干”的工作作风,想方设法破解制约工作效率的重点、难点问题,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打造“审批事项最少、环节最简、效率最高”的区域。此外,努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真诚主动与企业家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花都成为企业发展壮大、赢取市场的桥头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