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下午,我省召开市县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梳理和公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我办张文涛主任参加会议,并介绍了我市关于开展公共服务事项清理和规范工作有关情况。
近两年,我市结合“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和实施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惠民试点城市项目,综合施策、强力推进,在全市50个政府部门、群团组织以及11个区全面开展公共服务事项清理和规范工作,大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重塑广州营商环境新优势。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谋划推进
今年8月,广州印发《广州市2017年清理和规范公共服务事项工作方案》,按照“统一标准、条块结合、分批实施”的原则,全面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统一管理。目前,广州已对各部门梳理出的597项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审查,清理出因文件失效等原因需取消的28项。
坚持问题导向,促进服务下沉
今年,广州有5个部门126项市级公共服务事项将调整由各区实施,实现劳动就业、社保、医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全面下沉到各个区和镇街办理。
广州选取人社、公安、民政、卫计4个面向基层办理事项较多、有一定基础的部门先行先试,目前,已初步梳理出第一批纳入市区统一标准管理的事项205项,为广州下一步推进更多直接面向基层企业群众、量大面广的事项实现“同城通办”奠定了基础。
创新运行机制,全面规范管理
为了实现事项标准化管理,广州还制定了《广州市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统一管理办法(试行)》,并印发《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编写规范》,将所有公共服务事项纳入全市统一的“广州市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实现对事项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
强化技术支撑,提升改革成效
为促进办事部门公共服务相互衔接,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广州依托一卡、一号、一格、一网、一窗“五个一”社会治理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将公共服务事项纳入“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集成服务模式,并拓展电子证照应用范围,推动信息共享互认和办事材料精简。
下一步,广州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进一步破除制约创业创新的各种壁垒,将群众反映的公共服务“堵点”“痛点”“难点”作为改进工作、优化服务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探索建立“群众点菜”的新机制,让群众在每一项公共服务事项办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和便利,大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