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供销合作简报
[2018]第25期
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室
穗府办准印证字[2013]第73号
目 录
供销社粤来粤好农合联加强三种能力建设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及培训
简讯3则
【他山之石】浙江金华:农村垃圾分类顺利推行的秘诀
供销社粤来粤好农合联加强三种能力建设
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2015年,东涌供销社联合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成立南沙区粤来粤好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农合联),采用“供销社+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发展,逐步显现出独特的组织优势和经营优势,成为该区乡村产业兴旺的新动能。目前,该农合联对接机团单位38家、服务3000多人,业务范围由广州拓展到东莞、深圳,月配送额近250万元,利润20多万元。仅今年上半年,已有两家大型食材配送企业向该农合联提出收购和股权投资意向,先后吸引了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加入。粤来粤好农合联发展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经营服务能力建设,夯实产销对接基础
一是将分散在成员社中的农产品销售、农机、农资、饲料等4个专业公司统一整合到农合联,成立由专业公司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农合联核心经营团队,保证了农合联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在农合联经营场地建立名优特农产品品牌店,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产品和季节性产品提供展示展销服务,打造农产品品牌。三是农合联新建冷链仓储室和检验检测室,安装农产品安全溯源系统、提供农产品溯源服务,提高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二、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由东涌供销社安排、聘请专职人员,向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指导,帮助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实体化运营。近年来,共指导世丰虾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5个成员社获评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指导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等8个成员社获评创业示范基地3个、创业示范点8个。二是东涌供销社派出专业财务人员驻点农合联,推动农合联和成员社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税务办理、统一农机补贴申请办理、统一制作示范社申请资料等“四统一”,实现业务管理集约化。三年来,共办理农业补贴申请46个、补贴金额800多万元,共申请示范扶持资金和农合联扶持资金11笔、扶持金额210万元。
三、加强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提高联合合作水平
一是大力组织培训。每年不定期对社员进行技术辅导和培训,内容包括市场信息与品牌打造、种养殖技术培训、大棚种植、肥水一体化种植、冬棚养殖技术、鱼塘清理方法、药物科学使用等。理事长、副理事还多次到每户社员鱼塘现场指导,传授新的养殖技术。农合联成立3年共组织培训28场,培训人员1200多人次。二是做好“三统一和两认证”工作。农合联成立专业部门,聘请专职人员负责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产品销售,协助成员社申请无公害和绿色认证。农合联共申请养殖技术专利5项、注册商标6个、无公害认证8个。
供销合作社强化农合联三种能力建设,有效提高农合联的带动能力,解决了单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想解决而不好解决的难题,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合作、共同发展,探索出一条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的新模式。 (合作指导部门)
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工作动员及培训
李洁明副主任强调,生活垃圾涉及千家万户,是事关大家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大事;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打赢垃圾治理攻坚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迫切要求,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工作。
一是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二是要强化责任担当。机关要发挥率先垂范的作用,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并指导和督促企业的垃圾分类工作。三是要加强协同配合,加强分类指导,创新方式方法,浓厚分类氛围,努力提高分类质量。四是要加强督查考核,建立健全目标考核责任制,实施目标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建立通报、约谈制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市供销总社再生资源管理处调研员曹建华对《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广州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机关生活垃圾分类绩效考核方案的通知》和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流程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带领与会人员共同学习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操作方法。
此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市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并带动周围居民努力减少环境污染,共建美好家园。 (再生资源管理处)
【简讯】
市供销总社陈清文副主任带队检查督导安全生产工作
天河区沙河供销合作社与对口帮扶兴宁优质农产品企业成功实现产销对接 为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天河区供销联社沙河供销合作社积极与挂点扶贫工作点兴宁市携手合作,
(天河区供销联社)
广州古玩城举办“端午节”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今年端午小长假恰逢父亲节,广州古玩城联合广州市民协、荔湾区民协、荔湾区盲协、兔爸学堂等单位共同举办“2018双节同庆主题活动”。古玩城围绕荔枝湾景区“五月五·龙船鼓”主体活动部署,凸显文化传承的主题,巧妙借助“端午节”、“父亲节”双节同庆的契机,安排了“父亲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分享论坛、“亲子同绘关公脸谱”、“心灵手巧,描绘人生”、“盲人技艺展示”等活动环节,期间穿插旗袍舞、传统相声、武术表演,吸引了众多家长带着小朋友参与活动。通过轻松、喜庆的活动形式,让参与者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广州古玩城坚持利用传统节庆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主题活动,把文化传承落在实处,得到了市民街坊的高度认可。
(古玩城公司)
【他山之石】
浙江金华:农村垃圾分类顺利推行的秘诀 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已覆盖了金华市100%的乡镇和98%的行政村,垃圾减量80%以上。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金华的做法农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
做得好不好,只用手机扫一扫。每户人家门前摆放着两只垃圾桶,一只放可腐烂垃圾,一只放不可腐烂垃圾。每只垃圾桶都是“私人定制”,上面贴着对应每一户信息的专属二维码。扫描垃圾桶上的二维码就能跳出农户的信息和本月已查次数,还可以按3个选项打分,分别是分类合理、主动投放、桶身清洁,共有好、中、差3个标准,将检查情况拍照上传到后台,就能完成一次评分。在每户门前设公示牌,标明农户姓名、户人口数及联系党员姓名,巡检员按‘好、中、差’分类,录入智能化垃圾分类考核管理系统,并分别用绿、黄、红三色进行标志公示,实现村对户精细化管理。
接地气的“二次四分”法。农村垃圾分类之所以能在这里迅速推行开来,主要是因为“二次四分”法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二次四分”法以垃圾能否腐烂为标准,初次分成“会烂”和“不会烂”两类;各户垃圾收集后,村保洁员再进行二次分类,纠正农户分类中的错误;会烂垃圾就地进入阳光堆肥房,而不会烂垃圾则以“可否回收”为标准,分为“好卖”与“不好卖”两类,好卖垃圾则由可再生资源公司回收,不好卖垃圾按原模式经乡镇转运后由县(市、区)统一处理。这样的分类模式,既解决了农户一次分类不到位的问题,又减少了末端垃圾的总量,还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目前经过“二次四分”,能将垃圾减量80%至90%。农村垃圾分类只是第一步,村中的垃圾经过垃圾分拣员的收集之后,会集中运到建在村子附近的阳光堆肥房。会烂的垃圾倒入一个窗口进行阳光堆肥;之后对不会烂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把可利用的纸壳、矿泉水瓶等拣出来丢入第二个窗口,等待专人回收;剩下的普通垃圾则扔进第三个窗口,等待运往垃圾填埋点。
方便实惠是硬道理。对可腐烂垃圾,金华大部分地方建设了一村一终端的阳光堆肥房,也有的采取“多村合建”“村企共建”等方式。一些村庄相对集中的乡镇,配套的则是机器堆肥房。一吨垃圾,经堆肥房处理后,可获得0.2吨至0.3吨有机肥,这种有机肥,氮磷钾含量都很高,拿来种蔬菜水果特别好,村民都用这种肥料来种火龙果,因而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根据测算,以500个行政村、30万人口的中等县为例,阳光堆肥房总投入约5600万元,分3到5年到位。后续运行维护,政府以人均80元标准补助,每年支出约2400万元。而分类垃圾桶、垃圾车几年才更新,镇村基本可自我消化。如此一来,运行七八年所节约的成本,基本可抵销一次性投入。长远看,政府支出总成本还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