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化广州

千余载扒龙不辍 一江水满城夺锦

  • 听全文
  • 2022-06-03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端午节前后,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广州市各区组织丰富多彩的龙舟展示、表演活动。6月3日-6月4日,2022海珠湿地龙船景火热举行,主办方进行龙舟文化展览、龙舟市民体验竞渡表演等活动。佛山南海、禅城以及东莞麻涌、中堂等地也举行丰富多彩、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龙舟活动,形成“龙行南粤”的文化气象。

  龙舟文化是广府人传承传统文化的典型缩影。端午节前夕,作家曾应枫女士创作的《车陂龙舟》在车陂发布。本报记者采访了龙舟非遗传承人、相关非遗专家、新书作者等,与读者聊聊广府龙舟历史、细数岭南龙舟文化的发展,听听龙船的故事,感受刺激的赛龙夺锦。

  一千多年前广东已有龙舟竞渡

  端午节在广州俗称“五月节”,扒龙舟从起龙、趁景、赛龙、斗标、吃龙船饭、吃龙船饼,到饮午时茶、藏龙、散标等一系列活动贯穿始终,成为以广州为中心向外辐射珠江三角洲一带端午节扒龙舟的主要内容,形成岭南文化最具特色的民间一大风俗。

  广府文化专家曾应枫对龙舟运动在广东地区的起源、发展、沿袭、传承有着深入研究,“广州地区扒龙舟可以说是从古代百越人沿袭下来的,具有悠久历史而又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习俗,由此衍生的龙舟文化是岭南地区最具特色、流传地区最广的民俗文化。”

  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龙舟竞渡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南汉时,广州已有端午扒龙舟的记载;至今,广州南越王博物院还收藏着“船纹铜提筒”,描绘了岭南越人祭祀水神的仪式。

  明清时,广东官方和民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已很普遍,岭南文人这样描写当时龙舟竞渡的盛况:“粤人习海,竞渡角胜,而大舟比常制犹异,十余年始一举。船广可三丈,长五之。龙首至尾,金光夺目,迭彩如层楼……”这些在《天山草堂集》中有记载。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诗东介绍,龙舟除了富有体育项目的趣味和魅力,还传承着丰富的岭南文化,如赛前的招景、应景、趁景、祈福、采青、点睛等仪式,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赛后的龙船饭更是中国传统的社交形式,一茶一饭为人们筑起幸福之基。

为龙船采青。

  日前,岭南文化大师集体创作岭南地区最大龙舟巨卷——《岭南传统体育龙舟卷》,在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展出,可以看出广东人对龙舟情义之深。

  关于岭南龙舟竞渡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唐代李贞的《峡山观竞渡》:“峡山晴带霞,峡水倒榴花。芳渚停千舫,寒潭浸几家。飞舟海客度,急鼓醉人挝。何处来神女凌波出水涯”。李贞,被封为越王,是唐太宗第八子。诗中描写了李贞在东莞峡山观竞渡的情形。

  清代梁廷著《南汉书》卷六《后主纪三》记载:于广州“城西,浚玉液池,以岁之五月五日,出宫人竞渡其中”。此则材料说明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后主刘鋹每年的五月五日都要带领宫中的妇女参加龙舟竞渡活动,当时参加龙舟竞渡不只是男人,妇女也可以参加。

  根据史实记载可以看出,早在一千多年以前,龙舟竞渡的活动就从中原传入广东。

  百年老龙船仍在 后生“玩”龙头出圈

  5月20日,“车陂龙舟景”被公布为“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历经上千年,广州车陂村龙舟文化人气依然很旺:“未踏车陂龙船地,莫提睇过龙船景”。

  车陂的龙船故事、民谣在广府地区经久流传。100多年前,一条长达38米的传统龙船“乌龙公”在车陂打造完成,在广府地区也不多见。每年端午节这条“乌龙公”承载着80多名晴川苏族人游出涌口到兄弟村探亲和趁景,威风八面。

  每年端午节,车陂武功苏龙船会要举行重要仪式——采青。很多读者不知道,这个世界闻名的武功苏龙船会是繁衍生息在广州的苏东坡的后代。事实上,武功苏的这条“乌龙公”历经100多年沧桑,经多次修葺,现仍保存完好,是车陂乃至广州地区保存最好的百年老龙舟之一,至今仍能走出珠江河,参与端午扒龙舟活动,参与游龙趁景,进行表演、参赛。

  进入21世纪,“乌龙公”更名为“东坡号”,更加威震八方,多次参加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彩龙竞艳赛,并多次获奖,成为广府地区令人瞩目的百年老龙船。

  车陂村有着久远的扒龙船历史,其拥有龙舟数量现居广州市自然村之最,至今村里仍保留有传统的端午龙船节庆活动。每年五月初三的车陂龙舟景影响深远,至今仍保留传统的起龙、采青、赛龙、招景、趁景、斗标、探亲、新龙进水的环节,当日参加龙舟景的龙船数量及围观群众数量,堪称广州之最。

  端午龙舟竞渡,是岭南地区的一项重要习俗,乡民重视这个节日,拥有一条龙船,是一件很威风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自明清以来,很多乡村不惜重金礼聘,请来造船名师为本村制作龙船。黄竂师傅是造船名师,他一年到尾,多数时间都在外造船。

  新时代,新生活。现今,车陂村年轻人更加热爱龙舟。据悉,20年时间,车陂人新做龙船数量增加一倍多,可谓年年都有新船。车陂人拥有的龙船多,前来趁景的龙船也增多,2019年农历五月初三从四乡前来车陂趁景的龙船多达200多条(2020年、2021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停办龙舟节)。

  龙舟文化中,雕刻龙头是另一绝活工艺。2010年以来,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涌现出“80后”新秀张伟潮等传承人。据介绍,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视频里的“龙舟头和龙舟尾”正是张伟潮的作品。

“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展览馆展出大量广府人端午节龙舟相关实物展品。

  近年,随着广州市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拥有三个地铁口(车陂、车陂南、东圃)的车陂村,已大步向城市化迈进,1984年出生于车陂的苏志均,是苏东坡第27代传人。2010年,他听从家乡的召唤,回到车陂村委会工作。2017年,在苏志均的倡导下,车陂“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展览馆建成开馆,以龙舟为媒,营造了车陂共建共治共享的村社治理格局。

  海外拿金牌 开创新玩法

  龙舟运动在全世界 刮起一阵旋风

  随着华人漂洋过海走向全世界,龙舟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也出现在世界各地,而且因为其兼具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的功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2010年6月24日,数十名来自英国、澳大利亚的龙舟运动爱好者抵达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乡间河道旁,他们每人手上都拿了一把船桨。原来,这群“龙友”是来龙舟之乡“朝圣”的,他们结束这场龙舟之旅,再到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上大显身手,龙舟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

  中国龙舟协会竞赛裁判委员会主任魏伟告诉记者,近年来,龙舟在全世界刮起一阵旋风,因为这项运动和赛艇、皮划艇运动在技术上有颇多相似之处,加上欧美体育爱好者对东方文化充满浓厚的兴趣,因此,龙舟成为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和窗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长期旅居广州的外籍友人,对龙舟运动有着特别的偏好,平日里他们在健身房练力量,在二沙岛跑步,周末就会到湖泊、河涌中和当地人学扒龙舟。学扒龙舟成为一种时尚。

  “来到广东我们才第一次见到,龙舟平时是沉在河涌水下的,这种(起龙舟)仪式看起来非常神秘,我很感兴趣。”来自英国伯明翰的威廉姆斯表示,他之前以为划龙舟和赛艇一样只不过是一项运动,“现在知道龙舟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感觉很震撼。”

  广东龙舟好手扬威世锦赛

  近年来,广东南海九江、乐从的龙舟好手多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龙舟锦标赛,屡屡收获金牌,昔日在河涌间划船养鱼的村民,上了龙舟就是另外一番神采,为国家争得荣誉,他们对这样的角色转换和经历也充满自信。

  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在海心沙举行,作为跑进主会场的第一棒火炬手,吴国冲正是一位龙舟老将。如今,他已经是知名龙舟教练,他表示,随着2011年中华龙舟大赛的创办和举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龙舟运动,这项比赛的竞技水平也水涨船高。

  2010年广州亚运会首次将龙舟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这也进一步推动了龙舟运动在亚洲乃至全世界传播推广的步伐。

  九江龙舟队领队朱文权表示,他们多次参加世锦赛,每次想拿冠军都不容易,“不单华人在‘扒龙舟’,老外的实力也越来越强大。”

  龙舟非遗体育文化在全国尤其是岭南地区传承有序、蓬勃发展,传到海外后,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竞技比赛,成为了体育非遗在现代获得“新生命”的鲜活例子。

  国际龙舟联合会成立于1991年,目前成员多达85个,遍及欧美、大洋洲等,正在积极推动龙舟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5人龙舟、漂移龙舟都是广东的创举

  中国龙舟协会竞赛裁判委员会主任魏伟告诉记者,广东扒龙舟的历史久远、文化深厚,在国内独树一帜,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竞技水平高,玩家观众为数众多外,广东龙舟还有多项创举。

  “5人龙舟、漂移龙舟等都是广东的创举。”魏伟兴奋地说,“我们还开创了夜间光电龙舟、龙舟马拉松等多种玩法,令人大开眼界。”

  “5人龙舟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全国比赛版,采用双排坐姿,舵手兼鼓手,也被称作‘迷你龙舟’,但这种划不快。”魏伟说,“单排5人龙舟是广东特有的,寓意是‘龙马精神’,每年国庆节、端午节都会有比赛和活动,在佛山九江、顺德,中山小榄等珠江三角洲地区较为常见,比赛通常会进行几个小时,300多条龙舟整装待发,4名队员坐在船上等候,一名队员听到号令从岸边跑向龙舟,然后齐力开划,经过几个小时激烈争夺决定名次。”

  队员们采用单排坐姿的最大优点是,船身较窄,速度较快。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队员沿途通过补给船进食补水,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解锁各区龙舟文化

  越秀:寺右龙舟“趁景”

  寺右村龙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代,民国时,寺右就有四条左右的龙舟。

  寺右村的权叔介绍,寺右龙舟的材质以坤甸为主,坤甸木结构细匀,材质硬重。寺右龙舟强韧耐腐,抗蛀力强,置于潮湿处也不会腐蚀,越浸于水中则越坚实,便于收藏,特别适用于探亲趁景的龙舟。

  寺右村五月初一会举行“趁景”,而端午节当天会是寺右村最热闹的一天,那天是寺右村的“招景”日,附近兄弟村的龙舟都会过来。岸上和龙舟队将分成两个队伍,岸上的人负责接待兄弟村的来客,龙舟队则前往附近几个村“趁景”。“趁景”和“招景”的具体时间主要根据水情来看。

  海珠:传统“龙潭景”别具一番古韵

  海珠区被珠江四面环绕,74条河涌纵横交错,一直有端午赛龙船的传统习俗。要说最靓的龙船景莫过于龙潭村的,在水网环绕古桥古祠古榕间,全天有七八十条龙船巡游,别具一番古韵。河涌边锣鼓声声,络绎不绝的飞龙踏着鼓点纷沓而来,两岸聚满了前来“趁景”睇龙船的市民。

  当龙船经过桥底时,桥上的人要避让,以表示尊敬。传统的“龙潭景”从上午持续至下午,中午摆了200多桌龙船饭,还连续20多年推出龙潭端午龙船纪念封,十分有纪念意义。

  此外,海珠区的端午扒龙舟一定要配龙船茶,旧时传统龙船茶用柴火烧,用公鸡大碗喝。“扒仔”赤脚上岸后,大碗饮龙船茶大口吃龙船饼,要的就是这股豪气。如今有些村落的龙船茶已经用矿泉水代替,只有少数村落保留着柴火煲茶的民俗传统。岭南水乡文化讲究寓意,龙船茶必须要采用红茶和龙眼叶,寓意红红火火。

  荔湾:泮塘起龙、散龙膥重现荔枝湾

  荔湾泮塘龙舟在广府地区享有盛名,荔湾泮塘凸眼龙与南海盐步龙舟同场竞技后“结契”的故事流传甚广,双方400多年的深厚交情更成为佳话。

荔湾泮塘的“起龙船”仪式。

  荔枝湾地处西关腹地,水网密布,孕育了丰富的龙舟民俗文化。每年端午节前后,荔湾区就会举办龙舟民俗活动。

  起龙是龙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泮塘传统民俗文化的缩影,蕴含的民俗魅力和文化力量值得传承发展。整个起龙仪式包括祈福、起龙船、清洗装饰龙船和试扒龙舟等多个环节。

  近年来,荔湾区的龙舟活动通过全程线上直播的方式向世界各地全方位展现泮塘起龙的习俗,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屏幕看到深埋涌底的龙船挖起的精彩全过程,感受千年习俗文化的魅力。

  今年的活动上,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散龙膥(cūn)重现荔枝湾。“膥”是广州方言“蛋”的意思,“龙膥”,即是龙蛋。有身穿龙舟服装的人把“膥”(三华李)从高处向下撒,而屋下的游客便纷纷打开雨伞,并把伞倒过来举过头顶,或用斗笠、草帽等工具,接住从瓦顶上撒下来的“龙膥”,沾沾喜气,祈求世代平安。

  天河:车陂龙舟景融合龙舟和祠堂文化

  说到天河的龙舟,就不得不提“车陂龙舟景”。近日,“车陂龙舟景”以民俗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之中。

  飞龙骏水,风调雨顺。5月29日,车陂郝氏龙船在番禺上漖村卢再洵龙舟制作造船厂骏水,随后由专人拖龙船回车陂金东桥。据了解,新打造的郝氏8号龙船仿照郝氏3号“英雄龙船”造型,用上乘的坤甸木打造,原木色上青油,船长41.33米,约重2.5吨,造价33.8万元。端午将至,车陂涌又响起锣鼓声,荡起龙舟桨,传统龙舟文化在传承延续。

  郝氏长老郝富强表示,车陂龙舟最大的特色,是龙舟文化与祠堂文化的融合,在车陂,扒龙船并非单纯的民间竞技,而是联结宗族文化,是感情的纽带。在竞斗夺冠中团结奋进,为族争光,在游龙探亲中延续传统,凝聚情感。

2022年5月29日,车陂村郝氏龙舟骏水回村。

  车陂龙舟传统文化深厚,百余年代代传承,从不间断,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车陂龙舟文化传播和保育呈现出新的气象。车陂龙舟文化已有155年历史,58艘龙船为广州地区自然村之冠,郝氏龙船有8艘,可谓车陂龙舟文化的代表。

  白云:双龙出海四龙归 龙舟结亲三百年

  在白云区,相隔十余公里的鸦岗与蚌湖,村民之间并无亲缘关系,却因龙舟结缘而情深谊长,互称“乡亲”。疫情前的每年,鸦岗乡亲去蚌湖“走亲戚”扒龙舟;每三年,蚌湖乡亲则来鸦岗龙舟会景,龙舟互访交流的传统延续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鸦岗长辈蔡老先生介绍,300年前的一个端午期间,当时鸦岗、蚌湖各有两条龙船参加完南海的龙船会景后,在珠江石门水域上不期而遇,当时下起倾盆大雨,又逢天文大潮高涨,风急浪大,没多久珠江河两岸已成一片汪洋。“鸦岗的一名老艄公当机立断,发出命令:留下一部分老弱者在船上戽水,其他人跳下水去,一条鸦岗船紧挨一条蚌湖船并肩涉水前进。”

  原来,鸦岗村民熟悉该处河涌情况,两条鸦岗船带着蚌湖船员先返回鸦岗避险。到了村口北帝庙,亲人们冒着风雨来迎接,却发现多了两条龙船,这就是“双龙出海四龙归”的由来。当晚,鸦岗村民将预备好的龙船饭都留给蚌湖客人吃,宁愿自己饿着肚子回家,待第二天风雨停止后,再护送蚌湖两船人回家。自此两地人开始密切往来,互称“乡亲”。

龙船饭

  一直以来,鸦岗、蚌湖两乡村民世代交好,交流越来越多。只要鸦岗有龙船活动,蚌湖的全部龙船都会前来参加。值得一提的是,鸦岗、蚌湖延续了三百多年的乡谊还被收入两地小学课程,成为两地小学秋季开学首日的必修课。

  黄埔:东江“大头狗”和西江“鸡公头”龙舟在此相会

  据悉,黄埔区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扒龙舟”主要分布在区内沿珠江一带20多个传统村落。在数百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龙舟文化传统:珠江水系中的东江与西江在黄埔汇合,俗称东江“大头狗”和西江“鸡公头”龙舟在此相会,而且各自都保留了完整的扒龙舟文化生态系统,这是在珠三角地区龙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黄埔区龙舟龙头龙尾创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张伟潮的工作室里,迎来了络绎不断的参观者。

  “这不仅仅是一个制作工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守护。”张伟潮说。他自小喜爱传统龙舟文化,一头扎进了龙舟龙头龙尾的雕刻技艺中,随着一个个雕刻精美的作品呈现,他很快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雕刻师,相关技艺也被黄埔区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番禺:龙舟制作技艺薪火相传

  位于番禺洛浦街沙滘岛中部的上漖村,是珠三角最古老的龙舟制造基地,手工造船历史已有140多年,历经六代龙舟匠人的薪火相传,以精湛技艺闻名遐迩。现在村里共有各类特色龙船厂13间,厂区合计面积约5000平方米,专门从事手工龙船制作和维修。经过多年发展,上漖龙船厂不仅成为珠三角地区龙舟制作的行业龙头,龙舟制作的订单还远销至湖南、浙江及东南亚地区。2018年5月,上漖龙舟制作技艺正式列入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几十条龙舟在番禺市桥水道相互“探亲”。

  为什么上漖所造的龙舟享誉珠三角甚至是海内外,被公认为“样式好、密度高、划得快、够坚牢”?这与龙舟匠人黄寮早期进行大胆技术改良创新以及后来的传承者对工艺品质的完美追求是密不可分的。

  “稳定牢靠方面,以前的龙舟最多只有20多米长,广州龙之所以可以做到40多米,因为采用的掌口技术是我们特有的。”黄剑挺说,其太公黄寮发明了掌口技术。上漖龙舟的掌口密,容不下一根头发丝,还不会散口和裂口,最神秘之处是坤甸木与坤甸木之间不利用任何黏合物质,靠人工凿出各种规格的咬口,再仔细地磨平、拼接。

  增城:龙头雕刻技艺传承村庄历史

  龙头被尊为龙舟的“灵魂”,是可拆卸的独立部件,造型迥异、各具意韵的龙头,赋予了每一支龙舟队独特的意义,同时因龙头生猛活脱、雕刻精美,也成为人们聚焦的对象。

  在龙舟文化底蕴深厚的增城,龙舟龙头制作这项民间技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位于广州东部的增城区仙村镇,河网纵横,是东江水系龙舟最盛之乡。而龙头雕刻(传统龙舟)技艺,是增城仙村镇传统雕刻技艺,在2019年,“龙头雕刻(传统龙舟)技艺”被列为增城区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龙头雕刻(传统龙舟)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志君每做一个龙头,都要用很长的时间调研、设计,与当地村民沟通,了解这个村里的历史文化,包括姓氏文化、禁忌、特别的喜好等。这些信息最终汇总变成龙头上不同的细节,这也是每个村的龙头区别于其他村的关键所在,这些细节透露的是村庄文化,传承的是村庄历史。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