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 > 招商引资 > 各区发展 > 增城区

增城平均每天诞生17家企业

  • 2017-01-20
  • 来源:南方日报
  • 分享到
  • -

投资610亿元的富士康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签约落户,总投资超过45亿元的珠江国际智能科技产业园奠基,拥揽7大轨道交通的广州东部交通枢纽项目“正负零”主体建筑封顶……岁末年初,增城迈开发展新步伐。

截至目前,增城新引进43.6亿元的华电项目、15亿元的中汽技术研究中心华南总部等90个优质项目,投资总额962亿元;储备日立汽车系统电机项目等在谈项目85个,投资总额472亿元,预计年产值994亿元。

一批批枢纽型、创新型项目纷纷落户增城,打开新的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政治生态环境的增城,在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的关键时期迸发出全新的动能。

▶50天效率

主动“敲门”向巨头招商

19日,增城“两会”闭幕,会上透露重要信息:今年增城全力服务富士康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按照时间节点,加快推进项目立项、环评审批,确保项目3月1日开工建设。

去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广州改革开放以来单笔投资额最大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富士康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签约落户增城。

这个投资610亿元,年产值920亿元的龙头项目从意向到落地仅仅不到50天时间。高效率的招商速度背后是增城区位、产业的吸引力,也是政府不断提升的服务能力。

在增城开发区,中汽技术研究中心华南总部(下简称“中汽研”)正在加快施工。从天津到广州,中汽研落子增城要打造“精华版”的华南总部基地。中汽研将在增城开发区建立以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检验检测为核心的区域性总部,构建包括汽车检测认证、技术咨询、汽车产业大数据等功能平台。

增城区商务局副局长李友三告诉记者,增城作为广州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每年数以万计的汽车需要送到日本、天津或上海等地进行各类检测,通过后才能投入市场,长途运输费时费力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位于天津的中汽技术研究中心准备设立华南总部,我们提前筹划多次到访天津。”李友三说,招商组去年连续拜访中汽研高层,从广州到天津,直接敲门招商,向龙头企业伸出橄榄枝。央企对投资10多亿元建立华南总部的项目非常慎重,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增城在多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这既是被我们的诚意所打动,也是被营商环境所吸引。”他说。

去年以来,增城无缝对接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从注册登记、特种设备登记、标准化项目资助等方面安排专人实行领办、帮办、速办、特办、跟踪办服务,华电冷热电三联供、北汽新能源汽车等12家区重点引进项目成功落户,注册资金亿元以上企业新增15户,并设立广州市唯一一个外资注册登记绿色通道,无需预约即可办理外资注册登记业务。

增城还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营改增”等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据估算,到2016年底,全区企业减负约22.44亿元,企业综合成本较2014年下降5%—8%。

龙头项目落户进一步激发了区域的创业创新动力和活力。数据显示,去年增城新发展市场主体16516户,注册资本205.93亿元,同比2015年分别增长37.7%和62.56%,日均新发展市场主体约65户,较2015年增加20户。其中内资企业增速最快,新发展6180家,平均每天新注册17家企业,新增注册资本197.93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超七成。

▶绿色成果

生态环境提升区域软实力

踏入广州增城区派潭镇境内,一阵清风扑面而来,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空气中夹带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

“在农村和社区,我们聘请社会服务公司保洁。镇一级成立督查组,每天巡查,两天公布一次考评情况,考评结果与村干部绩效挂钩,从而进一步落实环境治理的基层责任。”派潭镇镇长张应泉说。

2016年初,派潭镇被国家住建部评为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年底通过全国爱卫会的复检考评,成为全区第一个即将授牌的国家卫生镇;同时被省林业厅评为全省第一批、广州市第一个森林小镇。

派潭镇只是增城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建设的缩影。挂绿湖滨水景观带、石滩镇樱花大道、清水湖紫荆园、小楼镇桃花园、二龙山薰衣草世界、大埔围花海、增派公路杜鹃花……一批优质赏花点晋升“网红”刷爆朋友圈,成为市民游客踏青的好去处。

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丰硕的“绿色”成果。据统计,去年增城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39天,占比92.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72,在全市11个区排名第二位;落实207条河道(涌)河长责任制,完成267条、642公里河道(涌)的清淤疏浚,推进永和河等8条黑臭河涌整治;派潭、正果、小楼通过国家卫生镇技术评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已成为增城的区域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在建设为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的路上,增城步伐明显加快。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城打出一套“组合拳”。去年是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二合一”的第一年,区城管局对全区进行日常清扫保洁作业的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对辖区内高快速路、国道、省道等重要地段及江河湖泊水面等可视范围内的市容环境卫生开展专项巡查整治,区与区、镇与街、村与村交界的盲点变成治理重点。全年累计出动10279人次、1876车次,清理垃圾近4000吨。

“城市面貌要大发展,人居环境要提升,不仅全方位进行‘布控’,更要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增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增城已建成挂绿湖环湖绿道,新建31.3公里绿道以及正果蒙花布、小楼东西境等4个森林公园和1个湿地公园,建设生态景观林带15公里,新增生态公益林1.5万亩,完成速生丰产林退出和改造1.5万亩。

“增城将加快构建以‘一江两河三山’为主核的生态走廊,系统推进城镇建设、水系治理、景观绿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增城区有关负责人说。

▶风清气正

为实干者鼓劲

19日,张应泉刚开完会,便带领招商组陪同富力地产代表下村,观察用地准备和设施建设进展,并现场为企业作出解答。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引进品牌企业、促进项目落地成为派潭镇的中心工作。

实干的派潭镇引来商机。广州富力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疗中心携手在派潭高滩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国际健康中心。目前项目正在进行签约前期准备工作,一期用地约200亩,总投资约60亿元。

“我们已赴北京、天津、杭州等地开展上门招商14次,伴随交通枢纽的成形,将有更多大型企业来派潭考察投资。”张应泉信心满满。

2016年12月31日,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工地现场,“正负零”主体建筑正式封顶。广州东部交通枢纽项目未来拥揽7大轨道交通,汇集高铁、轻轨、地铁及一体化公交网络系统,串联整个珠三角经济,预计每日汇聚45万客流。今年底,地铁13号线将要开通,天河到增城新塘只需30分钟。眼下,增城正以广州三大战略枢纽建设资源向东部倾斜为契机,努力建设“陆海空”立体式交通枢纽。

随着交通提速而带来的时空转换,广州东部正在迈向快速联通的全新格局。一批政治坚定、群众认可度高、经过基层历练的干部走上重要岗位,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正在增城逐步落地生根。

2016年第四季度,增城几乎每天都有重大项目落地或启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动全社会形成创新实干的浓厚氛围。增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实干成就未来,崇尚实干、狠抓落实,为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作出更大贡献。”

站在新的起点上,增城未来的发展蓝图已经展开——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异的区位条件,增城将围绕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总目标,努力打造广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成为推动广州发展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