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鸽’只是传说。”在梅州兴宁的“陈小鸽”养殖基地直播间外,背景板上的这句话尤为显眼。这个养殖基地就坐落在兴宁龙田镇碧园村,四面环山,这里确实流传着一个关于养鸽致富的“传说”。
肉鸽品牌产业链在孵化,小小的鸽子如今已成长为一个亿元以上的大产业
直播间里,一场“带货”直播彩排正在上演。鸽子汤、盐焗乳鸽、酱香乳鸽、红烧乳鸽、香辣乳鸽……桌上的鸽子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为了更好推销自己的鸽子产品,“陈小鸽”品牌创始人陈伟波灵机一动,请来3位特别“代言人”——当地3条贫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耿素芳便是其中之一。“辣哥辣妹,喜欢吃辣的一定不要错过这款又香又辣的香辣乳鸽,买它买它……”来自珠江实业集团的女驻村书记毫不怯场,卖力“带货”。
小小直播间顿时热闹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用略显生疏的“直播体”语言推销鸽子产品,目的只有一个:让“陈小鸽”这只承载着村民脱贫致富梦的鸽子一飞冲天,飞入寻常百姓家。
科技助力,数字农业监控平台上,显示着养殖鸽棚和光伏电板分布图
“陈小鸽”是85后返乡创业大学生陈伟波打造的肉鸽品牌。2010年,大学毕业的陈伟波辞去外企工作,回乡养鸽子,创立“陈小鸽”品牌。十年间,种鸽的养殖规模从3000对剧增到10万对,肉鸽年销量200万只。在推进金鸽养殖基地项目过程中,广州驻兴宁工作组引导广州帮扶的15条省定贫困村加入。
返乡创业的陈伟波将小小的鸽子慢慢做成了大品牌
钟会权(后)是当地的贫困户,目前正在鸽场工作的他打算学好这门技术,将来自己也从事肉鸽养殖
鸽棚顶上架上了光伏电板,首创了“农光互补”产业帮扶新模式
三位驻村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助力“陈小鸽”飞出山窝窝
小小的鸽子不仅圆了返乡青年的创业梦,也带动农户入股、就业、养殖,实现脱贫致富梦。
广梅指挥部倡导产业扶贫“村村联动”,广州驻兴宁扶贫工作组还在精准扶贫上做起“加法”,首创“农光互补”产业帮扶新模式。工作组发现养殖棚顶连片面积大、无遮挡,非常适合加盖光伏发电设施,便让鸽棚成功架上了光伏电板,天河帮扶的35条村都参与进来,共享帮扶成果。
如今,“陈小鸽”已从一个贫困村精准扶贫产业项目成长为一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陈伟波说:“我们有个最终目标,就是将企业打造成国内首家肉鸽行业上市公司,希望‘陈小鸽’能成为行业领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