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心路
对待残障群体的态度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友好程度。在广州,不少地名见证了这座城市百年以来对残障群体的平等和包容。其中,位于芳村大道东北侧的明心路原名明心里,1927年扩建为路,称明心路。“明心”之名,寄托了人们对视障人士的美好期盼,希望目难视物的孩子们依旧可以明心见性。而这一切,都源于创办于此处的华南地区第一个盲童学校——明心书院。
明心书院旧址
1889年,博济医院的一位医生在医院内收养失明幼女4人,送入医院附设的女塾读书,又租赁房舍设立明心瞽目学校,此后又不断添建校舍,于1910年9月建成颇具规模的明心书院。
作为华南地区第一个盲童学校,这里向盲童授盲文,传技艺,教文化,练体魄,得到当时广州教育局的支持和资助,后来兼收男童,使越来越多失明孩子获得教育和成长的机会,成为广州特殊教育的萌芽。1951年10月,明心学校由广州相关部门接管,后发展成广州市盲童学校,迁往沙河天平架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