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化广州

一画一砖 饱蘸珠水灵气

  • 听全文
  • 2022-11-03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艺术家从珠江两岸生活中获取创作源泉 建筑师受江边砾石启发设计出大剧院

  一江珠水,起于云贵、源于乌蒙,越六省、贯五岭,奔流汇入南海。奔腾的江水、优渥宽广的航道,为沿岸百姓提供了生活、生产的水资源。而江水的野性活力、江流的兼容并包,以及江岸上仪态万千的自然风物,都成为珠江两岸居民建设城市、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如果没有奔流不息的珠江,或许就没法孕育出《珠江溯源记》和《珠江胜景图》这些生动的艺术作品;同样,如果没有江边露出水面的砾石,很可能建筑师无法雕琢出形如圆润双砾的广州大剧院。

  珠江的点点滴滴都蕴含着自然智慧,赋予广州独特的气韵,激发创作者的想象力。日前,记者对话艺术家、建筑师,听他们讲述珠江是如何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

  王璜生: 沿珠江溯源骑行3300公里开启30多年珠江艺术创作

  今年9月,以学者、艺术家的身份受邀走访瓯江流域的路途上,王璜生不止一次回忆起38年前日夜兼程地沿珠江穿越城市、山林的80多个日子。

王璜生正在眺望珠江

  1984年,成长于韩江边小城的美术青年王璜生“受惑”于珠江的野性与活力,决定骑着单车一路向西,追溯珠江的源头。3300公里的骑行之旅中,他留下了大批艺术作品:100多幅水墨写生、1000多张摄影胶片、9万多字的文字笔记。这个被他视为“小城文青对珠江流域的观察”的举动,成为他此后数十年以“珠江”为母题的创作起点,更让他确定了创作方向:“这样的经历,为我的艺术人生定下了一个不可能更改的调子。”

  1996年,国内的美术馆事业还没正式起步。此时,王璜生放弃了画院专职画家的“铁饭碗”,投身到当时仍在创建中的广东美术馆。

  在夏末雨过天晴的早晨,探访小分队与王璜生来到二沙岛江边。沐浴着和煦阳光,王璜生微微眯着眼,眺望着早已成为文化艺术地标的广东美术馆,眼前景象与美术馆建设之初长满芦苇的工地重叠在一起。那时珠江两岸杂草丛生,积聚着一种野生的力量——这种生命力“鼓动”着王璜生,令他迫不及待地投入到飞速生长中去,直至绽放。20多年后,再次回忆起这一幕,王璜生感慨:“无论是江水还是植被,都有着‘生猛’的生命力,有着乐观的精神和向上的力量。这恰是珠江流域的人文特征所在,是关于珠江文化为何‘开风气之先’的最好说明。”

王璜生创作的《宁静的三角洲》

  在广东美术馆落成开馆后,在距离珠江边不到10米的空间里,王璜生以广东美术馆带头人的身份,开始了长达13年的“艺术拓荒”,借由广东美术馆的兴起,掀起一股当代艺术浪潮,尤其是他发起的“广州三年展”,奠定了广东美术馆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先锋地位。其中,在第二届“三年展”上,有一幅王璜生十分欣赏的影像作品:相机被绑在竹筏上,放流于珠江中,以类似游鱼的视角,拍下两岸景象。

  无数次眺望珠江两岸,见高楼渐起,灯火辉煌,船只络绎不绝,回望逐渐实现的艺术理想,王璜生对珠江饱含谢意。在他逐梦打拼的这二十多年里,广州这座城市开放包容,如珠江般拥有广阔胸怀,为他开拓美术馆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闲暇时,王璜生喜欢行走至珠江出海口:“看着珠江的开阔、碧绿,风和日丽、江流奔涌,特别有意思。”出海口的历史故事令他遐想和铭记,并借助艺术想象力,创作出一幅幅艺术作品。

王璜生创作的《珠三角农家》

  “珠江是母亲河,与我们的生命和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它也是灵感之河、力量之河。”王璜生说,“珠江流域水源充沛、气候宜人,从源头到出海口都有着强大生命力,孕育了广东乃至珠江流域独特的人文特征:乐观、愉快、阳光、有力。”王璜生介绍,“很多画家都曾画过珠江,如关山月、黎雄才、林丰俗、陈金章诸位前辈先生,他们的写实、写生能力特别强,对树木植被、山林烟雾的描写有着极强表现力。加上珠江流域的树木植物本身就极具特点,以及流域内的风物人情较有特色,他们笔下自然形成一种艺术风格,或是‘艺术的一种经典表达方式’。”

  “对珠江,我有一种流动的情感,除了因为它奔流不息,青葱植物不停成长,和空气里湿润的水汽,还因为它带给我永不褪色的新鲜感。”王璜生说。

  方土:少年时远眺珠江至今仍深受震撼 绘就19.78米长的画卷

  2018年,大型中国画长卷《珠江胜景图》问世,时隔4年,至今仍给画坛内外带来深深震撼。这幅巨作由独立而相连的《珠源峦脉》《云涌珠江》《盛世珠江》构成,集广东众多艺术家之力,以传统山水画长卷表现当代城市的风貌,展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珠江流域的波澜壮阔。其中,描绘珠江源头、19.78米长的上卷《珠源峦脉》由广州画院原院长方土带领团队创作。

《珠源峦脉》局部

   “我们创作前并没有实地去看珠江源头。”方土揭秘了创作历程,“在我看来,艺术家最重要的能力是美好的想象力。” 因此,他决定以象征手法,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经典符号“云”来表现“水”。画面中大量随风飘悬于天空、山间的云,构建一个想象中的珠江源头。

  成长于潮汕海边的方土,见识过海的壮阔,从小便展现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无拘无束的艺术风格。少年方土来到广州后,沿着江流来到出海口,亲睹了平静江水流向出海口的迫切与奔放,而远处是更广袤的、充满想象的世界。“是回归,是奔赴,也是融合”,方土说,“走近珠江,我理解了珠江的多面性,读懂了珠江的兼容并蓄。”他认为,“珠江不仅是珠江,而是孕育想象力的母体。”

  这恰是岭南艺术的源头。“岭南艺术家一直都在面对不同的挑战:外来文化艺术随着商业发展进入广州,珠江自古就有着接纳新事物的开阔胸怀;来自中原地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被岭南文化吸收、继承、消化、融合。”方土说,不同的文化找到平衡点,并融入珠江文化。

  艺术上的自信,令方土勇于尝试。但对于艺术,他又怀揣敬畏之心:“看到前人绘制的珠江图时,我常常感慨,古代的岭南人怎么能在没有任何测量仪器的情况下,如此准确地定位珠江的支流,确定珠江的源头。”

  直到画完《珠源峦脉》后,他才带领团队实地探寻珠江源头。“一到源头,我就说,‘幸好我们没有来写生,不然我们只会单纯追求写实的感觉’。”方土认为,“源头”是神秘的,存于想象里,如果只用眼睛观看,就会阻碍自己的想象。“像刘长安写《我爱五指山》时并未去过五指山一样,艺术不一定要亲临其境。”方土表示。

  回顾《珠源峦脉》的创作历程,方土用“奇妙”来形容:“珠江从源头一路奔涌而来,养育了两岸的人民,我想好好展现这份初心。”而令他感慨的是,低调的珠江承载厚重的历史,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成为时代的号角。

  2019年,方土离开了广州画院入职中国国家画院。跨过长江、黄河,他依旧惦念珠江的潺潺水声,笔下的珠江依然让他魂牵梦萦。他时时想起,自己在年轻时眺望珠江的心情:“一个大都会被珠江贯穿,支流在城中四通八达。从古至今,整个城市都蕴含着果敢、创新、拓展的力量,我曾被这种力量深深震撼到。而这种力量,在今天仍能带给我创作的灵感。”

  大剧院建筑师:灵感源于海珠石传说 形如“水边砾石”出圈

  艺术家把珠江馈赠的灵感化作线条、色彩,展现在画布上。建筑师们也从奔流灵动的珠江中汲取灵感,为钢结构、混凝土注入诗意,让建筑物成为广州这座城市中璀璨夺目的景观。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以“珠江来风”为主体,赋予静态建筑“飘”的形式美感,象征珠江暖风吹过大地;矗立在白鹅潭畔的广东省“三馆合一”项目,外形宛如一艘停泊在珠江岸边的轮船,寓意满载岭南文化的巨轮即将扬帆起航……

  广州大剧院也与珠江有着深厚缘分。这座广州艺术地标建筑是英国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在中国落地的第一个项目。从空中俯瞰,大剧院是两座黑白灰色调自然形态的建筑,如同被珠江水冲刷的两块‘砾石’。走近这座线条玲珑的建筑,虚与实、轻与重、曲线与直线、固定与流动……这些看似对立的形态都在一座建筑中实现了融合。

  在大剧院建设时,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被选为扎哈团队的国内合作伙伴。时任该设计院院长、总建筑师的黄捷与他带领的设计团队曾与扎哈团队共同合作广州大剧院项目。

广州大剧院形如两块被江水冲刷上岸的鹅卵石

  黄捷展示了广州大剧院的设计草图并介绍,“广州大剧院设计立足于广州地域文化的传承,扎哈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珠江河岸的独特风貌,即被珠江水冲刷的‘砾石’。”传说中,海珠石是广州的镇城之石。“是谁驱石到江心,天为羊城镇古会”,说的就是屹立珠江中的海珠石。广州大剧院蕴含着“被江水冲刷形成的圆润双砾”的设计构思,形如一大一小、一黑一白的两块奇石,静静坐落于珠江之畔,造型犹如自然生长的建筑,极具未来感,表达出广州的城市活力之美。

  将异形公共建筑从图纸变为现实,回想这一挑战,黄捷仍记忆犹新,“广州大剧院的大部分柱子和墙都是斜的,整座建筑几乎没有一处垂直和方正的结构,都是由不规则的几何形体组成,仅外表面就有64个面、41个转角和104条棱线。大剧院里如生命体般的建筑形体与空间对结构的‘建筑性’要求极高,常常需要突破现有结构‘技术性’的极限。”为了让这件“天马行空”的作品落地,黄捷团队绘制的清水混凝土施工详图,就达到一千多张。

  2010年,广州大剧院竣工,“圆润双砾”的外形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建筑起伏流畅的线条轮廓、引人入胜的空间体验,形如“珠江边两块漂亮的石头”,为珠江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竣工前,扎哈撰文表达她的激动之情:“我对艺术和建筑的诠释,与众多金融大厦一起,将珠江沿岸的市政与文化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广州大剧院是我最心爱的设计作品之一,她代表着城市的过去,也为中国的未来抹上浓墨重彩一笔。”她对广州当初的选择始终心存感激:“世界上鲜有这样的地方,我们能遇到远见与激情并举的客户。”广州大剧院的落成,正体现着广州城市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以及“敢为人先”的创新性。

  黄捷表示,“广州大剧院在城市中心建立一个新的城市文化焦点——融城市文脉、建筑艺术、环境景观为一体。”大剧院的创作过程让他频受启发:除了呈现在地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还有一种新的建筑理念,就是文化公共建筑的开放性和日常性。“以前,我们设计剧院这种公共建筑,通常会打造阳春白雪、高高在上的形象,给人一种很难走近的距离感。”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市民都能走进大剧院的中心地带,或坐在剧院的大台阶上、浅水池边。通过大剧院与这座城市的交流共振,这座文化地标自然而然地成为市民亲近的“朋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情结。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