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上半年,市协作系统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以打造华南交通枢纽、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目标,按照年度计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201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5年是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收官之年。全市各帮扶单位多方筹措帮扶资金、大力推进帮扶项目,截止6月底,我市累计筹集帮扶资金共18.58亿元,平均每村701.06万元(如不包括当地各级财政行业扶持资金,我市累计筹集帮扶资金共11.81亿元,平均每村445.66万元)。已投入使用帮扶资金16.84亿元,其中到户2.31亿元,到村14.54亿元。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村达到13.70万元,与2012年末相比增收13.11万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8923元,与2012年末相比人均增收6144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率达到99.92%。
一是把精准扶贫作为重要抓手。为了进一步建立瞄准机制,市“双到”办、驻三市工作队、驻县(镇)工作组,多层次、多批次组织专题业务培训,把建档立卡、到村到户帮扶台帐、制定规划计划、数据统计等基础性工作作为培训重点,帮助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迅速完成基础性工作,为精准扶贫创造条件。同时,为了精准地跟踪全市扶贫工作动态,2015年我们继续实施双月统计工作制度,及时掌握扶贫工作的详尽进展情况,为领导决策、统筹协调、平衡推进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大力筹措帮扶资金。第二轮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在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下,各帮扶单位通过单位自筹、争取当地行业扶持资金、社会募捐、金融信贷等多渠道筹集帮扶资金,确保了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三是扎实推进帮扶项目。各帮扶单位千方百计谋发展,在条件艰苦、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着力发展短、长期相结合的且具有“造血”能力的帮扶项目,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提供支撑。
四是着力扶持民生工程。我市对口帮扶的贫困村大部分位于偏远山区,通信、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较差,贫困村村民居住条件比较落后,为了改善贫困村的人文村居条件,各帮扶单位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利用有限的帮扶资金,着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经过两年来的帮扶,我市对口帮扶的265个贫困村村居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受到当地群众一致认可。
五是灵活开展巡查督办。为全面推进全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均衡发展,市“双到”办会同驻三市工作队采取巡查、走访、数据跟踪等多种形式,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督办,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典型,查找问题,及时地督促相对滞后的帮扶单位迎头赶上。2015年6月开始,派出4个巡查组,分赴梅州、湛江、清远三市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巡查。
(二)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工作进展顺利
2015年上半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不断深化对口支援西藏波密县、重庆巫山县和对口帮扶广西百色市、贵州黔南州工作,全面启动对口支援四川甘孜的工作,不断加强对口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工作。
一是因地制宜完善方案。我市各单位经过认真调研和反复协调,确保“十二·五”时期的帮扶规划和三年计划顺利实施。骆蔚峰副市长于2015年4月14日-16日率市府办公厅、市协作办、教育局、卫生计生委,及广药集团、广州风行集团负责同志前往林芝地区波密县慰问我市援藏干部,并深入实地开展考察调研,就职业技术教育、医疗卫生帮扶等工作研究提出了具体措施。
二是认真遴选帮扶项目。2015年上半年,我市安排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地区财政专项帮扶资金具体为:西藏波密县10516万元上解省统筹,广西百色市1050万元、贵州黔南州3400万元、巫山项目资金待申报。此外,我市各区各部门也不断加大力筹集帮扶资金,用于支持当地民生、教育、交通、水利等项目建设。为使帮扶资金效益最大化,市协作办认真把好帮扶项目遴选关,保障用好每一分钱。目前百色和黔南州的帮扶项目正在筛选中。
三是不断创新帮扶模式。一是开展区县结对。我市各区(市)与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地区各县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在干部培训、跟班学习、挂职锻炼、教育帮扶、经贸合作、基础建设等多个方面进一步落实帮扶工作;二是开展部门结对。我市教育、民政、旅游、农业、科技等各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在教育、民生、农业、旅游等领域进行切实有效的帮扶。我市通过市与市(州)、区(市)与县、部门与部门的形式开展结对帮扶的多元化帮扶模式,有效地整合了全市的资源和力量,帮扶工作不断深化,帮扶领域不断拓宽,形成了我市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工作的良好态势。
四是加强干部人才培训。按照国家发改委下达的“东部城市对口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的工作部署,我市继续与中山大学合作,做好东部城市对口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做好贵州黔南州干部培训各一期。为提升黔南州旅游服务质量水平,我办于2015年6月份组织教师和专家协助黔南州开展“农家乐”专题培训。
五是全面启动援川工作。对口支援四川甘孜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藏区保持和谐稳定的战略部署。今年2月,省明确由我市对口支援四川省甘孜州的炉霍、色达和新龙三个县。我市已于2015年6月份组织市政府代表团赴甘孜州开展对口支援对接工作,并就下一步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和部署。
(三)区域合作交流有新拓展
一是积极参与做好“新常态新机遇2015年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和产业转移分论坛工作。2015年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期间,我办积极参与大会会务、组织协调工作。并牵头举办了黔南州、清远、梅州三地产业转移商机推介分论坛工作,先后共邀请了60多家企业参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是依托国内重大经贸洽谈活动,为广州企业拓展市场提供商机。上半年,先后组织了8个广州市政府代表团、经贸代表团,赴国内多个城市开展经贸洽谈、考察交流活动,为广州企业名优产品拓展国内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搭建平台。同时,我办积极协助国内各地来穗举办招商项目推介会、投资说明会、新闻发布会、参观考察企业等各类活动。今年上半年共协助组织各类招商推介活动及参观考察活动共约18场次,组织广州市企业参会380多人次。
三是不断深化与泛珠三角区域和高铁沿线城市交流合作。以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开放战略为契机,拟定我市高铁沿线城市合作发展工作方案,并推动成立广州市高铁经济带沿线城市战略合作发展领导小组方案,加强高铁沿线城市经贸合作交流。2015年上半年先后组织120余家企业、商会协会赴湖南衡阳、云南楚雄州、贵州黔南州、广西梧州等高铁沿线城市进行经贸合作和产业对接。并于6月11日与梧州市签署了《广州市—梧州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推动两市在交通枢纽、产业发展、旅游合作、市场环境等领域深入开展合作。
(四)努力提高驻穗机构日常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主动协助清理规范驻穗机构。发文摸查政府及行政部门驻穗办集体户口情况,收集、整理我市清理现有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工作情况。并分别组织召开了本省县级、地级市政府驻穗办“清理规范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工作座谈会”,研讨和听取有关单位的意见,为下一步做好清理规范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工作做准备。二是解决驻穗机构历史遗留问题。努力争取市政府的支持,与越秀区城管委、广州及荔湾区房管局协调河南省商务厅办历史遗留问题。三是组织学习交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为配合我市统计局在今年“春交会”期间开展的对国内来宾在穗消费抽样调查工作,并4月10日组织12个驻穗机构、酒店(宾馆)的相关工作负责人召开了专项工作座谈会,了解相关信息。应番禺区经贸促进局的请求,我办协助邀请了高铁沿线的10个驻穗办参加番禺区委、区政府于3月26日举办的“广州南站商务区和中国国际酒类商品交易中心投资推介会”。四是做好对外服务窗口的日常服务管理工作。截止到6月底,共完成驻穗机构设立备案11项,变更23项,撤销13项。
(五)扎实做好第23届广州博览会前期准备工作
第23届广博会计划于8月28日-31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举办,预计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展位约4800个。招展工作是广博会成功举办的基础,我办早策划、早启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不断加强市场化运作。一方面稳定政府展位,继续和市经贸委、科信局、农业局、文广新局、外办、台办、旅游局、侨办、侨联、工商联及12个区(市)保持密切的沟通,确保各自完成今年计划的招展任务;另一方面持续加强市场化经营,和泰国领事馆、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广州展盟展览公司等单位合作,扩大海外展位的规模。与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宇康展览有限公司、广州市会展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广州环球搏毅展览公司、广州房地产协会等公司协会共同合作,提升市场化专业化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帮扶村劳动力流失问题。部分帮扶村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留置村中的劳动力大幅减少,出现严重的“空心村”。致使帮扶项目难以推进,影响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最终考核成绩。二是各单位帮扶工作进展不平衡。具体表现在资金投入不平衡、工作进度不平衡、工作成效不平衡。
(二)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组织企业赴西藏波密县、三峡库区巫山县、广西百色市考察的数量不足;二是协调市领导赴重点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地区考察检查指导工作的力度有待加强。
三、201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5年下半年我办将继续以打造华南交通枢纽、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目标,全力以赴实施大开放、大协作、大帮扶战略,积极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协作工作新路子,努力为我市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作贡献。
(一)整合资源“冲刺”,迎接第二轮“双到”工作总考
继续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策略,加大巡查督办力度,整体推进全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确保265个帮扶村和4个重点贫困县顺利通过省的考核验收。与此同时,着手谋划2016-2018年第三轮扶贫开发对口帮扶工作,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为建立长效脱贫机制提早做好准备工作。
(二)加强调查研究,科学谋划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及培训工作
着手谋划下一个五年对口帮扶规划纲要,编制出切实可行的帮扶年度计划。进一步巩固“区县结对、部门结对、镇街结对”成果,不断拓宽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工作的领域。继续开展东部城市支持西部地区、我市对口帮扶地区人才培训,扩大赴“送教上门”活动的范围。完成国务院扶贫办交给广州的对口帮扶工作任务。
(三)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扎实推进国内区域合作工作
发挥广州中心城市作用,加大与周边城市的融合力度,全力推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按照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推动泛珠三角地区经贸合作,通过建立泛珠三角城市间的沟通交流机制,构建多层次的合作载体。大力挖掘广州商会协会等有效资源,以企业经贸合作为牵引,全面加强高铁经济带城市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方面合作。
(四)探索市场运营规律,推进广博会市场化发展
办好第23届广州博览会,努力增加商业招展的面积,加大境外招展的力度。着手筹备成立广州博览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博览会市场化的新路子,使广博会进一步迈向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更具发展活力。
(五)扎实做好驻穗机构服务管理工作
积极配合派出地政府,有步骤的推进县级政府驻穗办事机构和市、县两级政府职能部门驻穗办事机构撤销整顿工作,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工作效能,推动驻穗办事机构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分类管理,按照政府驻穗机构、企业驻穗机构进行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服务。继续开展定期走访活动,并建立联系人制度,随时可进行联络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