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多天,40多个项目签约落户,GE、百济神州、宝能、雪松等50多个投资额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正逐步落实……今年上半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招商工作成绩单相当抢眼,600余家企业从全球来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排队”洽谈合作,不少还是世界500强、央企及中国企业500强。这背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功不可没。
全省首创设立政策兑现窗口
作为广州市最强招商“尖兵”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用一波“组合拳”打响招商引资,力度和规模可谓前所未有。
年初,该区出台四个“黄金10条”产业政策,6月又正式发布“风投10条”,设立高达100亿元的风投引导基金,基金规模全国领先。
更关键的是,这些政策都不是开空头支票。该区在全省首创设立政策兑现窗口,一门式受理所有政策兑现申请,34个工作日内完成政策兑现。同时让企业有精准的可预期时间,提前有效做好资金安排,节约财务成本,确保每一分补贴钱都最大化地用到推动企业发展的刀刃上。
目前,政策已兑现了1020家次企业7.8亿扶持资金,真正为企业降本减负。
截至2017年上半年,外资引进势头平稳,全区引资外资45个,合同外资12.0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57亿美元,同比增长6.02%;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位居全市首位,占全市比重约40%。新注册内资项目增长3倍。
从立项到动工只要30个工作日
在行政审批改革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创造了很多“奇迹”: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动工的审批时间,属企业投资的,从原来110个工作日缩短至30个;属财政投资的,从原来466个工作日缩短至120个。迈出了“1个月审批、3个月交地、6个月动工”的快节奏
上周五,广州营业收入最大的民企雪松控股的总部项目动工,据了解,从项目洽谈到动工不到半年,从拍地到动工不到两个月。雪松控股张劲董事长感慨:“政府优质服务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去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引进日本爱丽思多品类快消品生产基地项目,也是快到飞起——从初次接触到开工建设,仅用了5个月时间。原来,区里建立了投资促进、财政、规划国土、行政审批、市场监管、企业筹建等多个部门及招商单位共同参与的攻坚小组,及时沟通各类问题,共同为引进项目“简政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