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年古树敞开神秘龙门

  • 听全文
  • 2022-05-16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龙门”是古树最显著的特征。

  古树名片

  “龙门古树”:一级古树,估测树龄713岁,树高16米,胸围630厘米,平均冠幅14.5米,东西冠幅17米,南北冠幅12米。位于南沙区黄阁镇东里村村委会文明巷四横19号

  古树历史

  在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东里村的鸡谷山麓,纵横交错的农村民居群中,有一棵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的古老榕树。元末明初扎根在“东溪”门楼上的这棵树,在7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形成了“古榕包门楼”的奇观,当地人将树下门洞称为“榕门”,因“榕”与“龙”音相近,也被称为“龙门古树”。

  700多年岁月流转,往日的滩涂早已变作今天热闹繁华的村镇,但除夕夜孩童结伴到树下“社公坛”“卖懒”的广府年俗却保留了下来,祈求来年勤劳聪明、平安健康。

  如今,通往龙门古树的村巷被命名为“榕树巷”,龙门古树成了村里的“地标”,东里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长寿村。在村民心中,无论经历多少岁月,这棵“福树”一直在庇护着这个小小的村落繁衍昌盛。

  古树气根包门楼

  年深长成龙门洞

  在东里村,神奇的“龙门古树”是村里最著名的“地标”。沿着狭窄的“榕树巷”一路向前缓行,穿过纵横交错的农村民居群,龙门古树突然出现在眼前。古树庞大的躯干活像擎天巨人,婆娑的枝叶闪闪发亮,形成了一把翠绿又巨大的太阳伞。

  最为神奇的是,粗大的树干基部形成一个“门”洞,两人并排可以通过。由于天然形成,“龙门”树干一侧比较宽,一侧比较窄,但都要数人拉手才能将其围住。

  “这棵树是村里的福树,元末明初就生长在这里了。”黄阁中学党支部副书记麦胜天是土生土长的黄阁人,如今他是村里的古树巡树人,对这棵古树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榕树自他出生以来就扎根于“东溪”门楼之上。“榕树又叫千根树,枝干上会生出密密麻麻的气根,只要有空气和水分就能生长。这棵古树最初估计是掉在门楼顶上的一颗种子,在没人留意的时候,就慢慢长成一株小树苗。”岁月更迭,古榕树根顺着门楼两侧深入泥土,越长越大。久而久之,树干和门楼就融为一体。大树躯干把一座门楼包裹起来,形成了“古榕包门楼”的奇观。当地人称为“榕门”,因“榕”与“龙”音相近,也被称为“龙门古树”。

  “这棵树就长在半山古道上,这里有不少古道、古民居地基。”81岁的村民麦务光“光叔”带着记者寻找村里的古迹,指着一道道古老的泥墙地基诉说着岁月的变迁。据介绍,这座门楼之所以叫做东溪门楼,就是因为地处东里村和莲溪村交界处,是当时连接东里村、杨树仔、莲溪村等地的交通要道。

81岁的“光叔”在讲述古树历史。

  “700年前的黄阁,望出去是一片汪洋,沿着古榕树下的古道可以到达珠江口的茫茫大海。”麦胜天讲到,门楼在数百年前具有海防功能。也不知是什么年代,出海口逐渐向珠江口外推移,门楼离大海越来越远,海防功能渐弱。明清时期,由于东溪门楼的山路崎岖难行,一般人进出村口都改道而行,无形中给榕树生长留下了很大的空间,直至最后,门楼消失了,榕树依然在原地茂盛地生长着。

  记者看到,如今门楼仅存一块刻着“东溪”二字的石牌匾和撑起石牌匾的、两条用泥土和少量砖垒筑而成的门框。石牌匾被榕树悬空“抓住”,石牌的“东”字已被树干缠住看不见了。而泥土门框则被细叶榕牢牢地包裹着。正因如此,这棵古树的树干基部形成一个“门”字。

  麦胜天记得小时候古榕树所处之地非常荒凉。“东溪门楼的地势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小时候周边没有高建筑,爬上树,就可以轻松远眺珠江的两个出海口。如今远眺皆为高楼大厦,一切都改变了。”麦胜天感叹:“这是时间推移的力量。700余年的漫长岁月,历史变迁,沧海桑田,昔日的偏僻荒凉早已变作今天的热闹繁华。”

  除夕孩童来“卖懒”

  卖完顺便钻“龙门”

  在东里村,每个村民知道:在龙门古树旁边有一石台,台上摆放着刻有“社稷之神”的石匾——这是黄阁人俗称的“社公”了。在民间故事中,社稷为土谷之神,土载育万物,谷养育万民,土、谷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因而也是社稷之本。

  “社公”带给黄阁人很多民间习俗。麦胜天谈起这些民间习俗如数家珍:在东里村,最深入人心的习俗,就是小孩子在除夕之夜去社公坛“卖懒”——“卖懒,卖懒,卖到年卅晚,人懒我唔懒。”这是广府传统年俗,也是东里村每个村民都熟悉的儿时歌谣。每到除夕夜,村里的孩童就唱着卖懒歌,结伴到树下社公坛去“卖懒买勤”。

  东里村的“卖懒买勤”融入了黄阁本土特色:在这里,孩子会提着灯笼,带上鸡蛋,呼朋唤友唱着歌一起去到社公坛前,将一个鸡蛋掰成两半,先将一半放在社公坛上,再吃掉剩下的一半。这样才算完成“卖懒买勤”这一仪式。卖完懒,孩子们会顺便穿“龙门”而过,在树下嬉戏,再各自散去。

  家住龙门古树旁边的麦志华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家里每个人都曾到树下社公坛前“卖过懒”。女儿阿宝是位“90后”美女,也在父母要求下跟着小伙伴一起去“卖懒”。阿宝说:“很好玩。卖懒就是把懒惰卖掉,买勤就是把勤劳买进来。老人说,‘卖懒’可以保佑新的一年小孩子勤劳、平安。”“卖懒”风俗饱含了百姓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个在大都市一度不容易看到的广府年俗,在小山村代代相传下来。

  伴随着古树长大的岁月里,除了“卖懒”,每个东里村人还有数不清的记忆。

  麦胜天小时最喜欢在树下抓萤火虫。当时山上流下一条小溪,水边古树吸引了很多萤火虫聚集,星星点点、漫天飞舞。“随便两手一抓,就能抓到。抓回家,晚上放到房间里,一闪一闪的非常漂亮。”

  大树的根须是女孩子们的最爱。她们将这些根须编成小辫子、小动物,悠闲地打发夏日午后时光。淘气的男孩子则总是喜欢揪着根须顺着龙门古树的树干爬上大树。“爬到三四米高的大树上,躺在枝丫上看天,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麦志华回忆,为此挨了妈妈不少唠叨,但是树上“探险秘境”总是吸引着他再次爬上去。

  也有淘气的孩子爬树时不小心摔下来。麦胜天回忆:“一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个男同学爬上三米多高的门楼,摔了下来。当时同学爸妈知道消息急坏了,害怕孩子就此摔傻了,就急匆匆赶去。结果,去到以后,他们发现小孩一点事都没有,担心就变成了生气,在树下展开‘男女混合双打’,一个孩子跑,两个大人追,热闹极了。其他孩子就在旁边起哄。”

  从此以后,每当出现有惊无险的事,村民就说“大树有灵”,这也是大树带给人们的心理安抚吧。

  东里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长寿村。约3500人的村落,90岁以上老人就有17个。麦志华的母亲已经91岁了,身体健康,耳聪目明,还能帮着做家务,平常最喜欢搬把小凳子在“龙门古树”的浓荫下乘凉、聊天。在村民心目中,无论经历多少岁月,这棵“福树”是美好幸福的象征,庇护着这个小小的村落繁荣发展,生生不息。

  生长受限树显小

  专家组团开处方

  作为南沙区唯一一株一级古树,龙门古树植根乡里700余年,黄阁民间对古树非常尊崇,认为古树是有灵性的,所以不会伤害古树。不仅如此,黄阁镇东里村、莲溪村村民与古树有着很深的感情,自发加入巡树队伍,村民成了“守树人”,发现古树有虫害等问题就及时上报。这些都出自黄阁人对古树木自发的、朴素的情感。

  由于榕树最初很长时间都生长在门楼上,缺乏泥土营养滋润,所以生长缓慢。如今古树的周围被民居环绕,生长空间受限,所以令这棵古树看上去比“树龄”要小。“很多三四百年的古榕都比这棵要大。”黄阁镇城乡建设和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士说,如何让古树越长越壮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古树已经有了专家团队,目前已经完成了专家会诊,开出了健康诊断报告。”据南沙区园林绿化局园林绿化处黄瑞麟介绍,目前由南沙区园林绿化局牵头多措并举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南沙邀请了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专家对该古树进行了健康诊断,下一步将根据专家意见,逐步推进一级古树复壮的工作,包括改善树下土壤状况,增加营养等,确保古树健康生长。

  黄瑞麟告诉记者,南沙已经完成“一树一档”摸查和建档工作。南沙区与镇(街)签订了《南沙区古树保护责任书》,明确属地管理职责,压实管理责任到人,保障全区的每棵古树名木都管护到位。同时加强古树名木的巡查力度,实现主管部门、镇(街)、第三方、村民的四级巡查机制,发现树木病害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处理。

  同时,广州市首支“树医生”专家团队已在南沙区正式成立,构建起古树名木保护的强大“智库”力量。南沙区定期组织“树医生”专家团队,对南沙区古树、古树以及公共绿地部分长势不良的树木进行健康诊断,通过对树木“望闻问切”,给出治疗建议,为后续做好相关保护工作提供宝贵的指导性意见。

  记者手记

  人与自然共同维系一方繁荣

  扎根在“东溪”门楼上的龙门古树,见证了当地从滩涂沙田到繁华村镇的历史变迁。无论从生态保护,还是历史文化来说,这棵古树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地标,值得我们去重视和爱护。

  在东里村,记者探访时看到,这里古树苍翠依旧,人树和谐共处。因为在这条村里,古树保护观念已然深入人心,蔚然成风。村民自发加入巡树队伍,每个村民都是“守树人”。在东里村人心目中,古树保护的观念不只是“保护一棵树”这么简单,而是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留住记忆,记住乡愁。从“卖懒买勤”的习俗,到儿时树下嬉戏玩耍的记忆,村民的“根”扎在树下,大树的根扎在村里。人和树,同根同源,彼此爱护,早已牵起一条不可分割的纽带,维系着这一方水土的繁荣。

  在快节奏的时代,有些习俗、文化也许很容易就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但因为有了古树,有了人,于是便有机会被一辈接一辈地传承下来,为老一辈人留住记忆,让后来人有迹可循。

  700年过去,龙门古树依然生机盎然,让人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记住了通往故乡的路,留住了悠悠乡愁。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将在古树的浓荫下继续焕发生机,展现无尽活力。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