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图说广州

万木草堂:近代闻名的“教育品牌”

  • 听全文
  • 2022-06-06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追根溯源

  广州古代书院

  岭南绚烂文化之花

  广州的古代书院,是岭南大地开出的绚烂文化之花。

  西汉末年,岭南学者陈钦北上师事黎阳(今河南浚县)人贾护学《春秋左氏传》。他学有渊源又有创见,曾向王莽传授经学。东汉初年,陈钦之子陈元继承家学,著有《左氏训诂》,被立为刚刚设立的古文经学博士之首。陈元之子陈坚卿也传父之业,祖孙三代称为“三陈”。三陈之成就虽然在岭北,但对岭南学术尤其是经学的研究却很深远。东汉,番禺人杨孚著《异物志》,成为我国最早关于地区性物产资源的专著。

万木草堂敞亮的天井式院落,东北角有一座康有为和梁启超的雕像

  北宋增城人崔与之,号菊坡,是岭南人中由太学生考中进士的第一人,被文天祥誉为“盛德清风,跨映一代”。他倡导的经世致用学问在岭南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学术流派——菊坡学派。

  南宋是广州书院产生之始。当时广州至少有多所书院,即禺山书院、番山书院、萝坑精舍(即玉岩书院)、濂溪书院。如果再加上建院时间尚存疑的菊坡书院,则起码有五所。

  入明,岭南著名的思想家陈献章和湛若水在全国产生不俗影响。陈献章的白沙学说在明代思想史上承前启后,也大大影响岭南的学风,推动了岭南学术的发展。他还是著名的诗人和大书法家。湛若水的学说与王阳明齐名,并在各地广泛建立书院学堂,大大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除了这两位之外,明代广府地区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学者,如黄佐、陈建、何维柏、方献夫、霍韬等。

  清初,广府学术上最著名的学者是番禺人屈大均。嘉庆年间阮元任两广总督,坐镇广东九年,使文化事业粲然可观,成为广东学术的转折点。当时广州已有羊城、越华、粤秀、应元几大书院,阮元为招揽人才、提倡朴学,又开办了学海堂,培养出大批人才,成为全国学术重镇之一。清后期菊坡精舍、广雅书院相继兴起,与学海堂等一道冲击了旧式书院的教育,改变了广东的教育面貌,也为后来广府教育在变革中领风气之先做了前奏。

  这一期间,众多西人创办的学校相继在广州出现。它们虽然不能以传统的“书院”视之,但带来的教育观念、对教育模式的冲击却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康有为将办学当成革新的一种形式,自立规程和教学内容,以期激励气节、发扬精神而创的万木草堂,更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名声最响的“教育品牌”之一。

  以树木喻人 培养大量人才

  “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1891年,康有为租用位于今广州市越秀区长兴里3号的邱氏书室创办长兴学舍,后因以树木喻人,培养大量维新人才,学舍更名为万木草堂,被视为戊戌变法的策源地。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名声最响的教育品牌之一。它的创始人和重要参与者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其他不少在这里出入的人,在时代洪流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建筑的门额上,是“邱氏书室”几个大字

  万木草堂作为清末维新运动的标志性产物,在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文化符号。作为时代转折中的高光点,万木草堂在建构起独特的学术、文化生态的同时,也丰富了城市的记忆,为广州留下了一笔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万木草堂的前身为邱氏书室。1804年,由广府邱(丘)氏族人集资筹建,一为祭祖,二为氏族子弟应试会考学习起居之用。建筑坐西向东,为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建筑,是河南洛阳西部地区建筑与岭南建筑的结合体,面积约为663平方米。

万木草堂前厅

  这里并非是康有为在广州的第一处落脚点,也不是他最早开展教育活动的地方。清光绪十六年(1890)春,“布衣上书”的康有为携眷属迁到广州,住在“云衢书屋”,这是他曾祖父康式鹏(云衢)传下来的老屋。这一消息引起了当时广州顶级名校学海堂高才生陈千秋的注意。这位热切追求进步的爱国青年专程登门求教。一见面,康有为就热情地讲《诗》说《礼》,并且发表了他“孔子改制之意,仁道合群之原”的新见解。陈千秋醉心于康有为的新颖思想和渊博学识,毅然退出学海堂,拜康为师,成为康的第一位受业弟子。之后,他又将康有为介绍给同窗好友、“神童”梁启超,推动梁成为康有为的第二个弟子。

万木草堂内景,保留几乎完好的墙面、窗棂

  康梁师生之谊成为一段佳话

  康梁的师生之谊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佳话。梁启超17岁时参加广东乡试高中举人第8名,并获主考官礼部侍郎李端棻将待字闺中的堂妹许嫁于他,可谓少年得志。回忆与康有为初次见面时的情形,梁启超说:“先生乃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可见思想震撼之强烈。

  陈千秋、梁启超二人陆续引荐各自亲友中的有为青年前来云衢书院就学,地方不敷使用,于是康有为租借邱氏书室创办长兴学舍,正式设堂教学。这处青石铺路的小小巷道一时间熙熙攘攘,出入众多年轻学子。后来,地方又不够用了,不得不迁到卫边街邝氏祠。1893年冬,又迁到了广府学宫文昌殿后的仰高祠(今广州工人文化宫),“从游者岁增,动至数百人。”

  康有为给学堂命名为“万木草堂”,亲题匾额。为何叫这个名字?据学者陈汉才的说法原因可能有三:第一,以培植万木作厦屋梁柱,喻培育万千英才;第二,表达师法隐居成都草堂、忧国忧民的杜甫;第三,思慕隐居隆中草堂的诸葛亮,抒发自己上书不达、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情。

  明确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当时,广州有学海堂、菊坡精舍等名校,其中也培育出许多英才。但万木草堂的办学却与它们大不相同。康有为主张“脱前人之窠臼”,另辟蹊径,独树一帜。他勇于改革创新,根据自己的办学宗旨,从实际出发,吸收古今中外学校的长处为我所用。

万木草堂全景俯视图

  在招生上,万木草堂既不采用一般的入学考试,也不拘泥于文化水平高低、年龄大小,康有为通过面试谈话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甄别”,吸收了不少优秀的学生。

  30多岁的康有为精力充沛、信心十足,他总是挺着脊背坐在讲堂上铿锵讲学,从头到尾绝不松懈。讲学时不设书本,不写讲义,讲台上除了茶壶茶杯,别无他物。

  康有为亲手制定了《长兴学记》作为校规,分“学纲”“学科”“科外学科”三方面,从而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且付诸实践。

  可以说,万木草堂是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作用的教育机构形态。有研究者感叹,“从康有为所处的时代看康有为,他的教育思想确实具有超时代的精神。”

  在康有为和学生们共同的努力下,在学习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尝试作新的评述中,逐渐形成了万木草堂特有的优良学风,即关心时事、独立思考和互相启发。从这里走出的梁启超、韩文举、徐勤、麦孟华、龙泽厚、叶觉迈等,后来都成长为维新运动的健将,“这一新学派的崛起,对中国学术文化的推动力,其流风遗韵,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和文风”。

  古书院的当代新生

  具备创新理念的陈列馆

  万木草堂是保存至今最为完整的广州清末书院之一,曾经作为造锁作坊,也曾变成几十户居民的大杂院。2006年-2008年间,广州市政府出资对古建进行修缮——万木草堂慢慢焕发新生。

  2020年,“万木草堂保护与活化利用项目”被列入“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并入选了国家文物局编审的《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案例指南》。

  万木草堂陈列馆副馆长黄惠雄告诉记者,过去10多年间,在广州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指导下,他们对万木草堂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活化利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多达600余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9年10月,万木草堂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处文化地标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也正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变成一个多元载体,功能上较之康梁的时代,变化了很多。

  近日,记者再次走进万木草堂。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建筑的门额上,是“邱氏书室”几个大字。走进去,敞亮的天井式院落里,一盆盆各式各样的花木安排得错落有致。花木映衬间,一座塑像安排在院落的东北角,两人一坐一站,仿佛正在研讨学问,又像在放眼远方。他们就是康有为和梁启超。墙上悬挂着几位当代书法家的书法条幅,既是装饰,也是展览。一楼的几个房间,被改造成了长期展室,展览着有关万木草堂的发展源流、学术思想、教学体系,以及康有为的学术变迁。

  陈列馆副馆长黄惠雄提醒记者打开手机蓝牙扫描了入门处的一个小程序码,进入了“声音博物馆”的程序。

  万木草堂“声音博物馆”:

  在万木草堂各处走来走去,手机里传出的声音也不断地变化,忽而静谧,忽而欢跃。这是全国第一个“声音博物馆”项目。

  声音艺术家陈弘礼以万木草堂为载体,在不同区域设置感应装置,构成六个不同的声音景观,或水,或风,或树,或鸟,结合万木草堂的园林和绘画作品,展开一场声音、视觉、观者交互式的艺术呈现。

  此外,黄惠雄说,万木草堂的几个知名的讲座品牌影响都不小,“星火文德 草堂茶话”前后举办了1000多期;“广府文化讲座”侧重于本地的史地人文;“文德百家”,则经由周建平、张桂光、许钦松、黄淼章等精研广东文化的名家、学者,从更高、更宏大的视角阐释了文化的魅力。万木草堂的内堂,现在活化为一个会议厅,外面的“孔子学堂”则开放为面向公众举办文化活动的空间。这里经常举办免费公共课,包括书法、古琴、国画、咏春等。

  万木草堂老书室空间的不同分区,承载了不同的现代功能,但又没有割断和“万木草堂”这一文化地标的关联,既有时空感,又有当代感。在过去10多年,万木草堂的接待量逐年提升。而未来,这里还将拓展更多的活动形式,比如夜间开放,或者扩大“声音博物馆”的内容范围。

  时光荏苒,曾经“脱前人之窠臼”的万木草堂也在变。而其承载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也将作为城市的财富,代代传承下去。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